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三個飛行員》結局是什麼?

2025-05-12 00:58:32 字數 5021 閱讀 9540

敦刻爾克電影中為什麼最後那個飛行員不跳傘

1樓:網友

是為了表現英國空軍,或(故事中的)英國人在失敗面前戰敗撤退,但不 「放棄」 ,"潰逃" 的堅強意志與精神氣質。

影片結尾的第二次「迫降」,背景中朗讀著邱吉爾不屈不撓的講話,飛行員在燃油耗盡並且起落架無法順利開啟的情況下,冷靜沉著地艱難地將起落架一點一點的放下,控制飛機平穩地著陸。

而不是被敵人擊垮,跳傘逃亡。戰鬥機燃燒的畫面象徵了電影對戰爭的反對,也象徵了英國人民反對戰爭,但在失敗面前展現出的堅強,勇氣,與堅持到底的決心。

人物介紹:1、湯公尺。

演員 芬恩·懷特海德。

一名英國陸軍士兵。在炮火下,他勉強逃出鄰鎮,不料卻發現和數以萬計的其他士兵被困於敦刻爾克海灘,聽天由命。

2、阿萊克斯。

演員 哈里·斯泰爾斯。

一名英國陸軍士兵,他試圖逃離敦刻爾克,在海灘的轟炸中得以倖存。

3、海軍士兵。

演員 希裡安·墨菲。

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其乘坐的船隻被u型潛艇擊沉,他跟許多士兵一起掉入了海里。隨後,他被附近掛著英國國旗的民用船隻救起,與道森一同重返敦刻爾克。

2樓:畫堂晨起

1940年彈射跳傘技術還未被開發出來,跳傘的方式是開倉,自己出去,然後跳,危險性很高,比起跳傘迫降更加的安全。

敦刻爾克》是由辛克匹影業出品,美國華納兄弟影業發行的戰爭懸疑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菲恩·懷特海德、湯姆·格林-卡尼、傑克·勞登、哈里·斯泰爾斯、阿紐林·巴納德、詹姆斯·達西等領銜主演。

該片於2017年7月21日在美國上映,9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影片評價

該片簡化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省去了前因後果的故事鋪墊,一開場就單刀直入,將觀眾帶入戰場,以海、陸、空三個不同時空交織的故事結構,來展現情節的緊迫感,並推動劇情發展。視覺效果磅礴大氣,刻畫的士兵群像精彩,結尾震撼,餘味悠長。

除此之外,該片還有觸動心靈的動人情節,對求生的渴望、無私救人的勇氣、為同胞的奉獻,各種閃亮的人性光輝都獲得了深入淺出的闡釋,令影片呈現出一種溫暖的人文關懷及獨具一格的動人氣質。

3樓:匿名使用者

藝術需要他犧牲。為了給岸上的士兵提供空中掩護,飛機一直盤旋在上空,直到沒有油料,這個時候,撤退已經結束尾聲了,已經沒有合適的跳傘機會了。

敦刻爾克最後的飛行員為什麼不跳傘。

4樓:加友

《敦刻爾克》最後的飛行員不跳傘的原因是:首先那個高度跳傘存活率比迫降的存活率低。其次跳傘人員容易被成為攻擊的目標。

敦刻爾克》是由辛克匹影業出品,美國華納兄弟影業發行的戰爭懸疑片,該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英法聯軍的軍事撤退行動。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西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雖然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使英國及法國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導致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嚴重問題。

此次撤離,標誌著英國勢力撤出歐洲大陸,西歐除英國、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區落入德國之手。

5樓:網友

現在的飛機都有彈射座椅,就不存在跳傘高度問題。但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時期,需要飛行員自己爬出駕駛艙並開啟傘,一般來講開傘的最小距離至少也要距離地面500m以上,否則時間是不夠開傘的。

而所謂在海上不是地面,那得看是從多高往下跳。十幾二十公尺還可以,再高的話,加速度過快,壓強也大,入水後速度達到30公尺每秒那真不是開玩笑的。國際懸崖跳水的規定是男的不能超過28公尺高,女的就更少。

