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愛學生讀後感,讀《慧愛學生》讀後感

2025-06-01 00:55:14 字數 1468 閱讀 1317

讀《慧愛學生》讀後感

1樓:樂燕鈮

初讀這本書,我感覺文字很樸實沒有過多抒情部分,最多也就是引用一些名人名言。邊讀邊思考:現實中真的有這樣的老師嗎?甚至有些懷疑文章的真實性。

後來邊讀想法完全改變,桂老師是乙個非常有耐心而且有愛的人,她愛學生,愛思老跡戚考,也愛觀察,每一位孩子都照顧到,桂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方法獨特,對於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而每天的三次反問也值得每位老師深思。在生活中很多老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可卻得不到老師的喜歡,原因何在?

我想大多數原因是侍陵因為自己沒有走近孩子的心裡,沒有保持一顆童心,也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有的孩子在家裡活潑開朗,在學校卻膽怯懦弱不善於表達,老師處理的方式幾乎都是說一句:「能不能大點聲!

或者「如果大點聲就好了!」更多的會去告訴家長孩子不積極問題,家長最多就是說說孩子,作用甚微,我耐心多一些,但也只是對於部分孩子。如今我知道了如何去做,如何去面對他們。

還有普通生的教育、向師性的教育。寶貴的經驗如今才得知,有些恨晚,可一切都不晚。

站在名師的肩膀上,我收穫非常的多,此刻都有些期待開學了州祥。

讀《慧心惠愛》有感

2樓:天然槑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遺憾的是沒有人天生就是好的父母、好的老師。

說來也奇怪,現如今各行各頌巨集蘆業都得持證上崗,而父母卻是最容易得到的職業,無需考核,便能上任。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無論貧窮富貴,甚至無論美醜。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造就人。如孟母般智慧型的父母,善於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引導得當,從而使孩子愈發優秀,最後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然而為數眾多的普通型父母,卻只能自以為是的,用自己覺得的,最好的方式教導、幫助孩子。「摸著石頭過河」便是這類父母的真實寫照。不幸的是,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員。

慧心惠愛》從幾個方面,分別以普通父母和智慧父母為例,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處理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不同,告訴我們如何去做智慧型父母。

1.學會欣賞孩子的特點,鼓勵孩子的特點在合適的場景裡發生,從而使孩子更加自信。

2.花時間和孩子溝通,接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

3.不將孩子和別人家孩子作比較。每個孩子都是乙個獨特的個體,簡單片面的比較,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4.習慣用長遠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成長,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注意培養孩子的潛力。這場耗時多年的馬拉松,一開始一馬當先的,未必能笑到最後。

5.為孩子創作乙個安全的空間,引導孩子如何提出有質絕灶量的問題。

6.好的教育需要「留白」,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去玩耍、去想像、去思考,使孩子成為獨立的人。

7.成績好,並不能代表孩子所有能力都好,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將影響孩子一生。

8.以身作則,熱愛生活,不斷地提公升自己,把自己變得更優秀,從而以榜樣之力去影響孩子。

每乙個孩子都是乙個天使,我們應正面、積極地去引導他,以滿滿的愛心去陪伴他,以「牽著野帶蝸牛散步」的耐心去幫助他,讓他在幸福滿滿的日子裡度過愉快的童年。

讀童年讀後感,讀童年讀後感

我讀了高爾基的 童年 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著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 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 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 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

參觀愛晚亭讀後感,參觀愛晚亭讀後感1000字

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 ...

愛的教育讀後感最少,《愛的教育》讀後感,最少600字

愛的教育 讀後感 讀完了 愛的教育 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 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 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