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烏湧之戰

2025-05-31 14:15:08 字數 1455 閱讀 9677

1樓:烽火戰爭分享

<>《黃埔烏湧之戰。

鴉片戰爭爆發後,英國侵略者對廣州進行瘋狂進攻,清**緊急派兵支援。廣州外港黃埔港烏湧是林則徐構築的重要防線,也是清軍趕赴的重要支援地點之一。黃埔烏湧之戰在此。

1840年,林則徐駐守廣州派畝期間,曾派兵在廣州外港黃埔港烏湧口處(今黃埔客運站附近)構築了一座鑽有44個炮眼的炮臺,當時稱為烏湧炮臺。該炮臺臨江一面構築有一長列野戰工事,架設了47門大炮,還設有一大排木筏和沉沒水中的塵枝森許多沙船,形成了一條橫貫江面,阻敵艦通過的封鎖線,另有一條橫江鐵鏈,上面繫著一艘架著十門大炮的沙船,一艘由林則徐購置的洋船「甘公尺力治」是改裝的兵船「截殺」號,與40艘水師船,形成一條浮在水上的防線,林則徐把其視為僅次於虎門的廣州外圍重鎮,俗稱為第二道防線,由遊擊沈佔鱉、守備洪達科統率廣東、廣西籍士兵約700人駐守。

1841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湖南鎮軍祥福率領湖南搭虧兵900人前來增援,於2月抵達該防地。2月26日,英國侵略軍攻陷虎門,2月27日,英軍戰艦加略普號、先鋒號、阿里耶打號、硫磺號、摩底士底號及汽船復仇神號、馬達加斯號共七艘,溯珠江水道而上,於當日中午到達頭道灘,向烏湧炮臺發動猛烈的攻勢;於是,炮聲隆隆、硝煙瀰漫……甚為壯烈。最後,沈佔鱉、洪達科及湖南鎮軍祥福所部的大部分官兵均壯烈犧牲,計是役共陣亡將領21員,兵丁4 15名。

據光緒十二年《增建鎮軍祠添置祀田碑記》載:「全軍奮勇抵抗,擊退英夷者三。不料海潮驟至,苦無舟楫接應,以致慷慨捐軀。

軍士捨命效忠,無一逃者。」

2樓:戰爭講解員

<>《黃埔烏搭虧湧之戰。

鴉片戰爭後,英國入侵者猛烈進攻廣州,清**緊急增援。廣州外港黃埔港烏湧是林則徐築起的關鍵防線,也是清軍趕赴的重要據點之一,黃埔烏湧之戰就此打響。

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期間,在黃埔港烏湧口處(現黃埔客運站附近)建造了一座名為烏湧炮臺的防禦工事。這座炮臺面向江面,擁有44個炮眼,一側還建有許多野戰工事,共裝有47門大炮,另有木筏和沙船等裝置,形成了一道橫貫江面的封鎖線,用以阻擊敵方艦船通過。

此外,還橫跨江面設有一條鐵鏈,上面繫著一艘裝有十門大炮的沙船。林則徐還購置了一艘洋船「甘公尺力治」,改裝成兵船,稱為「截殺」號。與40艘水師船一起,它們形成了一道水上防線,被林則徐視為僅次於虎門的廣州外圍主要防禦設施,俗稱為第二道防線。

沈佔鱉和洪達科分別指揮廣東、廣西籍的約700名士兵駐守該防線。

1841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湖南鎮軍祥福率領湖南兵900人前來增援,於2月抵達該防地。2月26日,英國侵略軍攻陷虎門,2月27日,英軍戰艦加略普號、先鋒號、阿里耶打號、硫磺號、摩底士底號及汽船復仇神號、馬達加斯號共七艘,溯珠江水道而上,於當日中午到達頭道灘,向塵枝森烏湧炮臺發動猛烈的攻勢;於是,炮聲隆隆、硝煙瀰漫…派畝…甚為壯烈。

最後,沈佔鱉、洪達科及湖南鎮軍祥福所部的大部分官兵均壯烈犧牲,計是役共陣亡將領21員,兵丁415名。據光緒十二年《增建鎮軍祠添置祀田碑記》載:「全軍奮勇抵抗,擊退英夷者三。

不料海潮驟至,苦無舟楫接應,以致慷慨捐軀。軍士捨命效忠,無一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