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說的歷法式公曆還是陽曆,或是公曆或是農曆,是哪個

2025-05-05 06:15:12 字數 3097 閱讀 5708

1樓:張啟嶺

先說陰曆,它是單純根據月亮圓缺的週期制定的。所謂「單純」就是它只顧月亮這一頭,不管由太陽與地球的關係而產生的氣候冷熱等季節變化。月亮又叫做「太陰」所以這一類曆法叫做「太陰曆」,簡稱為陰曆。

當月亮和太陽正好分處於地球兩邊的時候,柔和的月光通宵達旦地照耀著酣睡的大地,這個月亮最圓的時刻叫做「滿月」,也叫做「望」。由於月亮是時刻都在運動著的;所以嚴格地說來,真正的「望」只是極短暫的一瞬間,一剎那,一般人是觀察不到那樣的細微變化的,通常就把包括真正的「望」這一天全天叫做「望」日,或者簡稱為「望」,這是一種最容易觀察到,最顯著的—種天象。與此相反,當月亮正處在太陽與地球中間的那一天,人們根本無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點形象,這一天就叫做「朔」,在天文學則是指月亮的黃道經度和太陽的黃道經度正正相符合的那一瞬間。

天文學家把月相變化的週期,即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的時間長度叫做「朔望月」,藏曆中稱之為tshes-zla,也可譯為「太陰月」。吵敏多年的觀測表明朔望月的長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即29.5306日,這是制定曆法非常重要的乙個資料,必須牢牢記住。初步可暫時粗略地記為二十九天半。

現在世界各國的公曆就是陽曆的一種,所以把我們所說的公曆叫做陽曆不能算錯。不過要知道陽曆是個類名,不是專名,不能反回來說陽曆就是公曆。因為古埃及也用過太陽曆,古羅馬的儒略(julian)歷和格里高(gregorian)歷也都是鏈碰早陽曆。

格里高歷(或稱格里曆)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公曆。「公曆」是我國人給起的名字,《漢英詞典》上沒有與之相應的英語詞,只有「格里曆」。公曆裡雖棚雀然沒有二十四節的名稱,可是二十四節在陽曆裡有固定的月、固定的日年與年之間最多相差一兩天,而在農曆和藏曆裡某一節在月頭、月中、月尾都有可能,沒有固定的日期,因此說二十四節是陰曆的特徵是不對的,它應該屬於陰陽合曆的農曆和藏曆中的陽曆部分,因為它們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的,與太陽無關。

2樓:匿名使用者

日曆上的是公曆和農曆,公曆屬於陽曆,農曆屬於陰陽曆,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陽曆。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是什麼,農曆和陽曆的區別

3樓:吃瓜小能手

公曆又叫陽曆,是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農曆,中國傳統曆法,是陰陽曆,以月相變化週期朔望月作為歷月的基礎,又根據太陽迴歸年週期來計算一年的時間。一般在日曆上,公曆時間在上面,農曆時間在下面。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

1、公曆又叫陽曆,是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以四季迴圈的迴歸年為基本週期,與月亮的圓缺變化無關,其中每一年的日數和月數是由人來規定的。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

2、農曆,中國傳統曆法,是陰陽曆。以月相變化週期朔望月作為歷月的基礎,又根據太陽迴歸年週期來計算一年的時間。

3、位置不同:一般在日曆上,公曆時間在上面,農曆時間在下面;而且公曆日期是羅馬數字,而農曆是大寫數字。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

陽曆(太陽曆):以太陽週年視運動週期(即迴歸年,約等於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根據陽曆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合理指導農業等事。

公曆(學名格里高利曆)就是陽曆的一種。

陰陽曆:我國的農曆屬於此類,它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

陰曆(太陰曆):我國農曆不屬於此類,但生活中人們習慣將農曆稱之為陰曆。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等於日)為乙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

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週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公曆和陽曆的說法是一樣的嗎?

