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怎麼死的,陳友諒的後人現在在哪裡?

2025-05-26 18:00:10 字數 979 閱讀 1543

1樓:匿名使用者

(1320~1363)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塌帆荊州洪湖人。出身漁團敬雹家,飽嘗生活艱辛。

自幼崇尚武藝,至元六年(1340)五月,到玉沙(洪湖)縣城考試武科,雖"神力"過人,但名落孫山,只被任為錄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漁民千餘人起義,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萬餘人。後投靠徐壽輝,被封為中書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帥。

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軍主力在北方與紅巾軍作戰之機,加緊擴充地盤,使其領導的南方紅巾軍已擁有湘、鄂、贛以及皖、浙、閩部分地區。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派人在江中沉殺了徐壽輝,於江州(九江)稱帝,國號漢,年號大義。隨即統軍沿江東下,攻打稿塵朱元璋的據點應天(南京),因部下或自立為王,或被敵重金收買不戰而降,只得放棄江州退都武昌。

後經兩年的準備,於至正二十三年五月率兩湖軍馬25萬(號稱30萬)並戰艦500餘艘進攻洪都(南昌),歷85天久攻不下,後遭敵火攻,且被切斷退路,被迫水上突圍,陳友諒的座艦擱淺於涇江口(九江口),在換乘小船出艙指揮戰鬥時不幸被流箭射中頭顱而死。

2樓:匿名使用者

船頭被朱元璋軍流箭穿透頭顱而死。

3樓:匿名使用者

與朱元璋決戰時被亂箭射死的。

陳友諒的後人現在在**?

4樓:乾萊資訊諮詢

史學家翻查明朝文獻發現,關於陳友諒後代的記載並不多,只是提到他們被髮配到朝鮮,其後的遭遇就找不到文字記載了。

一直到後代的清朝才有人提到了,比如湖廣總督就在乙份奏摺裡說過,陳友諒後代改名換姓,分為柯姓、陳姓兩個分支。他們世代生活在江西和湖廣一帶,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陳友諒的後代除了被髮配到了朝鮮半島之外還有不少人留在了國內。

前幾年洛陽乙個叫做陳宅村的地方發現了陳友諒的又一支後裔。這個村子裡的人都姓陳,據他們的族譜記載他們的祖先就是陳友諒,而且在村民假中還儲存著陳友諒留下來的印章、玉璽等物,原本他們是改了其他姓氏的,到了清朝以後才又改回陳姓以繼承陳友諒留下來的香火。

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天下要是陳贏了會怎樣呢?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陳友諒。在造大漢成帝之前,是按照徐壽輝的天完政權拌著飯吃的。正十三年 公元年 紅巾軍的首領劉福通經過湖北黃州。徐壽輝帶領數千人的隊伍,佔領了黃州 改變水等地方。為了抑制元朝的頭腦,特意在大元。兩個字上分別寫上一筆,自己的國號就會在當天結束。曾有春風得意馬蹄病,他手下人材眾多,有...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用了多少兵,朱元璋怎麼打敗陳友諒的?

文章上說,朱元璋用20萬水兵去 主要是漁船 打陳友諒百萬雄師 正宗的戰船 這段歷史是真的嗎?是不是朱元璋自己杜撰的?就是一百萬個饅頭也夠朱元璋啃幾天了吧,更何況是一支裝備精良的水師!確有此事,鄱陽湖水戰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場水戰,陳友諒漢 軍60萬上下,朱元璋吳軍20萬上下。兩大割據勢力為爭奪長江中下...

在鄱陽湖決戰中,為什麼陳友諒最終會敗給朱元璋呢?

我們都知道鄱陽湖之戰是元末明初最大規模的水戰,這場戰役也是陳友諒和朱元璋一決天下的終究之戰,此戰,朱元璋如願擊敗了陳友諒,成為了當世的霸主,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到 在鄱陽湖決戰中,為什麼陳友諒最終會敗給朱元璋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好好聊一下這個話題。在鄱陽湖決戰中,為什麼陳友諒最終會敗給朱元璋呢?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