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柏悅遠
箍筋長度為截面周長-8*保護層厚度+8*d+
2樓:網友
箍筋長度為截面周長-8*保護層厚度+8*d+ 箍筋沒有錨固。
框架樑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怎麼算
3樓:網友
1)長度=通跨淨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
值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淨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為直錨,取max。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為彎錨,取max。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淨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
2×保護層)+2×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
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
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800mm夾角=45°
4樓:網友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公式計算普通鋼筋:la=α×fy÷ft×d。
la—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外形係數;
fy—普通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
d—鋼筋的公稱直徑。
但梁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梁有樓層梁、屋面梁,又分抗震、非抗震所以是講不的。建議您還是看國家建築標準設計圖11g101—1,裡回梁鋼筋錨固長度有表不用公式計算便知,梁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也有這就方便了。
5樓:網友
非框架樑底部鋼筋錨固長度:
次梁、小梁、聯絡梁,自支座邊起進入支座15d(光圓)12d(帶肋),且過支座中心線;
單梁、主樑、基礎梁,按非抗震錨固長度,直錨、彎錨詳見03g101-1.
梁,框架樑,支座為端柱時,伸至樑上部縱筋彎鉤段內側或柱外側縱筋內側且大等於,彎鉤長度為15d;支座在中間時,要滿足大等於lae且大等於。
連梁,支座為端柱時,12d;支座在中間時,也為12d.
6樓:仉桖蘭
這與抗震等級、混凝土標號、鋼筋型號、直徑等有關,《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2010 第 條 鋼筋的錨固 有規定,具體可直接按16g101-1圖集p58頁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表。
7樓:影像大師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式中: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係數,光面鋼筋取,帶肋鋼筋取;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8樓:匿名使用者
11g101-1第79面有講到,可以查閱一下!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在53頁!
9樓:杭杭
這個鋼筋的長度需要你根據圖紙的實際大小來測量。
想問各位,箍筋錨固長度大概是多少
10樓:旁人
不明白「箍筋錨固長度」指的是什麼?
箍筋開口端彎鉤135°,末端平直段長5d, (抗震的為10d),d為鋼筋直徑。
鋼筋錨固長度怎樣計算?
11樓:黯然丶建校
查表:一般在c25混凝土中的螺紋鋼錨固長度為34d在c25混凝土中的圓鋼錨固長度為27d
當梁放在封頂柱上時,錨固長度為。
以上資料指的是梁的縱筋的錨固長度,對於柱、板查國標。
鋼筋錨固長度計算
12樓:精神伴侶海鷗
它是要用用數學建模的方式,然後用三維方式進行計算。
13樓:西邊的清風
11g101第53頁有明確說明。
如果看不懂請追問。
14樓:網友
假如25的鋼筋錨固怎麼計算。
箍筋錨固是多少d
15樓:神級人氏
這個需要考慮是什麼麼情況下的箍筋。如下: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2010
9.2.2 鋼筋混凝土簡支梁和連續梁簡支端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從支座邊緣算起伸入支座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v不大於時,不小於5d;當v大於時,對帶肋鋼筋不小於12d,對光圓鋼筋不小於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2 如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梁支座範圍內的錨固長度不符合本條第1款要求時,可採取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並應滿足本規範第8.3.3條的規定採取有效的錨固措施;
3 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範圍內應配置不少於2個箍筋,其直徑不宜小於d/4,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大直徑;間距不宜大於10d,當採取機械錨固措施時箍筋間距尚不宜大於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
注: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及以下的簡支梁和連續梁的簡支端,當距支座邊範圍內作用有集中荷載,且v大於時,對帶肋鋼筋宜採取有效的錨固措施,或取錨固長度不小於15d,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
16樓:網友
箍筋長度為截面周長-8*保護層厚度+8*d+ 箍筋沒有錨固。
工程中箍筋到底怎麼算啊?
17樓:匿名使用者
梁: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淨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淨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淨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柱: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梁節點範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紮搭接,那麼搭接範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梁節點範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紮搭接,那麼搭接範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框架樑各部分的錨固長度怎樣計算?
18樓:匿名使用者
框架樑字母代表kl,箍筋錨固10d,麵筋通長鋼筋的錨固(當支座能夠放下錨固長度就是lea.不能達到就是框架樑的架力筋和低筋都是按照面筋計算,架力筋的接頭上15公分。加密區的箍筋多少個,.
是被梁的高度。比如梁的高度上500.那它的加密區是750.
一共就要加8個。個人提點意見:你在網上問這些東西,自己不看圖集,是永遠都學不好鋼筋的,我本來要告訴你在03g101-1的什麼地方,但是現在我在外面。
圖集kl解釋忘記頁數了。54頁左右看看吧!簡圖下面寫了個kl,就是它了,按照它計算,一定沒錯。
最後給你說一句,在錨固彎鉤時候90度是增加了2d,135度是減少了的取值在34頁。根據砼的強度和鋼筋直徑來取值。這點會吧。
多看下圖集和去現場看看!就算你圖集看完了,學會了,不去現場看,最後下的料也是放不進去的,這些要自己去摸索。
19樓:匿名使用者
框架樑按03g101-1裡的第34頁裡的表本決定錨固長度,非框架樑按03g101-1裡的第33頁裡的表本決定錨固長度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20 19:07
圈樑的箍筋長度怎麼計算
減掉保護層每邊各20mm,加兩個彎鉤最小錨固長度lae。即 240 20 4 8 lae 2 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加上彎勾增加長度減去彎折調整值,圓鋼九十度彎折調整值取二點二九倍的鋼筋直徑,圓鋼彎勾增加長度取七點五倍的鋼筋直徑,再加彎勾的那段直段!謝謝採納!下料長度計算方法和預算長度計算方法不同,...
鋼筋彎鉤長度怎樣計算,鋼筋箍筋彎鉤部分怎麼計算長度
1 180度彎鉤的計算 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 l1 ae水平段的長度 cd水平段長度 300 3d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 l2 ab水平段長度 bc段弧長 cd段水平長度 300 d 2 d 0.01745 d 2 d 2 180 3d 300 6.25d,彎曲調...
箍筋彎鉤長度一般取多少還有縱筋彎鉤長度一般取多少
箍筋彎鉤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用 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 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彎曲內徑為2.5d 彎鉤形式 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