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生的作者簡介,人生的作者簡介

2025-06-19 03:35:25 字數 3522 閱讀 2263

1樓:小侽粉絲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清平(今臨清市)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

1935年秋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在德期間,發表**多篇,獲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1946年回國,受胡適、傅斯年、湯用彤三位先生之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系。

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期間還先後擔任過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

季先生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等,範圍之廣,國內外罕見。他的100多部著作已彙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他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整合》、《東方文化整合》等大型叢書在傳播中國傳播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生的作者簡介

2樓:精分7cbay亜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乙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因家貧7歲即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其間做過許多臨時性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教書一年。

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獎。

1982年發表中篇**《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獎。1988年完成百萬字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獲茅盾文學獎。路遙的**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

路遙和柳青、陳忠實同為黃土文學流派作家,作品有中篇**《驚心動魄的一幕》(1980年,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獎)、《人生》(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獎)、**《姐姐》、《風雪臘梅》等,以及長篇**《平凡的世界》(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遙文集》五卷。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人生論的作者簡介

3樓:安徒生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17世紀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他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他創立了科學歸納法,鼓勵人們以科學的方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人心與人生的作者簡介

4樓:lr忘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改造運動者。生於北京,原籍廣西桂林。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學任教,七年後投身農村,從事鄉村建設運動。抗戰中為促進國共團結抗敵而奔走,參與建立民盟;勝利後又參與國共和談,為和平建國而努力。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及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但心思之用更在於人生問題之研究。

一生用心於兩大問題:人生問題與中國問題;為此兩大問題而思考而行動,終其一生。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印度哲學概論》、《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與《人心與人生》等。

人生的境界作者簡介

5樓:子夜聽雨

作者簡介: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著名哲學家,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州大學(現在的河南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其哲學作品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6樓:寳鋇128微笑

馮友蘭(,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

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

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2]

1990年11月26日20時45分,馮友蘭病逝於北京友誼醫院,享年95歲。

我的人生感悟的作者簡介

7樓:揮劍毜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思想家、佛學家、梵語語言學家、巴利文專家、印度學家、作家、語言學家、文學家、東方學家、教育家和翻譯家,著作等身。

1911年生於山東清平縣(今臨清市)。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艾、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數授、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主要論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係史淪文集》、《印度佔代語言論集》、《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天竺心影》等;主要翻譯作品:《沙恭達羅》、《優哩婆溼》、《羅摩衍那》、《家庭中的泰戈爾》、《安娜·西格斯短篇**集》、《五卷書》等;並撰寫過《留德十年》等傳記作品及《賦得永久的悔》等散文集。

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等。

標竿人生的作者簡介

8樓:漫步聯盟

華理克(rick warren),美國牧師、作家,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創辦人,《標竿人生》作者。

人生的智慧的作者簡介

9樓:刷粉狗0唧

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出生於德國但澤,雙魚座。

父親是一位富商,性格易怒憂鬱,後因溺水去世;母親是作家,與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壇名家熟識。

21歲到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23歲棄醫從文,進入柏林大學學習;30歲,他的曠世傑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反響平平。對此,叔本華異常悲傷,「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63歲,他的封筆之作《附錄和補遺》出版(《人生的智慧》即取自這部著作),聲名鵲起。

靠繼承父親的遺產,叔本華一生過著隱遁的生活。

1809年初,21歲的叔本華對歌劇女演員卡洛琳娜·雅格曼一見鍾情,然而女神卻另有所愛。他情路坎坷,終身未婚,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

72歲,叔本華因肺炎死在餐桌上,他的臨終遺言是:希望愛好哲學的人,能客觀獨立地理解他的哲學。叔本華死後,其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尼采是叔本華哲學的繼承者,他說:「我一翻開他的書,就好像馬上長出了一對翅膀。」

七發的作者簡介,論文的作者簡介怎麼寫

枚乘 約前140 漢代辭賦家。字叔。淮陰 今江蘇淮陰 人。初為吳王劉濞內 郎中,吳王有叛心,枚乘上容書諫勸不聽,於是枚乘投奔樑孝王劉武。景帝時,吳王參預六國謀反,枚乘又上書勸阻。枚乘因此而知名。七國之亂 平定後,景帝拜他為弘農都尉,他不願做郡吏,稱病離職,仍舊到樑國,為樑王的文學侍從。其賦作今存 七...

鬼谷子的作者簡介,鬼谷子絕學的作者簡介

蘭彥嶺是鬼谷子智慧應用專家 中國社科院鬼谷子研究分會常任理事 亞洲頂級談判說服力教練 資深團隊管理教練 成功營銷網總策劃 超級團隊建設專家 美國內申大學特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蘭彥嶺老師先後取得七項國際級課程講師認證,深度研究過古今中外各國政要 企業領袖 頂級演說名家的演說智慧,特別是對東周時期的世外...

朱自清簡介作者簡介朱自清

朱自清 1898 1948 現代散文家 詩人 文學研究家。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筆名餘捷 柏香 白水 知白等。1898年11月22日生於江蘇東海 因祖父 父親長期定居揚州,故自稱揚州人。幼年在私塾讀書,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1912年進中學學習。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