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以心
酒店的交通流量高峰發生在晚高峰時段,此時客人主要前往各餐廳用餐後返回客房,同時還有客人入住與離開酒店,雙向流量高峰需要根據酒店的功能區(主要是餐廳)面積進行量化計算。這裡考慮到酒店客房在高區,核心筒眾多電梯僅上至辦公層,留有足夠多的空間設定酒店電梯旅蔽。根據專案經驗,一般一臺電梯可以服務60至100間客房,據此估算酒店最多需要12臺客梯,結合實際情況,預計8-10臺電梯即可滿足酒店要求。
另外,由於酒店的性質決定了酒店不宜採用分割槽設定,因為與辦公不同每天入住的客人可能都不一樣,熟悉酒店的電梯系統學習成本較高。相對於寫字樓,酒店電梯的客流量要小的多,通常採用噸如鎮畢的電梯就能滿足實際需求,但許多酒店處於檔次需要採用噸電梯。酒店空中大堂設定在高層l235,必須且只能採用穿梭電梯方案,並且穿梭電梯在l2~l6層功能區只停靠一層(到其他樓層需轉梯,比如自動扶梯),以提高執行效率。
現有全球最快的電梯是臺北101大樓使用的18m/s的電梯。如果採用該種電梯,從首層l1直達空中大堂(高度935m),至少需要設定三臺,才能較為接近酒店標準。
服務電梯數量一般為客梯數量的50%,本酒店客梯數量達到了11臺,則至少應設定6臺服務電梯。較為理想的方案是2臺穿梭服務電梯從地下直達大堂,另外四臺服務電梯從空中大堂貫穿客房層至屋頂。裙樓電梯服務樓層較少,且可以通過設定足夠數量的自動扶梯來分流(自動扶梯運載能力可達9000人/小時)不作過多討論。
順帶一句,通常酒店和辦公的電梯都不落車庫,渣芹採用轉梯的方式到達大堂在進入客房或辦公層。從以上分析來看,酒店客房使用的電梯可與辦公用公用井道,不佔用新的核心筒空間,因此酒店只需要3+2=5部穿梭電梯。
2樓:狄小寵先的
大家普遍的觀點是「對於人類的日常活動室內環境越接近舒適的自然環境的感覺越好」。當然很多活動比如看電影、演出、娛樂、宗教活動的時候往往是更傾向體驗人工的環境。但是我們的身體喜歡自然柔和的陽光、新鮮的帶點植物氣息的空氣、20-30度的氣溫等等、透明的空氣。
所以建築的技術導向了更大的室內空間跨度,更大尺度的半遮蔽空間,更通透的建築外牆,更流通的通風系統,更智慧型的室內溫消友尺度、溼度調節。說這個似乎跟300公尺高的大樓沒關係,而事實是拿高,這個問題才是根本。也就是說,我們能不能保證乙個300公尺高的告瞎大樓室內環境和其它成熟的高層建築一樣舒適。
3樓:遊曼陽
如果有300層的建築,這種超高層建築其內部設計應該是分割槽分塊的,垂直交通如樹狀或網狀,大載客量並且高速的主幹電梯直接到達仿鍵睜區域節點再轉乘區域內的電梯。現實中的摩天大樓已經是這麼設計了,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有的電梯是亮搜只在裙房和地下部分執行,有的電梯直達寫字樓,有的電梯直達酒店,有的電梯直達觀光層。如果是乙個300的建築,電梯系統必然還會因他的功能而不同。
假設是乙個直上備歲直下的平面簡單的300層的住宅,那麼可以設計成每20層為一組,每組有一層為公共層,主幹電梯只在公共層停靠,住戶抵達公共層之後再轉乘組內電梯到達自己的住所。如果再假設是乙個直上直下平面簡單的300層公建,裡面有寫字樓有酒店有商業,那麼就會按照不同功能將整棟樓分成大大小小的功能區,在每個功能區內有自己的交通核心,那麼主幹電梯有的會在所有的交通核心內停靠,有的會只為單一的交通核心服務,每個功能區可能有自己的區內電梯也有的會共用區內電梯,具體都是要根據功能和**來進行設計。
中國的超級摩天大樓建多了有啥好處
大樓是用來增加顏值的做城市宣傳的,中國有許多城市不惜重金來建造摩天大樓來增加薪氣象,摩天大樓都是一個城市或者一個省的經濟象徵!沒有那個經濟實力,你拆了東牆建設了氣派的摩天大樓,又有什麼用?到時候只會造人唾棄,謾罵!中國的超級摩天大樓群多了有啥好處 超級摩天大樓啥的,能體現一個國家或者地方的建築設計能...
看了紐約芝加哥的超級摩天大樓群!真夠超級大城市的感覺!北上廣深等超級城市再接再厲!還差的遠呢
分城市,紐約和芝加哥都很多高樓,洛杉磯就不多。總之在美國高樓都是辦公樓,住宅都在郊區是別墅或者兩三層的公寓。北上廣深港澳臺等超大城市超級摩天大樓數量高度超過東京紐約了沒!還有多少在建?你說的沒錯,北上廣等超級大城市的超級摩天大樓,高度已經超過了東京紐約。目前世界已建成的建築,高度第一為迪拜哈利法塔,...
中國的超級摩天大樓還有多少在建,中國的超級大富豪城市超級摩天大樓群地標建築多重要!還有多少在建在規劃
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迅速成長的中國,隨著人們需求提高,高樓自然也就多了,一方面節約商業區土地,一方面當個噱頭。反而歐洲發達國家則沒多少高樓。下面說面子工程的,可能和當年擋著不讓修鐵路,說是浪費人們納稅錢的人是一個年代的吧 中國的超級大富豪城市超級摩天大樓群地標建築多重要!還有多少在建在規劃 廣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