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年代】:先秦。
作者】:詩經。
作品】:采薇。
內容】: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含簡做,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咐握。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飢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註釋】: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
薇,野豌豆苗,可食。
作,生,指初生。止,語末助詞。
曰,言、說。一說為語首助詞,無實意。
莫,即今「暮」字。
靡室靡家,無有家室生活。意指男曠女怨。
獫(xian,上聲)狁(yun,上聲),即北狄,匈奴。
不遑,不暇。啟,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別。無論危坐和安坐都是兩膝著席,危坐(跪)時腰部伸直,臀部同足離開;安坐時則將臀部貼在足跟上。
柔,柔嫩。「柔」比「作」更進一步生長。
烈烈,猶熾烈。
載飢載渴,則飢則渴;即又飢又渴。
戍,防守。定,止。
聘,問,謂問候。
作者小傳】:
詩經》約在西元前六世紀中葉編談衡纂成書,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都因**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為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
2樓:匿名使用者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原文及譯文
3樓:懂視生活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意思是:回想當初從軍時,楊柳輕柔隨風盪漾。這句詩出自於《詩經·小雅·采薇》。
2、《詩經·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_狁之故。不遑啟居,_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_,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__。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_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3、譯文。豆苗採了又採,薇菜剛剛冒出地面。說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
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豆苗採了又採,薇菜柔嫩的樣子。
說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麼憂悶。憂心如焚,飢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點不能固定,無法使人帶信回家。
豆苗採了又採,薇菜的莖葉變老了。說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陽春。徵役沒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
心中是那麼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開著的是什麼花?是棠棣花。
那駛過的是什麼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
**敢安然住下?因為乙個月多次交戰!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
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
獫狁之難很緊急啊。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思和體會
薇菜採了又採,薇菜冒出了芽尖。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又到了殘年。有家等於沒有家,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為了和玁狁打仗。薇菜採了又採,薇菜多麼鮮嫩。說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麼憂悶。憂悶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燒,飢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方還不安定,沒有人可委託去打聽家裡的訊息。薇菜採了又採...
清風拂楊柳下一句是什麼,清風明月,春風拂楊柳下聯是什麼
輕風扶細柳 淡月失梅花 輕風扶細柳,潭月映梅花相傳,蘇東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 檬在女性中是十分受歡迎的,檸檬中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還有顯著的美容養顏功效。對檸檬的食用方法來說,單獨吃檸檬太酸,很多人都無法適應,最常見的食用方法就是將檸檬切片泡水喝,這樣不僅會...
我姓徐,下一句是什麼,下一句是什麼
我姓徐 願許你一生 擴充套件資料 徐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為徐姓始祖。徐姓 在宋版 百家姓 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按人口排序,徐姓 在中國大陸列第十一位 在中國臺灣列第二十位 大陸人口近20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 1.43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