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是什麼節日?

2025-06-05 11:25:29 字數 1071 閱讀 4971

1樓:娃娃教育小能手

節日:寒食節。

出自明代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原文態睜慎: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譯文:全身衣服都沾滿了血淚和塵埃,戰亂結束了,但是回到故鄉也還會感到悲哀。

在風雨中,梨花落盡了,寒食節也過去了,有幾家的墳上會有子孫來掃墓呢?

詩詞賞析:

這首詩通過清明節沒人祭掃荒墳的乙個生活面,寫出經過元末大戰亂後,農村蕭條凋敝的情景。此詩前兩句寫陳秀才還鄉的情景,之後詩人自己也免不了悲從中來;後兩句想象清明節墓地上的情景。

反映了元末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全詩由此及彼,由個別到一般,意境漸寬,感人至深。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兩句寫此時此地,寫詩人送陳秀才「還鄉」之景。「滿衣血淚與塵埃」表現了陳秀才本人的形象,陳秀才劫後餘生,還鄉時的形象,很是悲哀。

亂後還鄉」點題,交待了時間背景,繼而引出後兩句。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兩句寫彼時彼地,是詩人想象清明節廣大農村墓地上的早高情景。亂後家鄉,百姓家破人亡,沒有後輩到尊長的墓前來祭掃家鄉,已經滿目荒涼。

這兩句反映出戰亂後蕭條破敗的鄉村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帆敬統治者的不滿。

2樓:高興的就是快樂的

此句出於元代高啟的詩,《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完整的詩句如下:滿衣血淚與塵和拆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掃墓即為「墓祭」,謂慎洞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清明時節回鄉「墓祭」先人,是古代人的必修課。

詩的前兩句寫陳秀才還鄉的情景,之後詩人自己也免不了悲從中來;後兩句想象清明節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高啟的這首詩,通過清明節沒人祭掃荒墳的乙個生活面,寫出經過元末大戰亂後,農村蕭條凋敝的情景。從另乙個側面也反映了乙個現實,那就是清明掃墓是後世子孫對已逝先輩的必修寬棚枯課,如果荒墳無主,那將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

近現代中日兩國的關係經歷過怎樣的風雨和曲折 並談談你對此的認識

1960年岸信年內閣集體辭職,謝田勇人上臺組閣提出 寬容與忍耐 口號,推行 政治與經濟分離 政策,1961年恢復了中日民間 1962年中日簽訂 中日 備忘錄 並互設常駐 機構。1964年池田因病辭職,開始了佐藤榮作長達7年零8個月的執政,其間採取對中日瑣政策,阻撓中日民間 往來,致使中日民間交流倒退...

跟喜歡的女生說過放棄(以表白,現在是朋友),過幾天就是她的生

我想你應該瞭解她的吧!還有女孩子都是有虛榮心的 而且當時人很多 你要做的除了感動 浪漫還有小小滿足下她的虛榮心 當著很多人的面給她別人羨慕或做到每個女孩子都希望男孩子為自己做的事!當然拉 喜歡她就不要憋在心了 勇氣哦 還有要怎麼浪漫怎麼讓她感動 這就要靠你自己咯 你難道不覺的親自為自己喜歡的女孩花多...

20歲在外面工作三年,經歷過很多風雨,但是似乎還是很不成熟

你好,穩重成熟其實是一個相對的詞語,可能在你父母面前你永遠都是一個小孩,你自己也覺得自己很不成熟,但身邊的人漸漸的就會覺得你越來越成熟。一個人成熟進度,也與個人成長有關,你可以試著給自己樹立一些目標,比如一週交一個真心朋友,久而久之,人脈起來了,心態好了,能力好了,我相信你說話會有底氣,讓你自己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