阿基公尺德撬地球的故事,阿基公尺德翹起地球的故事

2025-05-04 17:10:05 字數 3460 閱讀 5186

1樓:鋒視小戲卦呀

傳說,有一天洞握,國王希羅接到阿基公尺德的一封信,信裡說:「我確信,只要給我乙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國王看著信發呆,便派人把阿基公尺德找來。「阿基本德,你信上說的我一點也不明白!」國王說。

陛下,這裡說的是槓桿原理。」阿基公尺德開始講述槓桿的故事了。

槓桿是誰發明的,已經無法考證了。事情大概是這樣的:原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洞穴,常常用大石頭堵住洞口。

怎樣搬動大石頭呢?也許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把樹幹的一端放在大石頭下面,在靠近這一端的樹幹下恰好有一塊小石頭。原始人向下一壓樹幹,沒費多大力氣,石頭居然移動了。

於是,「撬」這個詞誕生了。用樹幹撬石頭的辦法傳開了。

在我國的古書《莊子》裡,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路過漢明時,看到老農抱著甕跳到水窪中取水灌田;很費力氣,卻沒有灌多少水。子貢便向老農介紹說,有一種機械叫桔槔,用力小而見效大。

這桔槔就是一種槓桿,它後面拴著石頭,「後重前輕」,「摯水若抽」,提水很方便。

在阿基公尺德時代,已經出現了不少種槓桿。「用撬棍撬石頭為什麼省力呢?阿基公尺德在不停地思考著,終於悟出了其中的道理。阿基公尺德是總結出槓桿原理的第乙個人。

任何槓桿都有三點兩臂: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鬧銀作用點,動力臂,阻力臂。

阿基公尺德經過反覆實驗和研究,發現槓桿的動力臂越長,舉起重物需要的力越小,並且總結出槓桿的平衡條件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陛下!」阿基公尺德寫完他的公式以後激動地說:「根據這個原理,不管用多麼小的力,都有可能舉起任何重的物體!」

國王高興地說:「阿基公尺德,你真能納彎慶撬起地球嗎?」

不!」阿基公尺德說:「這只是我想象中的乙個實驗。這個大槓桿的支點是找不到的!」

2樓:w阿姨

設想阿基公尺德真磨戚如的找到了乙個立足點,再設想他真的找到了一根足夠長的槓桿,他如果把地球哪怕只舉起一釐公尺,得用多長時間?

地球的質量是6×1024千克, 如果乙個人能直接舉起60千克的重物,那麼他要舉起地球, 其槓桿的長臂將是短臂的 1023倍,也是說如果在短臂的那一頭舉高1釐公尺, 則長臂在宇宙空間裡所畫的乙個大弧,其弧長為1021公尺, 如果我們認為阿基公尺德能在1秒鐘內把60公斤的重物舉高1公尺(這種工作能力是相當驚人仔告的)。那麼, 他要把地球舉起1釐公尺瞎啟,就得用3×1013年。

阿基公尺德翹起地球的故事

3樓:戶如樂

給我乙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這是古代科學家阿基公尺德說的話。

一次,阿基公尺德寫了一封信給敘拉古國王希說,「一定大小的力可以移動任何重量」,接著他補充說,「如果還有另乙個地球的話,他就能到上面去,把我們的地球移動。」

事實上,如果這個古代偉渣鏈大的偉大的科學家知道地球的質量是多麼大,他也許就不會這樣說了。讓假設阿基公尺德找到了支點,他坦梁早也做成了一根足夠長的槓桿。但是,他要用至少30萬億的時間才能將地球舉起1釐公尺。

將地球的質量「稱」完讓雀以後,它的重力計算的結果大約是:「6×10」的「21次方」噸。如果能直接舉起60千克的重物,那麼要「舉起」地球,就得把自己的手放在假設存在的槓桿上,這個的動力(長)臂應當是阻力(短)臂的「100×10」的「21次方」倍。

在阻力臂的那頭舉高1釐公尺,動力臂在宇宙空間裡走過的弧的長度大約是「1×10」的「18次方」公里。

上面的資料說明,阿基公尺德如果要把地球舉起1釐公尺,他就必須走到乙個不可想象的乙個距離!那麼他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做完這件事呢?如果我們阿基公尺德能在1秒鐘裡把60千克的重物舉高1公尺,那麼,他要把地球舉起1釐公尺,就得用去1×10」的「21次方」秒,也就是:

30萬億年!

阿基公尺德能把地球撬起來嗎?

4樓:匿名使用者

給我乙個支點,我就能撬巧物起地球!」,這是古代發現槓桿原理的阿基公尺德說的話。

阿基公尺德知道,如果利用槓桿,就能用乙個最小的力,把無論多麼重的東西舉起來,只要把這個力放在槓桿的長臂上,而讓短臂對重物起作用。

然而如果這個古代偉大科學家知道地球的質量是這麼大,他也許就不會這樣誇口了。讓我們設想阿基公尺德真的找到了另乙個地球做支點;再設想他也做成了一根夠長的槓桿。你知道他得用多少時間才能把質量鬧戚等於地球的乙個重物舉起,哪怕只舉起1cm呢?

