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關大捷消滅了多少法軍?
1樓:若在天涯歲月
鎮南關大捷發生於1885年3月,清軍由老將馮子材率領於廣西鎮南關擊敗法軍。清朝記載約斃傷敵人共計千餘人,法國記載**約有700餘人。
2樓:惠華小知識
鎮南關大捷起碼消滅了4000~6000法軍,這是清朝為數不多的勝仗,但是這場戰爭卻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3樓:培培美好心願
無法確定,因為關於戰役的具體**情況,雙方的說法卻相差很大,無法確定具體數目。
鎮南關大捷消滅了多少法軍?
4樓:小魚的生活筆記
法國方面的記載:3月23日「總共死4人、傷25 人,總數為29 人喪失了戰鬥力」,24日「總共死70 人,其中軍官7人,傷188人,其中軍官6人。」
5樓:網友
法國方面說死了74個人,傷一百多,總共**不到300人。而只**300人就丟了諒山,這主將可以被吊死了!事實上越南自己的記載是大約得到了一千左右的頭顱戰利品,其中100-200人是「真鬼頭」——也就是白人殖民軍,剩下的都是僕從軍。
考慮到戰後法軍立即就放棄諒山撤退,說明其總兵力肯定是不足守住諒山的。越南方面的統計應該比較真實。戰後,原本戰敗而投靠了法軍成為乙個獨立散兵營的500黑旗軍又反正,重新投靠清軍;同時越南西北部的法軍也被清軍擊敗,丟了十幾個州縣潰逃(越南說法),說法軍只死了74個人,除了皇漢外誰信呢?
6樓:金宇學長
根據當時雙方的報告來看,清軍說是擊敗敵人上千人,而法軍說是陣亡74人,傷205人,**合計279人。
抗法英雄馮子材鎮南關大捷的梗概
7樓:求青煙
中國自清朝末期以來就一直受到西方列強的欺負與打擊,尤其是兩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更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在眾多戰役中,清朝勝利的戰爭卻很少,今天我們見一下鮮有的一場勝利,鎮南關大捷。
1885年3月24日,爆發了一場中法戰爭,地點在廣西,指揮將領是馮子材。
馮子材,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是地地道道的行伍出身。1850年參加過劉八領導的廣東天地會反清起義,次年接受「招安」。從此,成為清軍中一員驍將,鎮壓過太平軍和少數民族起義。
法軍攻佔諒山和鎮南關,廣西省大驚失色,百姓也是人心惶惶。而年近70歲的馮子材臨危受命為關外軍務幫辦,結果一趕到前線就被眾將領推為主帥。馮子材 激勵將士,搶修了一條溝壑,在嶺上建了五座炮臺。
自己帶隊擋住敵人進路,準備決一死戰。
3月23日,尼格里率法軍2000餘人,分三路撲向鎮南關,憑藉優勢炮火,很快就攻破了防線。
馮子材沉痛大呼:「法再入關,有何面目見粵人?」 於是率兩個兒子和大刀隊千人,直接跳出工事,衝入敵陣,肉搏。
士兵都振奮人心,深受鼓舞,在關前隘與法軍了白刃戰, 最後把法軍逼下山坡,此時越南義軍、邊境各族人民也趕來助戰。法軍三面受敵,倉皇失措的就逃走了。官兵與義軍追殺20餘里,大為振奮人心,還繳獲了許多物資。
這就是震撼中外的鎮南關大捷了。
8樓:淼淼爸
馮子材絕對算得上是清末最能打的戰將。
鎮南關大捷中的老將馮子材的資料
9樓:匿名使用者
馮子材(
晚清抗法名將。字南幹,號萃亭。生於廣西欽州。
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他曾做過木工,跑過牛幫,在貧困中度過了許多歲月。在社會風氣和親友言行的薰陶下,馮子材的思想中充滿了許多儒家的正統觀念,並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率眾起義,次年投奔天地會領袖劉八,旋受招安,隨廣西提督向榮尾追太平軍至南京城外,積功公升至總兵。1862年(清同治元年)擢廣西提督,駐軍鎮江,配合湘軍圍剿太平軍。繼在廣東、廣西、貴州等地鎮壓農民起義。
1869~1879年(清光緒五年)受越南**邀請和清廷派遣,三次出關鎮壓退入越南的廣西農民起義軍和譁變的清軍,深悉法國鯨吞越南、進窺祖國南疆之意。1881年,因與當政權要不睦,「稱疾」解甲歸鄉,仍憂心邊事。他曾主動請纓,要求率兵入越抗法。
