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裡的無掛礙的詳細解釋

2025-07-04 13:35:06 字數 3259 閱讀 3317

1樓:天涯野客

什麼是掛礙?掛礙就是無明妄想,煩惱執著!說白了就是因為胡思亂想所染的汙垢,所虛構的現象,阻礙你,使你無法把心拉回來,靜下來!

心經講無掛礙,指看清楚了,不執著了,放下了,沒有汙染和干擾了,就是迴歸清靜本性了!

心經裡面的「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掛礙即是塵擾,有好有壞。不著兩邊,所以我認為此處的恐怖即樂受和苦受。不苦不樂即是極樂,當前一念就是極樂。

3樓:菅湛

自己的心不受外界的風雨所影響,也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往往表現的很寧靜,甚至靜的可怕,但是他的內心是明晰的,是安靜和豐富的,甚至是強大的。看過太多風起雲湧,這些風吹雨打,已經不能讓他再興奮。

就是如此。乙個內心豐富的人,既不害怕獨處,也不害怕人群,因為他們可以在獨處中綻放大千世界,在人群中保持乙份恬淡清寂。

4樓:網友

觀世音菩薩的世間行度就是三施(財、法、無畏)中最難的無畏施。世人之所以生活在「苦」中,是因為有畏懼,有畏懼就有恐慌、怖畏,不能安樂,處於苦境中,觀世音菩薩揭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由虛妄之心生起,心不妄動則無掛礙,無掛礙則無有恐怖。這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

5樓:熊貓油油

恐懼、害怕,都因為有牽掛。比如怕鬼,實際上是因為怕死,對性命的牽掛。

沒有掛礙,恐懼、害怕自然就消失了。

6樓:oleio胖哥

你不要只放這兩句上去呀。。

7樓:資料魂

人所有的苦,和害怕都來自對「我」的執著。

執著著我這個身體,卻不知道身體是那麼短暫,人命只在呼吸之間。

把我執放下了,沒有我,何來有害,何來好壞,何來恐怖???

心無我,則無掛礙,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8樓:網友

因為沒有牽掛,所以不會有恐懼。

9樓:網友

掛礙有很多,如貪愛、如怨恨、如僥倖……

這些都沒有了,自然就不會害怕。

10樓:薩納須卓君

h《心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菠蘿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11樓:燃燒de勇氣

相當於 無欲則剛 啊 ~

12樓:網友

恐怖是對生死輪迴的恐懼。

心經中的心無掛礙是什麼意思?

13樓:子栞

乙個人有二十個心,每個心都有擁有念頭。沒有空的心即為心無掛礙o

14樓:網友

心中沒有什麼可以牽掛的人或者事情。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什麼意思

15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沒有牽掛,就沒有負擔,沒有負擔就輕鬆。

當心無無明,就像太陽一樣光明,行走坐臥皆自在,那麼就沒有恐懼。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6樓:aaa**王

當知諸法空相 內心無一物 無一念 即是無掛礙。

17樓:在雲蒙峽滑水的季風

沒有掛念 障礙,掛念障礙自然也就沒有了。

《心經》全文及解釋

18樓:網友

昨天2017年12月最後一天,我上班時領悟到:《心經》的乙個詞語——以無所得故。並以這個詞返觀心經的內容,當返觀到——空即是色這個詞時。

乙個全新的概念浮現出來。「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空就是你當下所得到的,你所得到的到底是什麼呢?

就是色、受、想、行、識。若果你當下的色、受、想、行、識是空的,就如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五蘊皆空,才算是證入心經的般若。」簡而言之:

有所得的般若都是愚昧的,無所得的(空的)般若才是《心經》的般若。般若是梵語音譯,意思是智慧。但他同時包含三種中文含義——文字智慧,觀照智慧,實相智慧,所以又不同於中文的「智慧」,古人便不用智慧一詞取而代之,沿用音譯「般若」一詞。

但我知道,這個領悟亦只不過是心經智慧解讀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由此而有所覺悟歡迎**。

19樓:幸運的

bō般ruò若bō波。

luó羅mì蜜。

duō多。xīn心。

jīng經guān觀zì

自zài在pú

菩sà薩。xíng

行shēn深bō

般ruò若bō

波luó羅mì

蜜duō多shí時。

zhào照。

20樓:雲淡風輕

佛教網上有的可以找一下。

般若心經的原文和解釋

21樓:網友

般若心經的原文和解釋,有一些是音譯過來的般若波羅蜜沒有具體的意思,只是想阿彌陀佛一樣。

22樓:boy我最靚

波若心經是佛教的經典,基本都是波若波羅蜜。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餓。色離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事,亦復如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味相觸發。

23樓:網友

般若心經的原文和解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心經裡解釋一下不容易與容易

24樓:非汝而誰

容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不容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僅代表個人見解。

心經的全文解釋

因為中國只有大乘佛法 1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翻譯 能夠自由自在地觀察自身佛性之奧祕的覺者,在運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達光輝彼岸的過程時,真實地看到,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五種因素 色 受 想 行 識 原本具有可變的空態性質,沒有不可變的實體,一切痛苦災難,都...

心經的原文及譯文《心經》全文及解釋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

使得的詳細解釋

1 行,可抄以。亦常用為表示同意bai他人意見或應答他人之詞。1元du 馬致遠zhi 青衫淚 第二折 dao 正旦雲 劉員外 既成親,容我與侍郎瀽一椀漿水,燒一陌紙錢咱。浄雲 這也使得。2 二刻拍案驚奇 卷二一 王爵 心中悶悶不樂,問主人道 我要到街上閒步一回,沒個做伴,你與我同走走。張善 道 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