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是皮皮拐啊
楞嚴經裡,阿難說了七次心在**:一、心在身內;二、心在身外;三、心潛在根裡;四、心在內外明暗之間;五、心在隨所合處;六、心在根塵之中;七、心在無所著處。
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滑嫌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2樓:法華三昧
這個是漸進的,邊破邊立,下一步又把剛立起來的破掉,法理很是曲折。先是卷一七處破妄,卷尾到第二卷八還辨見將見性立為真心,接著引導阿難說出「是永珍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就又進了一步,真心基本顯露。接著到「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答案就已經出來了。
再往後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和「同分妄見」、「別業妄見」,就是在進一步解釋、圓滿。卷二後邊和卷三,就是講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通通會告局相胡攜歸性。卷四又反著來,講怎樣心現萬法萬相。
至此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卷四中間有幾段總結性的文字,「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已經全講清楚了,到卷四後邊就開始講修證的問題了,褲友伏也帶著時不時還在講真心。
楞嚴經中開篇七處徵心,都說心不在**,那到底心在**?
3樓:法華三昧
接著往後學啊,七處徵心也叫七處破妄,真心在**是後邊慢慢顯現出來的,中間法理曲折,最後你就知道,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念心。
佛說楞嚴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4樓:淡香沉浮
楞嚴經的中心思想就是:舍識用根,霍破一切魔障,究竟成佛。說起來簡單,真的去深入修學,即使有指導,也很難短時間內明悟。
楞嚴經主要內容:
一、修學安樂。
講的是我們剛開始皈依佛門,我們依止的是一念的數數信心,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是廣大的,我們相信因果,開始積集善業,做很多護持三寶的慈善事業。
二、佛道之說。
學佛時間久了之後,我們覺得自己還可以橡敏再進步,就從安樂道轉上了解脫道。我們開始很慎重的學習佛陀所宣說的經典,慢慢的開啟心中的智慧,我們遇到人事的時候正念真如,不再隨外在的環境而轉,開始把心帶回家,安住在當前。
《楞嚴經》
楞嚴經》全經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以梁畢枝上內容參考 百科-楞嚴經
楞嚴經裡,佛問阿難,能見的心在**?阿難說在身體裡面。佛說,如果能見的心在身體裡面,
5樓:網友
你的這種疑問,佛在下文中有解答: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法雨語譯:佛對阿難說:「那些盲人沒有眼睛,只能夠看到黑暗,與有眼人在暗室中所見的黑暗,兩種黑暗相同還是不同呢?
是的,世尊!暗室中正常人所見的黑暗,與那些盲人所見的黑暗是一樣的,二者沒有差別。」「阿難!
若是乙個盲人,看見前面全是黑暗,忽然恢復了視覺,又看見了眼前種種的事物,名為眼見,那些處於黑暗中的正常人,看見前面全是黑暗,忽然得到了燈光,也看見了眼前種種的事物,那麼是不是就應該叫做燈見呢?假若就叫做燈見,燈能夠見到物象,就不應把它叫做燈了,再說既然是燈看見物象,與你有什麼關係呢?因此你應當知道,燈只是幫助顯示物象,能夠看見東西的是眼睛,而不是燈,眼睛能夠幫助顯示物象,那個能見的效能,是你的心而不是眼睛!」
6樓:引導者
做夢的時候我們沒有身體,依然能覺能知。死人、植物人雖有身體,卻不能見聞覺知。另外如國外有很多頻死體驗的紀實,人的神識離體,在上方看自己的身體和醫生,醒來一問,看到的和實際發生的一樣。
我們的身體由四大合和而成,剎那生滅,人身體細胞每7年就更新一次,而本性不隨著變化。
7樓:網友
世尊現在說的是能見的見性。這個見性不因光明與黑暗而消失。也不因在內和在外而消失。 更不因身體殘缺而消失。
後面世尊為阿難開示為光明拳的說到了!
我是這麼理解的!
8樓:網友
十。
八、兩腋滿相 謂左右兩腋平滿而不窊也。 十。
九、身如師子相 謂身體平正佛在金剛經裡說不能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轉輪法王也有三十二相。 如來。
9樓:網友
答非所問,此心非彼心。
楞嚴經七處徵心,佛說心在**?
10樓:網友
心為性之用。七處徵心的心,指覺了能知的心,即識心,雖然不是真性,但是真性就體現在起用上,就是所說的「離世覓佛道,猶如覓兔腳」。離開這些日常作用,就沒有真性。
即18界,皆是佛性顯現。
佛性的心在楞嚴經似乎成為:妙淨明體。
如果見性,當即脫離粗分無明,還有微細和根本無明。禪宗認為明心見性是破初關,還有重關和生死牢關。
個人淺見。
11樓:網友
如來最後綰巾示結,次第解結。
你找到這個心,也只是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如同你看見乙個絲巾被打了結,你明白這是條絲巾,解開就能披,但是你不去解結,只明白這是條絲巾,那仍然不能得絲巾的本來作用。
12樓:網友
自己多看楞嚴經 反覆看 反覆悟。
13樓:網友
我建議你先看達摩祖師的心脈論,在看六祖慧能的壇經,一定對你有幫助的。
14樓:網友
我的理解是,所謂本性,強名本性。
佛法中說佛陀有三十二相,是哪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 佛陀莊嚴的德相並不是生來如此的,大乘百福莊嚴經 說 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菩薩修行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時,由於精進不懈,經過九十一劫才圓滿相好的業報。其實,相與好是有差別的。佛陀莊嚴的色身中,顯而易見,一目瞭然的特徵,稱為 相 約略可分為三十二種,叫作 三十二相 細微...
中對勾叉子怎麼打,word中對勾叉子怎麼打
輸入大寫的o p q r,選擇並設定字型為windows 2 字型中倒數第二個 就出現了勾叉子,你可以選擇你需要的。兩套方案 1 插抄入 符號bai,選擇相應的符號至文字du 2 拼音輸入法或zhi五筆輸入法 語言欄 鍵盤dao符 顯示軟鍵盤功能 顯示軟鍵盤後,在輸入法圖示鍵盤部分右擊 彈出字元錄入...
《史記》中對劉邦的評價是怎樣的,史記中對劉邦的評價是什麼?
史記之劉邦劉邦,字季,漢朝開國皇帝。大凡中國古代的開國皇帝,其出生常冠以神話的色彩。劉邦也不例外。說是他的母親夢見與神相遇。當時電閃雷鳴,劉太公去看時,見蛟龍伏在她上面,於是有了身孕,產下劉邦。像這樣的神話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的母親夢見神仙給她一粒光芒四射的藥丸,吞下後有了身孕。等到臨產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