年近七旬的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官拜關外軍務幫辦,率部赴鎮南親迎擊法軍。為表示此行抗敵的決心,馮子材把他的兩個兒子帶在身邊,以備料理後事。臨行時他囑咐家人,一旦廣西守不住了,就把祖先牌位遷回江南祖籍,馮子材誓死永遠不做亡國之奴。
中法戰爭爆發後,駐越清軍一戰即潰。奉命督辦廣東高、雷、廉、瓊等州團練事宜。1884年8月,聞清廷對法宣戰,遂上書請戰,並召集舊部,募兵18營,號「萃軍」,開赴廣西前線。
次年2月,駐越清軍戰敗逃入關內,潰不成軍,法軍前鋒一度進佔鎮南關(今友誼關)。時年近古稀的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被前線各路將領公推主持戰事,力撐危局。選擇地形險要的關前隘一帶為戰場,浚深壕、修長牆、築堅壘,配備較強的策應之師,形成較完整的多層次山地防禦陣地。
為打亂法軍作戰部署,領兵出關夜襲越南文淵,誘使法軍不待援兵到齊提前發起進攻。當法軍攻入關內,指揮諸軍死守兩翼制高點,並以預備隊抄襲敵側後;危急之時,自己持矛大呼,領兵躍入敵陣肉搏,酣戰半日,殺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鎮南關大捷是清軍在抵抗外敵入侵的戰鬥中獲得的一次全面勝利,它使清軍在陸上戰場的局面轉敗為勝,轉守為攻。
法軍被擊敗的訊息傳到巴黎,茹費理內閣被迫辭職。旋揮師猛追,採用夜戰抄襲戰法,連克越南文淵、諒山,重傷法軍第2旅指揮官尼格里,將法軍逐於郎甲以南。戰後,奉旨督辦欽、廉二州防務,並會辦廣西一帶邊防。
1896年赴雲南提督本任。1903年奉旨會辦廣西軍務,抱病兼程赴桂,卒于軍旅。有《軍牘集要》傳世。
抗法英雄馮子材鎮南關大捷的故事?
10樓:淼淼爸
馮子材絕對算得上是清末最能打的戰將。
為什麼鎮南關戰役馮子材能讓清軍不潰敗反而取勝了?
11樓:網友
主因當然不是馮子材有多厲害(當然他也不草包),而是這場戰鬥從頭到尾我就沒覺得法軍有勝利的可能。
清軍之前的敗績,主要是與英俄兩國。法軍相比英俄,完全不是乙個水平。而且中法戰爭中法軍發動進攻的是海軍部隊,非常不擅長山地作戰。所以法軍多兵種,擅長炮擊等優勢幾乎全程涼涼。
主觀上清經歷了洋務運動,近代軍隊實力相比一鴉和二鴉,有了一定進步,確實有與號稱「世界第二」叫板的資本。
鎮南關並不位於越南本土,法軍進攻鎮南關屬於長途奔襲,後勤補給還出大問題。之後法軍主將還負傷了,頂替上的那位完全就是膽小鬼。
這時才討論馮子材,在關鍵戰略上不做讓步,堅決不後撤,而是迎頭痛擊來犯之敵。
由此來看,鎮南關大捷清軍完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根本就看不出清能敗的理由。
但是!馮子材的萃軍並不能算清主力部隊,更像是地方武裝團練。他可以用勇敢帶動將士守住鎮南關,然而卻缺乏攻堅能力,戰後,清可控制山區,但是越南紅河平原清根本無力征討。
而且重點是清居然沒有專門的炮兵部隊,無力將一場防守戰的勝利進一步轉化為大型戰略上的完勝。至於之後什麼合約一邊雖敗猶勝,一邊雖勝猶敗就不多講了。這些點是必須附加指出的。
12樓:教育達人張老師
馮子材將軍老當益壯,確實有過人之處,置之死地而後生,狹路相逢勇者勝。
13樓:網友
在舊南關戰役裡,馮子材利用當地的密林做掩護,使敵軍的火力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用清軍熟練的刀槍戰勝了敵人。
14樓:幸福快樂的小小崔
第一是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得好,取得了有利的地形。
第二是指揮的好。
第三是,老將身先士卒,激勵了將士們上下一心。
張齊,字子響,馮翊郡人。翻譯
acid,word fengyi county sound,the son!乎辯!是這句翻譯 更多其他就沒皮冊咯 燃頃巨集 嘻 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翻譯 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翻譯 揚雄字子,是雲蜀郡成都人。漢書 揚雄傳 是東漢文學家班固所作的一部傳記。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