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的日記怎麼寫?清明日記怎麼寫?

2025-06-01 15:20:10 字數 3730 閱讀 5705

1樓:轉轉悠悠的自己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運清步,清明節很快就到了。星期五,我跟著爸爸媽媽到老家——溱潼去掃墓。

溱潼位於蘇北裡下河地區,素有「蘇中明珠」的美稱,這裡不僅有世界珍稀動物「四不象」——麋鹿,還有聞名天下的「溱潼會船節」。聽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說,會船節時這兒可熱鬧了!再過一天就是「會船節」了,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賽龍舟的壯觀場面啊,可媽媽說,我當天回家,不能去看了,我覺得十分遺憾。

我們整個家族的人都去給我的太太太公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他們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太生前對我的寵愛,眼前浮現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臉龐,回想起太太幫編毛衣的情景,想到這時,我的鼻子一酸,眼淚也「溜」了出來。記得唐朝詩人杜牧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天沒下雨,陽光照在我身上,我卻感覺不到一點暖意。

太太的墳墓在小村的盡頭,一到那兒,旁羨爺爺就在太太的墳前擺上了蘋果、飯糰等供品,然後把買好的黃紙點燃,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爺爺讓我們乙個個上前鞠躬。輪到我了,爺爺一邊叫我鞠躬,一邊請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學。我想在此長眠的太太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

等掃墓儀式結束,太陽已經西斜了。大家紛紛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輕鬆了許多的原因吧,他們表情不再嚴肅了,而是相互說說笑笑,我也抬頭欣賞四周的景色,田野裡麥苗綠油油的。油菜花金**黃的,一條大河從我們身邊伸向遠方,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幾隻小船駛過,船上的人,撐著篙,還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

柔嫩的柳枝隨風飄蕩,姑姑隨手摺了一根柳條編成帽子戴在我的頭上,我一下子成了機靈的小紅軍。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旁啟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2樓:帳號已登出

清明節的日記可以從清明節的起源開始介紹用追溯的方法寫,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巨集耐」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本來,襪絕早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清明日記怎麼寫?

3樓:秦子筱

清明日記的寫法如下:

例一:我臨走時,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墳墓,擦乾了眼眶的淚水,隨著下山了。心裡怎麼感覺在百爪心撓?

但我也許願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快樂。通過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來祖宗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蠢豎應該有乙個舒適運橋而又溫暖的「家」。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遊戲,那麼大家在清明節有木有拜過山呢?

例二:清明節是那麼的「欲斷魂」,無數人帶著懷念先輩的心情去祭祀他們,祝願先輩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濃厚的祭祀意義。

例三:想到這旁檔猛裡,我無意間瞥見了父親那斑白的兩鬢在烈日下正滲出一顆顆碩大的汗珠,就在那一剎,我一下子便怔住了。下一刻,我突然理解到了二伯的心境。

當我們開啟那塵封在腦海深處的記憶時,我們將會看到,父親用他那堅強的臂膀為他的兒女撐起一片成長的天空,而在這片天空之下,我們將永遠都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小孩。

祭祖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它能讓我們想起曾經活著的親人,想起他們的愛,永遠地記住他們。

清明日記怎麼寫

4樓:小涵娛樂頻道

清明日記可以這樣尺薯寫: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媽媽告訴我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人們在這天緬懷先人、悼念已故的親人。其實,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

除了掃墓,還有踏青、拔河、盪鞦韆、放風箏等體育活動。

今天的天氣晴朗,空氣清新。爸爸提議:我們去放風箏吧!

於是,我們一家來到海軍廣場。一會兒,我們就把「笑臉」風箏放得很高很高,好像一直飄到雲彩上面。最後,媽媽用剪刀剪斷輪讓了風箏的線,讓風箏在天上隨風自由地翱翔。

據說,這樣就會把疾病臘困局和災難帶走,並帶來好運。我希望風箏也能把我們的思念和祝福帶給故去的人們。

我想,清明節不應該只有悲傷的眼淚,也應該有快樂的歡笑聲。這才是個有特色的清明節呀!

清明節主要習俗

踏青: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春意已濃,萬物煥發出勃勃生機。在這時候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的傳統習俗。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清明時節的日記怎麼寫

5樓:波斯貓

清明時節的日記怎麼寫如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清明》是大家從小就開始背的一首詩,相信大家已經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並且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鄉去掃墓、祭祖。關於絕衡清明節的起源,還有乙個傳說呢!據說清明節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仿效,在那一天祭祖掃墓,慢慢的就成為了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因為時間關係,所以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了清明節。一般是在新曆的四月五日。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最開始是乙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就公升高,李巨集高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以前還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

清明節的習俗有很多,其中有掃墓:清明節的時候掃墓,就是對祖先的思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以前,北京人大哪尺多數都在清明節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節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

傳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也有插柳:因為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可以預報天氣。除了這些習俗,清明節的習俗還有很多。

我們一家由於工作問題,所以就沒有回家鄉掃墓、祭祖,我就在網上祭奠了光榮犧牲的烈士們,閱讀有關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優良品德。

清明節不僅是乙個傳統節日,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遺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怎麼寫

6樓:帳號已登出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怎麼寫如下:

我每次讀起唐代詩人韋莊「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清新飄逸、美不勝收的詩句,就聯想到我家鄉那難忘的清明節。

我的家鄉位於山東省風景美麗的小清河畔,那是令人嚮往的富裕小村。儘管我和爸爸媽媽在縣城居住,但是每年清明節全家都會回到家鄉同我的爺爺奶奶一起度過這個傳統的節日。據我查資料,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已有2500年的歷史了,並且清明節是乙個很重要的節氣,因為清明節到,昌滑旦氣溫公升高,是春種的大好時節。

我的家鄉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前一天祭祖,清明節清晨各家在大門上插柳枝、放風箏、盪鞦韆、吃塗上顏色的熟雞蛋的習俗。

今年也不除外,清明節的早晨,剛剛有一場知時節的春雨讓仔,空氣格外清新,我和鄰居的小夥伴們走走寬敞的鄉耐擾村柏油路上,看到行行吐出新綠的柳枝,在微風飄舞,看到村頭一望無際的麥田已在返春,到處充滿了勃勃生機。最使我高興的莫過於放風箏了。

家鄉的清明節是豐富多彩的,我相信我的家鄉今後會像一年四季在於春一樣,會以更強大的生命力變得越來越令人留戀往返。

關於清明掃墓的日記,清明掃墓的日記

寫一寫你怎麼掃墓的。清明掃墓的日記 清明節掃墓日記 清明節掃墓日記作文 清明節掃墓日記作文。4月2日 星期天 天氣 晴。昨天上午,老師帶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大家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烈士陵園的 腳下。我們大家抬頭一看,有很多人尖叫起來 啊!這裡怎麼有這麼多的臺階呀!我們才剛走完一半臺階...

今天的日記清明節,今天的日記200字 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 八節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 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

關於清明節有趣的事的超短文章,日記清明節有趣的事三百字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 bai是豐du富有趣的,除了zhi講究禁火 掃墓dao,還有踏青 盪鞦韆 蹴鞠版 打馬球權 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今天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