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尾石龍子分佈?藍尾石龍子的分佈

2025-07-05 13:40:07 字數 1368 閱讀 9502

1樓:鳳天南

南方各省都有,兩廣,福建,雲南,在張家界我也見過,聽天津的朋友說,天津城外薊縣山上也有,不知道是真是假。

藍尾石龍子的分佈

2樓:賤貨憧羽

常見於兩湖、兩廣、安徽、福建等地。。臺灣,日本琉球群島,越南。

藍尾石龍子的形態特徵有哪些?

3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藍尾石龍子有鱗目石龍子科,體長7~9釐公尺,尾長13~16釐公尺。周身有鱗列26~28行。背面深黑色,具5條黃色縱紋,正中1條在頂鱗分叉向前達吻部,其餘分別在眼上方和眼下方後沿體側達尾部,尾部為藍色,腹部色淡。

每年8月產卵,每次產卵5~6枚。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藍尾石龍子生活在海拔600~1500公尺的山區道旁的草叢,茶樹叢和石縫等處,主要以捕食昆蟲為主。

藍尾石龍子怎麼分公母?

4樓:嬌嬌嬌嬌氣包

無顯著的兩性差異,成年雄體體長生長率顯著大於成年雌體,因此,個體大小的兩性異形是性成熟後發生的。體長小於50 mm的幼體,頭長和頭寬無兩性差異;當體長大於50 mm,雄性頭長和頭寬隨體長的生長率顯著大於雌性,並導致頭部大小的兩性異形,並隨個體發育變得越來越顯著。藍尾石龍子產卵雌體的最小體長為 mm,大於此體長的雌體均年產單窩卵。

窩卵數、窩卵重和平均卵重均與雌體體長呈正相關,平均值分別為和。窩卵數與雌體產後狀態無關。藍尾石龍子雌體主要通過增加窩卵數和卵大小來增加繁殖輸出。

生態習性。以昆蟲為主食的日行性蜥蜴,卵生,每次產下2枚卵。這是種分佈極廣的蜥蜴,太平洋藍尾島蜥有時會將尾巴擺成8字型,可能是其領域性行為的一部分,以此威嚇其它蜥蜴。

5樓:田日口

達到繁殖期的個體,體形差別很大,雄性要比雌性大1/3左右。

6樓:網友

公的頭小成三角狀,母的頭相對要大。

藍尾石龍子咬人

7樓:

經常有人叫石子龍啊。應該是石龍子才對呃。

石龍子全長約21釐公尺。周身被有覆瓦狀排列的角質細鱗,鱗下分佈骨片;鱗片質薄,光滑,鱗列24~26行。吻端圓凸,鼻孔1對,鼻後鱗缺如;眼分列於頭部兩側,眼間距寬;舌短,稍分叉。

體背面粘土色,一般有3條縱走的淡灰色線;鱗片周緣淡灰色,因而呈現網狀斑紋。四肢發達,前肢5指,後肢5趾,指、趾端均有鉤爪。尾細長,末端尖銳,易斷,斷後能再生。

棲於山野草叢中,爬行迅速。分佈長江流域和以南地區。

野生石龍子有微毒。不會主動攻擊人。

寵物類的石龍子是經過人工培育的。無毒。但目前可以買的地方比較少。只有大型寵物店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