至少要30萬億年!

地球的質量天文學家是知道這樣大的物體,如果把它拿到地球上稱的話,它的重量大約是:6x10^24kg

如果乙個人只能直接舉起60kg的重物,那麼他要「舉起地球」,就得把自己的手放在一根這樣長的槓桿上,他的長臂應當等於它的短臂的1x10^23倍。

簡單地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在短臂的那一頭舉高1cm,就得把長臂那一頭在宇宙空間裡畫乙個大弧形,弧的長度大約是:1x10^21m

這就是說,阿基公尺德如果要把地球舉起1cm,他那扶著槓桿的手就得移動大到這樣不可想象的乙個距離!那麼他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做完這件事呢?如果我們認為阿基公尺德能在一秒中裡把60kg的重物舉高一公尺(這種工作能力已經幾乎等於一馬力!,那麼,他要把地球舉起1cm,就得用去1x10^21秒,約為三萬億年!可見阿基公尺德液寬陵無法完成這個任務。

關於撬起地球還有另一種解讀,阿基公尺德說的是撬起地球,而不是說撬起地球1cm。他在長槓桿的另一頭,只需要撬動1m,相應的地球也會移動1x10^-22m,地球移動的距離可能很短很短,但是不管如何,地球還是動了。

阿基公尺德的故事

5樓:哲哥聊歷史

1、投石器和起重機。

阿基公尺德利用槓桿原理製造了一種叫作石弩的拋石機,能把大石塊投向羅馬軍隊的戰艦,或者使用發射機把矛和石塊射向羅馬士兵,凡是靠近城牆的敵人,都難逃他的飛石或標槍。阿基公尺德還發明瞭多種**,來阻擋羅馬軍隊的前進。

根據一些年代較晚的記載,當時他造了巨大的起重機,可以將敵人的戰艦吊到半空中,然後重重地摔下使戰艦在水面上粉碎。

睜稿山2、鏡子聚光。

太陽的光和熱使地球上的萬物生長,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能量。那麼,是誰最早想到把太陽能聚集起來加以利用的呢。

古希臘的敘拉古城遭到了羅馬軍隊的侵襲。羅馬軍隊乘著張帆的戰艦,耀武揚威地駛向敘拉古港口,敘拉古城的青壯年和士兵們一起上前線去了,城裡只剩下了老人、婦女和孩子,處於萬分危急的時刻。

就在這時,老阿基公尺德為了自己的祖國悉中又站了出來。他讓婦女和孩子們每人都拿著自己家中的鏡子一齊來到海岸邊,讓鏡子對準強烈的陽光,集中照射到敵艦的主帆上。

千百面鏡子的反光聚集在船帆的一點上,船帆燃燒起來7,火勢趁著風力,越燒越旺,羅馬人不知底細,以為阿基公尺德又發明了新式**。就慌慌張張地退卻了。

3、阿基公尺德之死。

西元前212年,羅馬軍隊進入了敘拉古。羅馬軍隊的統帥馬塞拉斯下了一道命令:「要活捉阿基公尺德。

在戰爭失敗後,阿基公尺德對現實採取了學者的超然漠視的態度,專心致力於數學問題的研究。

有一天,阿基公尺德坐在殘缺的石牆旁邊,正在沙地上畫著乙個幾何圖形。乙個羅敬梁馬士兵命令阿基公尺德離開,他傲慢地做了個手勢說:「別把我的圓弄壞了!」

羅馬士兵勃然大怒,馬上用刀一刺,就殺死了這位古代科學家阿基公尺德。

阿基公尺德被殺的訊息傳來,最為惋惜的就是那位羅馬軍隊的統帥馬塞拉斯,他為阿基公尺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阿基米德的故事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於西西里島 sicilia 的敘拉古 syracuse 今義大利錫拉庫薩 他出生於貴族,與敘拉古的赫農王有親戚關係,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親是天文學家兼數學家,學識淵博,為人謙遜。他十一歲時,藉助與王室的關係,被送到古希臘文化中心亞歷山大里亞城,跟隨歐幾里得的學生埃拉...

阿基米德洗澡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生了什麼故事

關於阿基米德洗澡有這樣一個傳說。浮力原理的 發現相傳敘拉古赫農王讓工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假,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工匠到底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阿基米德發現浮力 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後來,國王請阿...

關於阿基米德原理,關於浮力定律 阿基米德定律有什麼小故事?

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 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數學表示式 f浮 g排 塗 g v排.單位 f浮 牛頓,塗 千克 米3,g 牛頓 千克,v排 米3.浮力的有關因素 浮力只與 液,v排有關,與 物 g物 h深無關,與v物無直接關係.適用範圍 液體,氣體.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