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個人的私隱權不受侵犯,有什麼方法

2025-06-14 11:30:10 字數 1864 閱讀 5160

1樓:網友

1.管理好含有私隱的物品。

2.不隨意向別人洩露自己的秘密。

3.機警面對別人監聽、窺探自己的私隱。

4.儘量不參加涉及含有個人私隱的活動,必要時要約定好保密。

5.掌握網上安全執行知識,避免個人私隱洩露。

6.敢於同侵犯個人私隱權的人作鬥爭。

7.增強自我保護,加強防範意識。

8.適當保管好自己的私隱。

9.不要輕信別人而透露自己的私隱。

2樓:思若愚

平時不要因為送點小禮品什麼的就把自己的個人資料全都洩露出去,帶有個人資訊的資料不要亂扔。

3樓:網友

我覺得在當今社會,單靠強調消費者自我保護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應該是對商家的約束,防止我們填寫的使用者資訊洩露,才是重中之重。日前在bsi 官網上看到了bs 10012,乙個主要針對個人資訊保護的標準,目的是不對個人資訊進行未授權的使用。個人很感興趣。

也真心盼望商家在資訊保護上的提公升。

如何保護私隱權不被侵犯

4樓:王瑞恆

法律分析:管理好含有私隱的物品;不隨意向別人洩露自己的秘密;機警面對別人監聽、窺探自己的私隱;儘量不參加涉及含有個人私隱的活動,必要時要約定好保密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資訊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資訊保安,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資訊。

如何保護私隱權不被侵犯

5樓:懂視生活

私隱權的保護措施:

1、管理好含有私隱的物品;

2、不隨意向別人洩露自己的秘密;

3、機警面對別人監聽、窺探自己的私隱;

4、儘量不參加涉及含有個人私隱的活動,必要時要約定好保密;

5、掌握網上安全執行知識,避免個人私隱洩露;

6、敢於同侵犯個人私隱權的人作鬥爭;

7、增強自我保護,加強防範意識。

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資訊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資訊保安,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資訊。

個人私隱權受到侵犯如何維護

6樓:周權

侵犯私隱權可以通過協商和訴訟的方式維權。私隱權被侵犯了的,被侵權人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要求賠償損失。如果對方不停止侵害,也不進行賠償的話,被侵權人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的方式來依法維護自己的私隱權。

一、侵犯個人私隱權該如何判。

我國《刑法》第253條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對於買賣公民個人資訊等侵犯別人私隱權的行為,如果情節嚴重,是以刑事犯罪處理。對於買賣個人資訊等侵犯別人私隱權的的行為,除了加大刑事打擊力度,還從加大保護力度環節下手。此外,對於侵犯別人私隱權的行為同時還是侵權行為,受害人可到法院起訴對方侵權,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私隱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私隱權。

私隱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資訊。

一)以**、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五)處理他人的私密資訊;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私隱權。

如何保護個人手機私隱安全?

我覺得目前沒有碰扒確鑿的證據表明app會偷聽我們的日常內容。一些app確實可能會要求訪問我們手機上的麥克風或錄音裝置,但這是為了實現語音指令或錄音功能,而非偷聽我們的私人資訊。當然,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餘吵禪,避免洩露自己的個人資訊,以及注意保護個人私隱。如果有理由相信某個app正在偷聽我們的日常內...

個人私隱保護軟體哪個最好用?

私隱軟體 哪個最好 1 隱藏空間 這是一款非常專業的私人私隱防護軟體,平台上不僅將各種 隱藏在獨立空間中,還可以通過一鍵偽裝的方式式隱藏手機上的其他軟體,對手機進行加密,更好的保護個人私隱。2 私密保險箱 在這款可以進行專業的圖示隱藏軟體當中,使用者可以直接將一些個人軟體進件進行隱藏,加密,開啟私密聊...

oppo手機系統的隱 私保護做的好嗎?

作為企業,oppo認為使用者私隱與產品品質同樣重要。從產品設計之初,我們就將保護使用者個人私隱的理念融入到產品設計過程,並將私隱保護貫穿產品生命週期全流程。簡訊 通訊錄 瀏覽記錄,無論在本地還是儲存在雲端,都將得到妥善保護。沒有您的明確同意授權,任何個人資訊與系統許可權都不會被收集 處理與獲取,您可以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