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澆釉,淋釉,蘸釉,吹釉等。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製,最早出現於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
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原料純淨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時,會發出類似金屬相撞的清脆聲音。高階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
2樓:楚曼利
澆釉,淋釉,蘸釉,吹釉等。
關於陶瓷上釉方法
3樓:啥玩意兒
浸釉法。
這種上釉的方法,就是可以把釉藥很均勻的敷於坯體表面,即使再複雜的形體也不例外。同時具備了省時和容易操作的好處。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時,為了使坯體能整個的浸入釉漿中,需要較多量的釉漿,因此並不適用與大型坯體。
通常是等整個坯體浸入釉漿時,約停2~3秒即可取出,若是嫌釉藥上的太薄。可以等到釉藥幹後,再來一次,但是千萬不要在釉漿中浸泡過久以致釉上得太厚,形成燒成品時的釉層缺陷。這一種方法是陶瓷上釉方法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一種方法。
4樓:網友
呵呵,你的問題好funny,,,主流」?
所謂施釉,就是將釉藥施於陶瓷坯體上,使其獲得諸如光潔衛生、防水、增加強度、美化裝飾的效果。
施釉方法基本沒有什麼特別,基本上是根據釉材性質,坯體性質,製作特點(創作or規模化量產)來定,你說的時間順序是不是指陶瓷演進歷史的時間順序,這也無法絕對考證,大體是由製作工藝的演變決定的,在實際生活當中,都在運用,似乎沒有必要規定什麼主次先後。。。
最早的人類(暫且按照演化論講)是無意中發現釉藥的,因為燒製原始窯爐,燃料是用柴草,那麼,柴草的灰,與泥坯在一定的溫度以上,會產生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玻璃質的釉層,這個情況被發現後,最原始的釉藥也就如此產生,那麼,在這種原始條件下,製作粗陶器,對於技術、質量,沒有要求,就隨機將草木灰(摻上粘土)用手或簡單的工具塗抹在坯體表面,我們可以認為,最早的施釉法應該就是「抹釉」or「塗釉」or「刷釉」;
後來製陶法演進為制瓷法,那麼就開始有了研磨得比較細膩的釉藥,而且為了快速大量生產,出現了效率很高、質地均勻的「浸釉」(大工業生產最「主流的」技法)和「澆釉」(澆釉適用於多重色彩裝飾的器物,或以器具在陶瓷坯體上澆出簡單紋樣);
在陶瓷業技術進入相對較高的程度時,對於施釉均勻度要求較高的或者體量較大、脆弱,不易進入浸釉容器的複雜物件,開始使用「吹釉」或者叫「噴釉」(用噴壺或噴槍將濃度適當的釉漿噴塗在坯體表面)
據資料,在現代潔具生產工藝中,有一種「靜電真空管道施釉」工藝,估計是利用真空技術,將快速釉漿吸入結構複雜的管道,以完成潔具的多死角內側的施釉過程,技術原理特性上,我認為這仍然屬於「浸釉」。
基本上很簡單,就這幾種:抹釉/塗釉/刷釉/澆釉/浸釉/靜電真空管道施釉/吹釉/噴釉/(抱歉我不知道誰必須是主流)
所有的施釉法在現實中都在根據不同的場合運用,如:樂燒釉,由於含有極易沉澱的熔塊,必須邊攪動邊用毛筆或刷子塗刷,這時你要是非要用「主流的」吹釉法,那你的噴壺或者噴槍會在秒速報廢。。。哦,也可以浸釉)
明明不需要解釋,自作多情廢話說了一堆,(在沒有懸賞分的情況下)
目的,是做一點知識普及工作。。。
陶瓷上釉怎麼調製?
5樓:這臺冰箱有點冷
給陶瓷製品上釉,也要做一番仔細的研究,使釉料適應於陶瓷坯體的要求,這就是所謂釉料配方。
1、由於釉不能脫離坯體而單獨存在,因此,在進行釉料研究時必須首先掌握坯體的物理化學性質,也就是坯體的化學組成.膨脹效能、成熬溼度以及成品效能要求等等。
2、釉與坯的膨脹係數的適當配合,是釉燒成後固著於坯體表面良好與否的主要條件。
如果釉的膨脹係數小於坯的膨脹係數,則在冷卻時產生釉層剝脫;如果釉的膨脹係數大於坯的膨脹係數,則在冷卻時釉層產生龜裂,甚至當坯釉之間產生過大的應力時,製品也可能破壞。
3、必須明確對於釉料本身的要求,如白度、透明度、化學穩定性以及機械效能等。
4、必須注意制釉原料的純度。因為原料所合的雜質,例如鐵、鈷的化合物對於釉的白度及介電效能等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5、在釉料的研究中要掌握乙個總的原則:一般改變釉料的成分來適應坯體而不是改變坯體的成份來適應釉。這也正象在縫製衣服時總是要使衣服適合於人體而不是讓人體去適合衣服一樣。
瓷器到底是怎麼上釉的
6樓:心遠地自偏
古代瓷器的上釉方法有這幾種,蘸釉法,就是抓住底足讓器物浸到釉裡。吹釉法,用竹管往胎子上吹釉。還有一種就是上乾粉釉,在胎子上噴點水,撒上釉粉。
現代採用的是工具噴釉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陶瓷上的釉是如何上去的?上陶瓷上的釉有幾種方法?