一般來說超過50公尺高跳進水裡人的生存幾率已經很小了。何況還涉及到入水得保證是垂直入水(頭或腳先入水),要是從飛機上乙個不穩橫著拍下去,20公尺高也活不了。

所以從實際分析,如果飛行員的高度在50-500m之間,最好的方案必然是迫降而不是跳傘或者直接跳水裡。

從戰爭或電影的意義上,不想給德方留下噴火式,或者不想讓己方已經近乎絕望的陸軍看到飛行員跳傘棄機影響士氣等原因也都可以自圓其說。

6樓:網友

劇情需要嘛,本來狼狽逃竄、潰不成軍的敗軍,愣是被西番吹成悲壯的、史詩級的、英勇無畏的大撤退。。。

7樓:

因為高度太低,當時跳傘是爬出窗外跳傘,如果高度不夠,降落傘會來不及開啟,或者剛開啟減速不夠,這樣就會當場暴斃。

8樓:網友

你們說為了燒飛機,又跳傘高度不夠的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如果他想一起撤退完全不需要跳傘,可以在輪船附近的海上迫降,飛機沉入大海也不會留給德軍。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他想保護撤退的大部隊,防止還有敵機出現,因為他最後迫降的地點是在海岸線上,況且全篇視死如歸的英雄很少。

9樓:楔形

擊落最後一架敵機的時候,飛機引擎已經完全沒動力了,飛行高度太低,離開傘高度差太多,跳下去就算是到水面一樣會摔死。

所以在沙灘上降落是正確的選擇。能開啟起落架正常著陸最好了(我差點以為打不開了)

如果要跳傘的話打完老人的船上空的那架敵機就該跳了,只不過那時他沒法確認剩餘油量。

10樓:楊霸霸的後花園

我覺得他一開始是想跳傘的 但是德軍飛機來了他打掉了敵人飛機 跳傘已經來不及了 而且地面上都是自己的士兵 飛機墜毀可能會導致自己人死亡。

11樓:士官長丶

個人認為:飛機當時沒油的時候他準備滑翔到前面,目測有長跑道的機場加油,,但突然來了架敵機他選擇了折返擊落他保護陸地的人,當時落後他的方向已經相反,開始他決定跳傘應該考慮到如果跳傘敵軍會沿跳傘方向找過來那是場面就無法估計,所以選擇滑翔出撤離點引開敵軍向撤離點的搜捕,只能說電影把他設定成了乙個最終英雄。

12樓:

最後的飛機是白燒的嗎?他在迫降之後鏡頭重點不就是交代了他把飛機燒掉。

他飛機沒油了,不管是墜落到海上還是海灘,飛機都會留下完整的殘骸。電影前篇也說過這種飛機算得上是非常先進的,所以他選擇迫降是為了燒飛機啊。

就拋開他不是燒飛機來說,飛機在低空滑行的時候,你跳下去和找死有什麼區別?

吐槽一下,現代戰爭還有乙個人打乙個師,還有身中數槍跑的飛快,還有包子雷。很多問題自己想想不就有答案了嗎。

13樓:一指緋紅

從下面人群大小來說。高度不超過一千公尺。二戰時期這個高度跳傘是作死。

二戰英國飛機沒有彈射座椅。彈射座椅是二戰德國人發明的,二戰後才普及了彈射座椅。英國人跳傘依然需要爬出飛機再跳。

首先跳傘需要穩定速度,其次是高度。滑翔中的飛機速度很快。高度又不夠。

跳出飛機立馬開傘的後果可能是傘因為失速,無法產生兜風效果打不開。失速跳傘打個比方,用塑膠袋包塊石頭。你用力扔出去的時候塑膠袋很可能會被拉長而不是兜風。

而換成高高拋起,隨著石頭下落反而會把塑膠袋兜起來。這就是失速跳傘和普通跳傘的不同。完全是看老天爺讓不讓活。

還有失壓昏迷問題,爬出飛機被尾翼擊傷問題。再加上二戰時對於降落傘還沒有現在的研究。小圓傘無法進行低空跳傘。

而小圓傘更容易因為失速打不開。所以現代方傘可以低空跳傘。可惜二戰可沒人研究空氣速度和跳傘的關係。

綜合來說,他選擇迫降才是生還率最高的選擇。不要太小瞧跳傘。即使在如今這個年代。

跳傘依然是一項玩命的運動。

《敦刻爾克》最後的飛行員為什麼不跳傘?

