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后之亂是怎麼回事?
1樓:
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中宗李顯去世(傳聞為皇后韋氏進毒餅加害),此時一直懷有野心的皇后韋氏立中宗子李重茂為傀儡皇帝(唐殤帝),自己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令自己從兄韋溫參知政事,掌控朝權。韋后想在時機成熟後效仿婆婆武則枯搭天,做第二個女皇!
然而好景不長,韋氏的野心早已被太平公主(武則天女兒、李顯胞妹)和其侄兒李隆基(時為臨淄王,李顯胞弟李顯之子)看穿,姑侄二人聯手以誅滅沒輪拿韋氏、為先帝報仇為口號率羽林軍萬餘人攻入皇宮,守宮衛士皆放棄抵抗,韋后逃入飛騎營想尋求保護,不料反被飛騎營所殺,韋后之亂遂平,韋后女兒安樂公主、「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等一併被殺,史稱「唐隆政變」。事後,唐殤帝李重茂皇位桐衝被推翻,相王李旦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支援下再次登基。
求樓主為謝!
揭秘:唐朝唐中宗時期韋后的政治野心是怎樣的
2樓:皇甫曉風
看到一段史實。說唐中宗的韋皇后,唐中宗是武媚之後接手唐朝的那個皇帝。他先是當著皇帝,後來被武媚廢掉,中宗心灰意冷,多次想要自盡。
韋后阻止了中宗,水窮處還可看雲起,何必急於一時,犯不著。武媚沒有賜死中宗。顯然,古人說,斬草除根是極對的。
中宗後來東山再起。昔時,中宗輪凱被貶到房州做廬陵王時,感激韋后,對她承諾,若我有一日可重見天日,定令你為所欲為。中宗顯然亦不是傻子,知道韋后不是池中之物,她怎麼甘心屈居人下。
可中宗到底還是糊塗,以為她要的只是奪回後座。原來不是這樣的,韋后怎麼甘心。再度為後,她意欲在政事上與男子一較高下。
唐景龍四年,韋后與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了中宗。想必中宗亦會覺得意外,患難與共的夫妻反目成仇。中宗死後韋后順理也章地做上了太后。
武媚在大唐發號師令前前後後差不多近四十年的時候,此間多有爭議。到底女子合該安於室,是否能治於政?大唐雖沒有宋之約束,但於此事上眾人亦猶豫躊躇,女子治政是否有損男子尊嚴?
不論如何,武媚的女皇當得逍遙自得。不僅男子俯首,有野心之女子羨慕又嫉妒。韋后就是其中之一。
要如何步武媚野滲的後塵?韋后思前想後,決定依樣畫葫。武媚登上帝位,經歷了三個階段,為後,為太后,稱帝。
韋后已是皇后,之後,按她的計劃,她要做太后。要做太后,不得不殺掉中宗。當上皇太后的韋氏在一片朝賀中熏熏然起來,年幼的小皇帝只是傀儡。
她終於邁入第二步。可是韋太后的好日子只短短十八天,將成為玄宗的李隆基殺進了大明宮。宮中秋菊剛剛種下,她未來得及看花開花落,那花朵就凋殘了。
她的人生也就走到了落幕。學歷史時,講到唐史,也只說武則天之後的玄宗,韋氏到底一句沒有。她亦有一番政變的,只只敗給了玄宗。
殺掉中宗卻不過為他人做了嫁衣裳。比起武媚,韋氏並非可當好的女皇。我常聽人說,婦人之見。
這句頗有微言,但用在韋氏身上卻天衣無縫般緊密。因婦人就算心狠,亦會心軟,而心軟的人治於政,怎麼成功?古來好像都臘脊喚是英雄在開疆擴土,寫下輝煌歷史。
大唐開國時,李世民玄武門弒兄,大宋開國時,趙匡胤陳橋兵變,從來被人頌揚。可是他們與韋氏又有何差?無一點私心?
韋氏做錯的事情不過是毒害了中宗。大抵在他還做廬陵王時,她對他早已失望。或許史書對韋氏的評論不過八字——越俎代庖,不自量力。
僅此而已。
趙高亂政篡權後,李斯的結局是什麼呢?
李斯 李斯,戰國末楚國上蔡 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李斯樓村 人。秦朝著名政治家 文學家和書法bai家。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戰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 前 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又為秦並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南韓,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後一句是什麼
李煜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註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 烏夜啼 秋夜月 上西樓 李煜此詞即有將此調名標為 烏夜啼 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鎖清秋 深深被秋色所籠罩。離愁 指去國之愁。別是...
三菱帕傑羅掛後驅水溫高是什麼回事
你好!發動機高溫以後建議你儘快停車檢查。這個首先需要檢查一下你的防凍液是不是缺了,不過一定不要熱車時開啟水箱蓋。其次檢查一下水箱風扇是不是轉,如果不轉,那就是風扇電路問題,你可以開啟空除錯試。如果以上都正常那可能是節溫器打不開,水不能大迴圈或者可能是你的水泵壞了,或者水管堵塞導致水不迴圈。這些都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