7樓:名牌精品陶瓷店
陶瓷釉料現一般採用的是噴釉、淋釉兩種方法,對於小批量的工藝品也採用手工上版。
釉的辦法。釉料權。
按溫度分為高溫釉(1200度)、低溫釉(800度),按顏色分大體分為彩釉與素釉(無色釉),彩釉細分就比較多了,各種色彩的都有。
8樓:景德鎮制
一般看什麼形狀決定怎麼上釉,有噴釉、淋釉,浸釉,甩釉,㴬釉,等等。
請問陶瓷是如何燒製和上釉的?
9樓:網友
陶器ceramic
陶器是用可塑性較好的粘土(或加入不同的參和料),經過成形,乾燥,燒製而成的器物。他的燒成溫度一般在800oc - 1000oc左右,特別疏鬆的僅600oc。
瓷器porcelain
瓷器在古代也稱窯器。瓷器以瓷土(瓷石)為原料,成形,乾燥和施釉後,經1300oc左右的高溫燒成。外觀質地硬緻密,表面光潔,膠體較薄者成半透明狀,敲擊時聲音清亮,且不吸水。
10樓:綠世界
我的認為。上釉有好幾種方法。釉形成液體的漿液,在沒燒過的幹 的陶或姿胎上淋後,再燒就成了。
11樓:佛賢嵇虹玉
一般燒成瓷要1000度以上,根據釉色的不同燒的溫度不同``一般都燒高溫瓷(環保,健康)`高溫瓷一般在1300度到1330度之間,要看你具體上什麼釉燒什麼溫度。上釉有浸釉和噴釉`大件噴釉`小件浸釉``噴釉用釉壺吹釉機``具體噴什麼種類的釉噴的遍數不一樣``噴釉前坯體要補水``恩``這個你最好確定你要燒什麼釉`然後燒成什麼效果。
再來問我``
12樓:峰雲
從來沒有乙個大神,能夠回答,瓷器上上的那個釉是什麼,又是怎麼製作做出來的?他們只能告訴你用,粘土捏成土模,晾乾後放到窯裡多少度燒製出來,然後再上釉再燒出來,最多就是這樣回答你,所以說別想有確切的回答,這是人家吃飯的飯碗,也別想在自己家裡做,就是做出來也是沒有釉上最多隻能做個那種瓷胎器。
瓷器到底是怎麼上釉的?
13樓:查英秀
看是什麼瓷器了,比如說乙隻碗,用手直接卡著碗的邊緣在調製好的釉裡面過一下,控2秒放在架子上,用乾淨的溼海綿把碗低足上的釉擦掉,燒製中不會粘籠 如果是花瓶,壺不能用手拿的的有專門的工具。
瓷磚怎麼上釉 ?
14樓:齊家網建材專家
瓷磚工廠有專門上釉的裝置。
15樓:匿名使用者
看反光度就行了,一般一眼就可以判斷出,樓上說的敲擊聲是判斷磚的密度的,不和釉沒關係。
拋光磚一般都有釉面的,你要是想檢驗好壞,就拿幾款對著燈看亮光面是否平整,再有就是用鑰匙劃一劃,一般好的釉面是不怕劃的:)
比卡拉陶瓷行不行啊?有誰用過,比卡拉陶瓷怎麼樣?有誰用過嗎,這個好嗎,說說
我家裝修用的就是,佛山的品牌,質量不會差,而且經濟實惠。比卡拉陶瓷怎麼樣?有誰用過嗎,這個好嗎,說說 還可以,家裡就是用的這個,鋪貼效果挺大氣的,畢竟是廣東省著名商標。比卡拉陶瓷好不好啊 陶瓷一線品牌,質量確實過硬。而且廠很大 比卡拉陶瓷我覺得還行,佛山專業做瓷磚的牌子,有2000多畝的工廠。比卡拉...
有人用過鼎立陶瓷嗎?質量怎麼樣啊
瓷磚都有好壞之分,每一款品牌瓷磚基本上都有幾種不同等級的瓷磚,為了能夠幫助您辨別 評價瓷磚的好壞,建議您參照一下幾條原則 1.在選擇瓷磚時,您一定諮詢清楚瓷磚的等級 優等品 aa級 一級品 a級 合格品 在這裡儘量選擇優等品。2.注意瓷磚的外觀,好的瓷磚無凹凸 鼓突 翹角等缺陷,而應邊直面平 表面無...
斯公尺克陶瓷怎麼樣?斯公尺克瓷磚是幾線品牌
質量還好!我是做建材採購的,瓷磚質量的好壞主要還是要看瓷磚本身的平整度和瓷磚的色差等問題,選瓷磚最好選用有一定知名度的,特別是針對羅浮宮陶瓷這類的仿古磚 瓷磚,選擇品牌的,整體質量才有一定的保障。不過同一產品也有優燃辯等品和 的等級分別,所以您在買的時候要注意哦。據我的瞭解,羅浮宮陶瓷口碑不錯,在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