4樓:翼飛

現在的陽曆就是公曆。

太陽為「陽」,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定的歷法叫「陽曆」。

陽曆,即公曆,現國際通用的歷法,又稱格列歷,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曆」。「陽曆」之所以謂陽曆,是因為陽曆就是「太陽曆」,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週為一年而得名。

公曆與陽曆,農曆與陽曆和陰陽曆的區別!

5樓:泰山冠軍

我國目前使用的有公曆(又叫陽曆)和農曆(又叫陰陽曆)兩種. 公曆.把一年定為365天,比迴歸年短0.2422天,叫做平年.這樣,4年就要相差23小時15分4秒(5小時48分46秒×4),接近一天,把這一天加在2月裡,這一年就是366天,叫做閏年.但這樣一來,每4年又多算了44分56秒,每400年就要多算3天2小時53分20秒(44分56秒×100),所以每400年應少增加3天.為了便於計算,就作了"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規定. 我國目前使用的有公曆(又叫陽曆)和農曆(又叫陰曆)兩種. 我國根據農業生產的需要,使用農曆.農曆一年中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但13個月中有乙個月稱為閏月,如閏七月,閏三月等,不算在正常月序之內.因為12個朔望月為354.3672天(29.5306×12),與迴歸年相差11天,過3年就相差30多天,所以過3年後就加乙個閏月來消除這種誤差,這樣這一年就有13個月.我國南北朝時代,天文學家祖沖之發現,如果在19年中插入7個閏月,就和19個迴歸年幾乎相等,這就是19年7閏.這個發現要比古希臘人早160多年. 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為主要依據的叫「陽曆」,以月亮圓缺為主要依據的叫「陰曆」,兩者兼備的叫「陰陽曆。

公曆和農曆的區別是什麼?

6樓:網友

1、公曆稱為「陽曆」。農曆也叫「陰曆」頌碰。

2、計算方法不同。陽曆以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

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陰曆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即朔望月制定的。

3、一年天數不同,陽曆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陰曆的主要特點是:

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灶爛,小月29日。

4、使用範圍不同。公曆是隱櫻漏世界各國通用的歷法。,為太陽曆,即陽曆。農曆是中華歷代所用的歷法。始自夏代,故稱是陰曆,歷代都在不斷修改,後來加上24節氣後,成了陰陽合曆。

平時說的幾月幾號是指陰曆還是陽曆

我們平時說的幾月幾號是指陽曆,而你說的是正常說法的5月28號,應該也是指陽曆的,陰曆是在日曆上下面的小字,也叫農曆。比如說大年三十就是指陰曆12月的最後一天。我們通常說的陽曆,陰曆,農曆,公曆到底怎麼區分的?通常說的初幾和幾號分別屬於什麼歷?很暈,謝謝 陽曆也就是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

戶口本上的出生日期是按陽曆還是公曆?還有戶口本上12月26日出生的是什麼座

語文複習的店鋪 戶口本上的日子,是你爸媽給你上戶口時說的,陽曆農曆是由你爸媽定。陽曆12月26是射手座 那得看你當時上戶口時報的是陽曆還是陰曆。 是按陽曆,但是登記的時候要看父母啦。 小愛談國際 陽曆的 十二月二十六是摩羯座的 穆劍雲 戶口本的出生日期...

圖示家蠶發育的幾個階段我們平時說的「作繭自縛」是家蠶發育過

蠶的copy發育過程包括 受精卵 幼蟲 蛹 成蟲四個過程,為完全 發育,春蠶由卵孵化成幼蟲後,取食桑葉,每隔5 6天就蛻一次皮,經過4次蛻皮後,停止取食吐絲,將身體圍繞起來結繭化蛹 春蠶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來了,無法吐絲了,所以一般養蠶的人,要想讓蠶多吐絲,會在桑葉上噴灑一種化學物質給蠶食用可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