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描飢昌歷寫秋蟬的七絕古詩詞,這裡有一首著名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其中「離離原上草」一句,形象地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季節的變化。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則表現了生命的頑強和不屈的精神,這也是秋蟬的一種象徵意義。
此外,還有一首宋代詩人陸游的《秋蟬》詩: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爛搜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迅閉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詩同樣以秋蟬作為背景,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感情。同時,詩中的「冷落清秋節」和「曉風殘月」等意象,也反映了秋天特有的蕭瑟氛圍。
這兩首詩都是描寫秋蟬的經典之作,它們通過對秋蟬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生命和人際關係的獨特見解。希望這些資訊對您有所幫助。
寫蟬的古詩絕句
2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內容如下:
1、莫侵殘日噪空殲,正在異鄉聽。——五代楚·劉昭禹《聞蟬》。
2、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
3、門柳不連野,乍聞為早蟬。遊人無定處,入耳更應先。辯燃——《早蟬》。攜虧虛。
4、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聞新蟬贈劉二十八》。
5、一聲初應候,萬木已西風。偏感異鄉客,先於離塞鴻。——聞蟬》。
6、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唐·姚合(《聞蟬寄賈島》)。
7、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早蟬》。
8、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遠上人》。
寫蟬的古詩絕句
3樓:納
駱賓王的《詠蟬》
西陸蟬聲唱蘆和,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虞世南的《詠好畢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李商隱的《蟬》
本以高陪襪盯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朝盧仝的《新蟬》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
長風翦不斷,還在樹枝間。
關於蟬的古詩三首
4樓:健身達人小俊
1、《蟬》唐代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詩中濃厚的富貴氣,那種因為自身底蘊深厚而自然流露出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讓人在蟬聲中輕易領略,讓人更看到了虞世南不甘平凡的心語。詩詞託物言志,表面上說的是蟬,實際上說的卻是虞世南自己。虞世南出身名門望族,他本身更是身居高位,深得唐太宗信任。
同時虞世南在書法上有很深的造詣,可以說是初唐時期書法界的代表人物。
2、《蟬》唐代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首詩依然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開篇兩句差不多將詩歌的主旨說完了:「明明懷有大才,卻不能夠被世人理解。即便蟬聲響亮,即便大聲疾呼,也只是留下了聒噪的聲音。」
3、《在獄詠蟬》唐代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此詩作於患難之中,作者歌詠蟬的高潔品行,以蟬比興,以蟬寓己,寓情於物,寄託遙深,蟬人渾然一體,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願望。
跟蟬有關的古詩詞關於蟬的古詩詞名句
1 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早蟬 2 月出先照山,風生先動水。亦如早蟬聲,先入閒人耳。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早蟬 3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畫蟬 4 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
描寫山河的古詩詞描寫兄弟的古詩詞
望廬山瀑布 李 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題西林壁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望天門山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
寫梅花的古詩詞,古代描寫梅花的古詩詞有哪些
歷代梅花詩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