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勞動關係具體有什麼時效規定

2025-05-07 17:35:06 字數 2685 閱讀 9913

1樓:平平老師吖

根據民法理論,「訴」有三類:確認之訴、給付之訴和變更之訴,在這三類「訴」中只有給付之訴和變更之訴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確認之訴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雖沒有明確規定勞動關係確認是否適用仲裁時效,但按照民法理論中確認之訴不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法理精神,確認勞動關係案件應不受仲裁時效的限制。

一)從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規定看,勞動關係確認不適用仲裁時效制度。

仲裁哪枝時效制度規定於《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同時,對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作出了不受一年訴訟時效期間限制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6]6號)第一條對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和適用仲裁時效問題作了進一步的界定,但未對確認勞動關係是否適用一年時效問題予以明確。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三十條規定,「仲裁委員會對符合下列條件的仲裁申請應當予以受理,並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書:(一)屬於本規則第二條規定皮戚的爭議範圍;(二)有明確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三)在申請仲裁的法定時效期間內;(四)屬燃緩陵於仲裁委員會管轄範圍。」又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一項規定,確認勞動關係爭議屬於勞動爭議。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勞動者申請確認勞動關係是否在時效期間進行審查的前提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若勞動者只申請勞動關係確認,並不存在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問題,那就不符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一項規定的「爭議」問題,當然也就不適用仲裁時效的相關規定。因此,確認勞動關係雖屬勞動爭議的受案範圍,但卻不適用仲裁時效的相關規定。

2樓:法師兄法律諮詢

確認勞動關係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適用於仲裁前置。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期限為一年。

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埋衝猛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彎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判銀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3樓:我賭十個饅頭

依據我國相彎汪關法律的規定,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確認勞動關係的,申請勞動仲裁是有餘鬥時效要求的,一般是一年內提出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豎鬧磨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確認勞動關係時效

4樓:鄒祺明

法律分析:時效制度是指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員會對權利人的權利不碼枯粗再進行保護的制度。時效制度意在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及時行使權利的,將視為對自己權利的放棄。

也就是說,只有權利人要求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情形,才適用時效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敗慶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乙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遲鎮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勞動關係確認有時效嗎?

5樓:宋聰聰

勞動關係認定有時效限制。確認勞動關係引起的糾紛屬於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關係認定超過時效怎麼辦。

勞動關係認定超過時效的,勞動悄賣巨集仲裁不予受理仲裁申請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關係和勞務的關係配碼:

勞務關係是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的提供與報酬的給付所達成的協議,遵循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和等價有償的原則,僱主與僱員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勞務關係不受勞動法調整。

區分:1、主體不同,勞動關係一方是符合勞動年齡並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勞動法所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而勞務關係不限於自然人與用人單位之間,還可以是單位之間,自然人之間,並且可能是兩個主體以上。

2、關係不同,勞動關係中形成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指揮與被指揮的隸屬關係;勞務關係是平等主體依據雙方約定所形成的一種財產關係,不存在人身的隸屬性。

3、關係的穩定性不同,勞動關係比較穩定,反映的是一種持續的生產資料、勞動者、勞動物件之間的結合關係;而勞務關係中多為一次性或臨時性。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啟冊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未籤勞動合同的法律規定具體有哪些

公司如果沒有與你簽訂勞動合同配宴衫,需要從第二培腔個月開始向你支付雙倍工資 一 如果你是因為個人原因提出辭職,是沒有任何經濟補償和賠償的 二 如果你公司的行為有違法勞動法第條中的其中一種,你可以以其中的一條為理由,給公司郵寄被迫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這樣你就可以有每做滿一年支付乙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第三...

勞動關係有什麼特徵

勞動關係,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係。勞動關係的特徵 1 勞動關係主體之間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觀上的隸屬性。勞動關係主體雙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同時,勞動者在實現勞動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應當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服從用人單...

勞動關係和僱傭關係有什麼不同,應該是僱傭關係,那我接下來該怎麼辦

勞動關係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調整。僱傭關係受民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調整。勞動關係的一方必定是用人單位,不會雙方都是自然人。而僱傭關係對主體沒多大要求。勞動關係有保險 休息休假等的法定權利,僱傭關係沒有,全看僱傭合同的約定。勞動關係,係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