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乙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
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鄭昌知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
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物件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迅譽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喊消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東西橫亙著一道綿前配延起伏、氣勢雄偉、長達一萬多里的長牆。這就是被視為世界建築史上一大奇蹟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它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體現了我國古代工程技術的非凡成就,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公尺,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洞枯縱橫十萬餘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早期各個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現在儲存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一般人談長城,主要指納悔洞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指的是明長城的長度。
以前人們大多以為明長城的東端起點是山海關,其實這是乙個誤會。經過考古調查,確定了東端起點在丹東虎山。本來歷史記載的就很清楚,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
長城有大多長呢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長城超過5000公里的有三個朝代 一是秦始皇時修築的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萬里長城 二是漢朝修築的西起今新疆,東止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全長1萬多公里 三是明朝修築的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畔的長城,全長6350多公里。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總計起來,大約在5萬公里以上。這些長城的...
西林曇那勞那個地方有木薯種
西林昊那勞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乙個小縣城,地處雲南省臨滄市境內。該地區是乙個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約為攝氏度,降雨量也很充沛。這種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木薯的生長,因此該地區是中國木薯的主要產地之一。木薯是一種很重要的糧食作物,也被稱為 曼佗羅芋 在東南納灶亞 中南美洲等地廣泛種植。在中國,木薯主要分...
深圳那個地方有古墓深圳有哪些考古遺址
深圳那個地方有古墓群 深圳的地方遼闊有很多古墓,最近發現的古墓是在寶安區考古發掘的。這裡有很多古代明人的故事,也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深圳發現大片古墓群 95座六朝至明清時期的古墓日前在深圳市寶安區被發現。據介紹,這是深圳市考古工作者對西鄉鎮鐵仔山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時發現的。有關專家稱,這個古墓群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