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可愛的康康哥
意思是假如碰不上楊得意那樣引薦的人,就只有撫拍著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嘆惜。既然已經遇到了鍾子期,就彈奏一曲《流水》又有什麼羞愧呢?
出自《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於上元二年(675年)所祥手創作的一篇駢文。
全詩(節選)如下: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謹吵嫌;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譯文如下:我,地位卑微,乙個書生,雖然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卻沒有報國的機會;像班超那樣有投筆從戎的豪情,也有宗愨「乘風破浪」的壯志。而今放棄一生的功名,到萬里之外去侍奉父親,不是謝玄那樣的人才,卻結識了諸位名家。
過些天到父親那裡聆聽教誨,一定像孔鯉那樣有禮;今天有幸參加宴會,如登龍門。司馬相如倘若沒有楊得意的引薦,雖有文才也只能獨自嘆惋。既然遇到鍾子期那樣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樂曲又有什麼羞愧的呢?
2樓:雲南新華電腦學校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下一句是什麼。
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3樓:周宇傑
全文譯文:老人帶領姓楊的人來到乙個大的山洞。牲畜都很悠閒和樂的樣子,是居民的大聚落。
到了乙個人家,老人對說:這個人想要住下,能不能容留他?。
穴中人說:"你既然願意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賢能的人。我們這裡只要是衣服、飲食、牛畜、絲紗、麻枲這類東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與眾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
你要真的來,請不要攜帶金銀珠寶這些珍異的東西,所用的只有柴公尺魚肉,這裡是不缺的。
只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用來耕種或者養蠶,不可以從別人那裡取得食物罷了。"姓楊的人道謝並且聽從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誡道:
你如果來晚了,山洞就封著了。"到了夜晚,姓楊的人與老人一起出來。
原文: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
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
子果來,忽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公尺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的典故
4樓:網友
典故是,西漢司馬相如工於辭賦,在漢景帝時寫了一篇著名的《子虛賦》給梁王,但是那個時候他只是在漢景帝下做乙個武騎常侍的小官,於是司馬相如感慨未遇知音。
後來漢武帝時期,讀到了他的《子虛賦》大為讚賞,這時漢武帝身邊乙個叫楊得意的人舉薦了司馬相如,漢武帝於是馬上召司馬相如進京。司馬相如對漢武帝說,《子虛賦》算不上什麼,於是作了著名的上林賦。
這句話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楊意指的是楊得意,凌雲指的是司馬相如作的賦,這裡是以司馬相如自比,感慨自己沒有遇到楊得意那樣引薦的人,空有文才也只能獨自嘆惋。
5樓:網友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出自《滕王閣序 》(唐)王勃。
楊意就是楊得意,他引薦了司馬相如,讓乙個窮苦的但是有才華的相如哥得到了重用「
譯文:假如碰不上楊得意那樣引薦的人,就只有撫拍著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嘆惜。既然已經遇到了鍾子期,就彈奏一曲《流水》又有什麼羞愧呢。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是什麼句式及翻譯是什麼?
6樓:溫陽和煦
不是賓語前置嗎?
楊意不逢,正確語序是「不逢楊意」
翻譯是:沒有遇到楊意。
高山流水覓知音,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
前面三句比較簡單,後面幾句選自滕王閣序,意思是 假如碰不上楊得意那樣引薦的人,就只有撫拍著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嘆惜。既然已經遇到了鍾子期,就彈奏一曲 流水 又有什麼羞愧呢 文學包括哪些方面?包括戲劇 詩歌 散文等。1 中國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 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當代中國四大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