14樓:我還起啥名

二戰時候的飛機,飛行高度低,飛行速讀慢,想要逃生是兩種方式,跳傘和迫降,跳傘飛行員存活率極低,這點至今沒有變過,還有就是跳傘下去之後無法確定飛機墜落點,可能導致飛機撞上友方部隊,迫降對於當時的飛機並不難,因為那時候的飛機都是重量輕,而且方機翼的形狀適合滑翔迫降。

跳傘:跳傘運動是指跳傘員乘飛機、氣球等航空器或其他器械公升至高空後跳下,或者從陡峭的山頂、高地上跳下,並藉助空氣動力和降落傘在張開降落傘之前和開傘後完成各種規定動作,並利用降落傘減緩下降速度在指定區域安全著陸的一項體育運動。它以自身的驚險和挑戰性,被世人譽為「勇敢者的運動」。

早在西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就已經有了跳傘運動的雛形,甚至可以說,中國就是原始降落傘的發源地。

起源:相傳,西元1628年,在義大利的一座監獄中,有一位名叫拉文的囚犯,他幾次醞釀越獄,但不得其計,因為不但警察看守很嚴,而且監獄圍牆有好幾丈高,倘若從上面跳下,不死也殘。有一次,親友在探監時給他送來一把雨傘,這就成了他越獄的工具。

他偷偷把一根根細繩的一端拴在雨傘的傘骨上,另一端握在手中,在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拉文避過看守,爬上高高的圍牆,抱著那把雨傘往下跳,著地後竟然毫無損傷。但拉文後來又給抓回監獄,他的越獄供詞卻引起了航空專家的興趣。1785年,法國的白朗沙爾受這次冒險越獄的啟迪,把狗和重物運上半空,然後乘降落傘下降獲得成功。

1797年,法國的一位飛行員乘氣球公升上高空,使用自己的降落傘下跳成功。

敦刻爾克中為什麼英國人救了德國飛行員

15樓:素兒情感

歷史不解之謎,要問元首了。

裝甲部隊的推進太順利,人在過於順利的環境下也會產生恐懼的,特別是在英法傳統而龐大的陸軍未被徹底擊垮之前,更是擔心可能來自的打擊,2.對坦克在佛蘭德。

沼澤地帶作戰的能力讓沒有懷疑悉絕,而且法軍還未投降,當時的眼光看,法國陸軍是世界第一的陸軍,不能不使德國統帥部擔心,所以要儲存坦克力量坦陸納以應付二次打擊。

3.格林想為空軍爭功,格林總是過高估計他的空軍力量,這個儀表堂堂而不中用的胖子。

4.希特拉。

本人及其複雜的性格,希特拉對英國可以說既狠又愛,他錯以為英國會接受戰敗的命運,來和他媾和,而忽視了英國人戰鬥到底的精神,還有人說他是故意放了英國遠征軍一條生路。

以免激怒英國佬,這就只有象「千呼萬喚你出來」說得,要去問希特拉本人了。

招飛行員的基本條件是什麼?招飛行員的條件有哪些?

一共三道關卡,最難過的就是體檢關,堪稱千裡挑一。其次就是政審關,這個還好,基本上問題不大。最後就是成績關,高考分數必須過一本線。招飛行員的條件有哪些?飛行員需要的條件是視力必須以上,身體素質強,沒有什麼大的疾病,還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能遇事沉著冷靜,有較強的抗壓能力。飛行員分為民航飛行員和部隊飛行員...

飛行員載荷是什麼意思?對身體有傷害嗎

飛行員載荷就是飛行員在飛機做動作時受到的加速度即過載,以多少個g來表示,就是相當於受到多少個重力加速度。飛行員所受的過載有別於飛機過載,但是一般情況下是一樣的數值,畢竟飛行員是在飛機裡的。飛行員過載分為正過載和負過載,如俯衝時受到負過載,向上爬升時受到正過載。戰鬥機飛行員對於過載的要求比其他飛行員更...

三毛的結局是什麼,結局是什麼?

1991年1月4日凌晨兩點,著名作家三毛在臺灣一家醫院自殺身亡。這是臺灣 的結論,也是絕大多數人所認可的。但最近香港國際書畫出版社負責人 三毛研究者張景然出語驚人,他說,三毛死於 7月28日,張景然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說,他的20萬字專著 三毛死於 已經完成。張景然告訴記者,一年前他曾經針對馬中欣的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