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如果沒有看到過這種瓶,你也許聽人說起過或者在書報裡讀到過。這種用沒有燒過的粘土做的容器有一種有趣的效能,它能使灌在裡面的水比周圍的物體變得更涼些。這種容器,南方各民族用得很多。
它有各種各樣的名字,在西班牙叫「阿里卡拉查」,在埃及叫「戈烏拉」,等等。
這種水瓶的冷卻作用的原因很簡單:瓶裡的水透過粘土壁來到瓶外會慢慢地蒸發,蒸發的時候就從容器和它裡面的水裡奪取一部分熱。
不過這種容器裡的水也不會變得很涼,像某些南國遊記裡所描寫的那樣。這裡的冷卻作用是不會很大的。它同許多條件有關係。
空氣越熱,滲到容器外的液體就蒸發得又快又多,容器裡面的水因而也就越涼。它也同周圍空氣的溼度有關:如果空氣裡水分很多,蒸發就進行得慢,容器裡的水也就不十分容易冷卻;反過來,在乾燥的空氣裡,蒸發進行得很快,容器的冷卻作用也就更顯著些。
風同樣能夠加速蒸發、幫助冷卻。你如果在熱而有風的日子裡穿一件溼衣服,你就會覺得很涼快,從這一點就可以明白風的作用了。冷水瓶裡溫度的下降不會超過5攝氏度。
在南方炎熱的日子裡,溫度計有時候指著33攝氏度,這時候冷水瓶裡的水跡如陸往往同溫水浴池裡的水的溫度相同:28攝氏度。這樣看來,這種容器的冷卻作用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用處。
但是它能很好地保持冷水的溫度,使它不熱,它的主要用途也就橡毀在這一方面。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冷水瓶裡的水可以冷到什麼程度。
假設我們的冷水瓶可以盛水5公升,並且假定瓶裡的水有1/10公升已經蒸發掉了。在33攝氏度的熱天,蒸發1公升水大約需要2414千焦(580大卡)的熱。既然瓶裡的水已經蒸發掉了1/10,可知它已經消耗了240千焦(58大卡)的熱。
假如這240千焦(58大卡)的熱全是瓶裡的水供給的,瓶水的溫度就會降低到58/5≈12攝氏度。可是蒸發用的熱大部分是從瓶壁上和瓶壁四周的空氣裡取得的;另一方面,瓶裡的水一邊在冷卻,一邊又在從貼在瓶外的熱空氣裡取得熱量而變熱。因此,瓶裡的水只能冷到上面求得的數字的一半。
很難說冷水瓶在什麼地方會冷卻得更多些姿頃──是在日光下,還是在背陰處。在日光下,蒸發是加快了,可是同時進入瓶裡的熱也加多了。最好的方法大概是把冷水瓶放在略微有些風的背陰處。
熱水瓶的原理??
2樓:小耳朵愛聊車
標準的暖水壺容量一般是2公升(也就是2000毫公升)。
暖水壺分為大小兩種,小水瓶大概有兩公升左右,大水瓶有四公升左右,暖壺正是利用熱量的散發分為傳導、對流、和輻射這三者的原理。暖壺的瓶塞是用軟木做的,而軟木不易導熱,儘量防止了傳導的發生。
暖壺中間是真空,儘量防巖尺止空氣對流的發生;還有暖壺的瓶膽鍍成銀白色,可以使熱量反射到瓶內而不輻射出去。
保溫原理:熱水瓶的功能是保持瓶內熱水的溫度,斷隱族絕瓶內與瓶 外的熱交換,使瓶內的「熱」出 不去,瓶外的「冷」進不來。如果在熱水瓶裡放上冰棍兒,外面的「熱」同樣不容易跑 到瓶子裡,冰棍也不容 易化。
所以把熱水瓶叫做保溫瓶是科學的,因為它既 能保「熱」,也能保「冷」。 熱水瓶能夠保溫,是由熱水瓶膽的構造特徵所決定的。原來,熱水瓶膽由兩層薄的玻璃外殼組成,兩層外殼之間抽去空氣,並灶棗弊在瓶膽一側鍍上一層薄薄的銀。
熱水瓶膽有乙個比它「身體」部分細得多的瓶口,瓶口上可以塞上軟木塞。正是這樣的構造使熱水瓶成了「心腸熱,外表冷」的保溫瓶。
熱水瓶是誰發明的?熱水瓶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熱水瓶是杜瓦發明的。古羅馬人已經知道,雙層容器能保暖。在龐貝城的廢墟中,人們曾挖出過一個雙層容器。現代的熱水瓶是蘇格蘭物理學家杜瓦發明的。1892年,他吩咐玻璃匠柏格吹制一個特殊的玻璃瓶。這是一個雙層玻璃容器,兩層膽壁都塗上銀,然後把兩層之間的空氣抽掉,形成真空。因為兩層膽壁上的銀可以防止輻射散熱,...
熱水瓶正常的多少升
家裡常用的熱水瓶有兩種。第一種是5磅 約2.27升 第二種是8磅 約3.63升 1 熱水瓶,也叫保溫瓶,是英格蘭的科學家杜瓦發明的。1900年,他第一次使壓縮氫氣變成液體,即液態氫。這種東西得用瓶子裝起來,可當時並沒有現在這樣的保溫瓶。他就自己研製。他採用真空的辦法,即做成雙層瓶子,把隔層中的空氣抽...
開水瓶裡的隔夜水能喝嗎,熱水瓶裡的隔夜開水能喝麼?
隔夜水可以喝。網上流傳著 隔夜水 不能喝的說法,喝水不必太教條,隔夜水不能喝 沒有科學道理。人們都知道隔夜茶不能喝,主要與微生物汙染有關。隔夜茶是微生物繁殖的培養基,茶葉放置一宿後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大量增加,自來水燒開後即便擱置一兩天受汙染的機率微乎其微,可放心飲用。對健康人而言,不建議喝純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