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是用什麼儀器檢測到太陽裡面有氫的?

2025-05-16 11:33:00 字數 966 閱讀 2017

1樓:齊麗緒恩

科學家是用光局早頃譜儀採集太陽光譜。研究表明,不僅僅是太陽,任何乙個天體,只要它發出的光有足夠的強度,能產生可以測量的光譜,人們就能夠知道它的化學成分和含量。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羅素(1877—1957),在仔細地研究了太陽光譜之後,證明太陽上氫的含量多得驚人。他斷定氫佔了太陽總體積的五分之三。美國天文學家門澤爾曾估計,太陽總體積桐陸的是氫,是睜扒氦,其他元素只佔。

2樓:依玄清桂桀

光譜分析儀,是一種用於測量發光體的輻射光譜,即發光體本身的指標引數的儀器。

工作原理 分析原理是將光源輻射出的待測元素的特徵光譜通過樣品的蒸汽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發射光譜被減弱的程度,進而求得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爾定律。a=lg

i/io=lgtkcl

式中i為透射光強度,i0為發射光強度,t為透射比,l為光通過原子化器光程由於l是不變值所以a=kc。

物理原理。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外電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層分佈而形成不同的能級,因伍謹橋此,乙個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種能級狀態。

能量最低的能級狀態稱為基態能級(e0=0),其餘能級稱為激發態能級,而能最低的激發態則稱為第一激發態。正常情況下,原子腔猛處於基態,核外電子在各自能量最低的軌道上運動。

如果將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給該基態原子,當外界光能量e恰好等於該基態原子中基態和某一較高能級之間的能級差e時,該原子將吸收這一特徵波長的光,外層電子由基態躍遷到相應的激發態,而產生原子吸收光譜。

電子躍遷到較晌中高能級以後處於激發態,但激發態電子是不穩定的,大約經過10-8秒以後,激發態電子將返回基態或其它較低能級,並將電子躍遷時所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去,這個過程稱原子發射光譜。可見原子吸收光譜過程吸收輻射能量,而原子發射光譜過程則釋放輻射能量。

3樓:逄書易隱良

可以根據光譜知道,氫元素是有屬於它自己獨特的吸收線的。

科學家檢測到北極甲烷大爆發,若想減少損害,人類究竟該做些什麼

為此,全球都有義務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商討更好的應對措施,每個人必須要重視起環境,能源方面,積極開發和踐行使用新型無汙染,清潔可再生能源 生物能源溫室氣體排放低的能源。從小的方面來說,每個人節約一次開汽車出行的機會,選擇騎車步行等出行方式,參與植樹種草。能源使用技術方面,提高能源利用率,研發更高的...

什麼是「科學精神」?是不是隻有科學家才需要具有科學精神

我認為,科學精來神是一源種學習,處事 bai的一種態度,是一種事事du追求依據zhi,處處講究邏輯,dao時時保持謹慎的一種態度。而且,對已有的理論進行有依據的懷疑,本身就是一種科學精神。早有人道出其中奧義,盡信書不如無書 科學的靈魂,在我看來 實際上就是創新!猜測!大膽的懷疑!當年愛因斯坦從小就反...

文藝復興時期刨立「太陽中心說」的科學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布魯諾D開普

b試題分析 伽利略利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哥白尼提出了太陽中心說 布魯諾發展和傳播了太陽中心說 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故選b 點評 此題關健是要識記歷史基本的知識。明白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他們的主要貢獻。另外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也是考試重點。小明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