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大暑山的優美句子,形容大暑的句子

2025-06-18 08:45:22 字數 3202 閱讀 8375

1樓:匿名使用者

1、李白《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2、白居易《消暑》:「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3、王維 《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楊萬里《暮熱遊荷花池上》寫道:「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5、江堤《消暑詩》「柳枝西出葉向東,此非畫柳實畫風。風來無質堆紙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6、左河水《大暑》「日盛三伏暑氣燻,坐閒兩厭是蠅蚊。縱逢戰鼓雲中起,箭射荷塘若灑金。」

形容大暑的句子

2樓:狠揍小助手

《水調歌頭》 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漢鬥牛間。 正是使君初度,如見中州河嶽,綠鬢又朱顏。 莖露一杯酒,清徹瑞人寰。

3樓:匿名使用者

1、李白《夏日山中》詩曰:「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2、白居易《消暑》詩說:「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3、王維 《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楊萬里亦有同感,他在《暮熱遊荷花池上》寫道:「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5、江堤《消暑詩》「柳枝西出葉向東,此非畫柳實畫風。風來無質堆紙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6、左河水《大暑》:「日盛三伏暑氣燻,坐閒兩厭是蠅蚊。縱逢戰鼓雲中起,箭射荷塘若灑金。」

許我向你看描寫大暑的句子

4樓:夢非明

附原文:桔年動手去鋪飄窗上的軟墊,那原本是玉色大理石鋪就的飄窗臺顯得異常潔淨,除了一副棋盤,就是個原木的六寸相框,**上躺在郊野池塘畔的摺椅上的男子看起來正是這屋的主人,只不過**上的他跟現實中又略有不同。怎麼說呢,也許就是鏡頭裡的情緒吧,雖然他臉上並沒有笑意,手持釣竿,胸前擱著本半舊**,黑髮微亂,一頂漁夫帽半遮住他灑著婆娑樹影的臉龐。那張**給人?

感覺是輕快的、愉悅的,這大概就是拍照的人試圖捕捉的東西。

桔年小心翼翼地將棋盤和**挪至別處,卻不經意看見那相框背面的木頭上細細寫著一行小字,她本不願窺人私隱,匆匆一瞥即移開視線,但仍看清了上面的句子——「望河亭大暑對風眠」。

詩句都有哪些 描寫大暑節氣的詩詞詩句句子賞析

5樓:幸運的夢幻紫辰

描寫大暑節氣的詩詞:

1、銷夏。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賞析:大暑總是炎熱的時節,而詩人白居易卻能悠然處之。他居住在小院之中,雖然貧窮身無長物,但是臨風窗下,心靜了,暑氣自然消退,室內東西不多很是清爽。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詩人自得其樂,這種快樂也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天氣炎熱,居住條件簡陋,但是詩人卻能安之樂之,頗有顏回遺風,讓人欽佩不已。此詩讀來也是清爽宜人,為苦夏的人們送來一絲清涼。

2、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北宋·黃庭堅。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賞析:這首詩寫於宋元祐三年(1088年)在駙馬王詵的府邸,其時正當大暑的節氣,天氣酷熱。黃庭堅等文人聚於駙馬府水閣消暑聽侍女昭華吹笛。

蘄竹是湖北蘄春縣主要特產之一。一般竹子為環節,蘄竹為繞節,節與節之間輾轉相繞,組成乙個個的稜形,壯如羅漢肚。用它做的竹笛、簫管,音質清幽柔和,有細水下幽潭、珍珠落玉盤之妙。

因此詩人說蘄竹笛吹起,婉轉悠揚,聲音彷彿穿透到了水下,使幽潭下的游龍也跟著吟唱,這份聯想讓人在這暑熱之中感到了絲絲幽涼,感覺這位吹笛的玉人仿如來自廣寒月宮,帶著一片清涼款款而來,稍解酷熱之苦。此情此景令詩人不禁發出感嘆,什麼時候能夠一洗這酷暑熱風為霜天落葉啊!

詩歌由笛聲想到玉女,由暑熱想到秋涼。思想跳脫,想象新奇,真如夏季清泉消暑去熱,符合生新的詩歌風格,有江西詩派的典型特點。

6樓:西大柚子吖

1、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唐·元稹《大暑六月中》)賞析: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一過,秋日就降臨。林子裡敲起大鐘的聲音彷彿能讓人感覺夏日的暑氣在一點點消失。

2、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宋·司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賞析:乙個人的心情就像這酷暑天一樣煩悶,渴盼早日解憂就如渴盼秋天的來臨。

3、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唐·杜甫《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賞析: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暑氣屬金,金是克木的,樹木看起來很茂盛,不知秋至其實秋天已經來了。

4、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唐·白居易《夏日閒放》)賞析:大暑到來人們不願意出門,同時這個時候也沒有賓客到門。

5、大暑不可避,微涼安所尋。(南宋·曾幾《參雲亭晚坐》)賞析:暑天的熱是沒辦法避開的,稍微的小的乘涼的地方是可以找到的。

7樓:陳貝貝

1、《大暑》

宋】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白話翻譯】烈日什麼時候能過,清風也沒來。自家庭院裡,枕著經書、墊著史書,瓜和李子在水裡浮浮沉沉,瓜果可以用來消暑。夏天很炎熱,茅屋一片寂靜。一年最熱的一天,烈日炎炎,更珍惜時間。

詩詞鑑賞】大暑》將大暑時節的炎熱描述得淋漓盡致,可謂人木三分,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作者介紹】曾幾(1085-1166年),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祖籍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後遷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

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

2、《銷夏》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白話翻譯】端坐在庭院之中,在想該怎麼度過這炎熱的天氣。眼前也沒有遮陰的東西,只有窗戶下吹來徐徐清風。內心的平靜可消散熱意,房間空的話自然就有涼意。這種悠然自得的感覺,別人難以體會的。

詩詞鑑賞】白居易的《銷夏》,讀後有清涼之感。心靜自然涼的一種豁達。

作者介紹】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描寫山的句子,描寫山的優美語句

烏龍山四面環水 孤峰兀立,山上樹木繁茂,翠竹成陰,山壁陡峭,江流澎湃。仰望天湖山,只見那嵯峨黛綠的群山,滿山蓊鬱蔭翳的樹木與湛藍遼闊的天空,縹緲的幾縷雲恰好構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畫。仰望天台,峰上雲霧繚繞,山徑蜿蜒曲折,像一條綵帶從雲間飄落下來,遊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散佈在綵帶上,緩緩地...

描寫秋天的優美句子,形容秋天優美句子

1.秋天,葉子一片片落下,帶著一絲絲的遺憾,投向大地母親的懷抱.她們跳躍著,旋轉著,輕舞飛揚著,翩然落下.2.秋雨打著她們的臉。一堆堆深灰色的迷雲,低低地壓著大地。已經是深秋了,森林裡那一望無際的林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鬱地站著,讓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皺紋。無情的秋天剝下了它們美麗的衣裳,它們只好枯禿地...

大暑有哪些傳統習俗?大暑的風俗有哪些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 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態昌,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 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曆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 夏枯草 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