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所有作品簡介500字左右

2025-06-17 19:50:13 字數 3462 閱讀 3116

高爾基《童年》簡介600字以內

1樓:匿名使用者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內容包括了高爾基幼年時期從三歲至十歲這一段時間的生活斷面。《童年》中阿廖沙的形象就是這一代新人的代表。「無疑,從這層土壤裡仍然勝利地生長出鮮明、健康、富有創造性的東西,生長出善良――富有人性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對光明的人性的生活必然甦醒這一不可摧毀的希望。

整個作品雖然寫的是痛苦的過去,卻洋溢著明快的樂觀主義精神。)

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鬥毆,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一天,阿廖沙出於好奇,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裡染成了藍色,結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

阿廖沙的母親由於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阿廖沙的外祖母是最疼愛他的,而外祖父則與之相反,他不愛人,總是尋找人的罪惡,懲罰人。

後來,外祖父遷居了,母親在一天早晨突然回來了。開始,她教阿廖沙認字讀書,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漸漸地變得漫不經心,經常發脾氣。後來母親的再婚,婚後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常挨丈夫打。

由於和後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全面破產!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苦。為了餬口阿廖沙放學後同其他孩子們合夥揀破爛賣。

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這時候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

2樓:匿名使用者

講述了阿廖沙3歲至10歲在外祖父家受盡折磨的故事,揭露了當時沙皇統治下人民的艱苦和悽慘生活。

縮寫高爾基的《童年》500字左右

3樓:網友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

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

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

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

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

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高爾基寫的《童年》讀後感(500字左右)

4樓:匿名使用者

題目:童年。

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著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乙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

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黑暗的的環境下,誰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

我讀了之後心情非常壓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汙?但幸好這世界也不都是醜陋不堪的,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著,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

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陽。外婆總是用她的溫存用她的寬容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 外婆用她的愛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乙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裡,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

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所以高爾基又感慨地說:「她(外祖母)一齣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 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難免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請你相信,黑暗過去之後,太陽總會出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即就是你眼前可能還是黑暗,即就是你的生活還有悲傷,但你堅持讓自己做乙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一定會迎來生命的輝煌。

5樓:匿名使用者

讀《童年》有感。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

雅可夫和公尺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著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

但在這,阿廖沙並沒有過上好日子,他在這裡看到許多醜是,舅父們為爭財產而互相反目為仇,愚弄弱者,毒打兒童……。但他卻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經常給阿廖沙講許多好聽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故事的薰陶,健康的成長,不像他的舅父們一樣。

阿廖沙從小就喜歡讀書,他渴望讀書、拼命讀書的精神使人感動,但他也為這吃了不少的苦頭,經常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淚。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讀書。與貧窮的勞動人民接觸,深入社會,如飢似渴地從書籍中吸取知識養料使他真正成長起來,並最終成為一位文學大師。

從這本書中我覺得高爾基小時侯對小市民惡習的痛恨,對自由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才會使他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和高爾基簡直是天差地別,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我覺得我們擁有乙個比高爾基幸福的童年,我們一定也會有比高爾基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吧!

岳飛簡介左右,岳飛簡介50字左右

一 岳飛 1103年3月24日 1142年1月27日 字鵬舉,相州湯陰 今河南省湯陰縣 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 軍事家 戰略家 民族英雄 書法家 詩人,位列南宋 中興四將 之首。二 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 部將張憲一同遇害。三 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

許地山簡介,許地山簡介 10字左右

許地山 1894年2月3日 1941年8月4日 男,名贊堃 k n 字地山,筆名落華生 古時 華 同 花 所以也叫落花生 籍貫廣東揭陽。生於臺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 臺 粵和東南亞 印度為背景,主要著作有 危巢墜簡 譯著有 二十夜問 太陽底下降 孟加拉民間故事 等,與印度...

續寫高爾基的故事300字左右

高爾基的讀書故事 字的 高爾基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常一直看到後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瞌睡來。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留在房樑上,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找來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樑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髮拴在一起。這樣,每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