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forever美奈子
設nxoy,已知m(n)=14(單位略,下同)m(o)=16(摩爾質量,翻原元素週期表可知)
據題意得14x∶16y=7∶4
解得x=2y
故最簡式n2o1
2樓:七星小蘑菇
n原子量14,o原子量16,14*1:16*2=7:16,所以是no2,選c。
3樓:李唐再現
質量比就是分子量之比。
4樓:無妻徒刑丶
確實看不懂,7:16寫成了14:16
初三化學求解答用自己的話網上的看不懂謝謝
5樓:網友
如李穗圖尺備所陵擾毀示,<>
6樓:尹大海的愛琦琦
<>答案見哪橡洞李枯圖如寬。
初三化學!剛學到化學式,根好難啊,根本看不懂,求高手解答!!!
7樓:筱韶華
nh4是銨根,你開啟化學課本那個化合價的那個表那裡有,co是一氧化碳,c顯+4價,o顯-2價,所以co顯+2價,銨根顯-1價,兩個銨根顯-2價,co(nh4)2的代數和就為零了啊。
8樓:網友
co(nh2)2
nh2)為乙個集團。
nh2)2 表示有兩個這樣的集團。
寫分子表示式的時候是不能分開的。
9樓:網友
nh2表示氨基,腳碼2表示乙個氨基中含兩個氫原子,(nh2)2括號外的2表示乙個尿素分子中含兩個氨基。腳碼錶示乙個分子中幾個原子或原子團(由分子構成的)。
10樓:網友
這是尿素的化學式,括號外面有個2表示有2個氮原子,4個氫原子。
11樓:網友
這是尿素,你可以理解為有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括號裡面是一種官能團,讀作氨基,化合價為負一價,而前面的元素顯正二價,固有二。
初三化學,這幾題怎麼做,求解答,答案正確秒採納!!!
12樓:沉洋艦
(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
2)cao + h2o = ca(oh)2
3)白色固體不是caco3
4)清液變渾濁。
分析:(1)參加反應的是cac2與h2o,也就是說參加反應的元素只有ca、o、h、c這四種,由這四種元素組成的產物,除了c2h2外,就是小明想的那幾種了。這是根據質量守恆定律想到的,因為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元素種類不會發生改變。
2)題目已知條件中可知,現場是有「水」的,在有水的環境下,生石灰是會立即與水反應的:cao + h2o = ca(oh)2
3)小明的猜想中有四種物質,其中氧化鈣與碳酸氫鈣都已經排除。因此就剩下氫氧化鈣與碳酸鈣兩種了,如果是碳酸鈣的話,遇鹽酸一定會反應得到co2氣體,並看到產生氣泡的現象。但已知現象中向我們說明了」無氣泡冒出」,說明固體不是碳酸鈣。
4)根據上面的實驗,可以知道,固體肯定就是氫氧化鈣了,既然是氫氧化鈣,那麼它遇co2,就會反應得到沉澱。所以現象就是「清液變渾濁」(其實就是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
13樓:華夏丶路過
1.質量守恆定律 推理出來的) 4.氫氧化鈣溶液變渾濁。 求採納。想了好久。
14樓:網友
(1)依據: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
2)cao+h2o=ca(oh)2
3) 白色固體不是碳酸鈣。
4) 有白色固體生成。
【初三化學題】難死了!!!!!求解答!!!!我不明白!!!!!
15樓:gine灬毓
以下解答是我自己的觀念希望對你有幫助: 因為它是相同溶液均分三份,所以每份溶液裡溶質,溶劑質量分數相同,蒸發的溶劑越多,析出的晶體越多,兩者成正比。而三份溶液分別析出10g 20g 30g溶劑對應為a b c,兩者正比。
所以c=2b-a! 我也初三的呵呵 (請勿複製)
16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說10g析出a,那為什麼20g不是析出2a?
對於這個問題,請注意不飽和溶液。可能先不飽和時蒸發水還不析出什麼物質。等到蒸發到飽和溶液時再蒸發就是過飽和了就析出晶體了,所以不一樣很正常。
17樓:匆匆晚風
由於蒸發溶劑後,三份溶液均析出晶體,那麼這三份新的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我們分析一下它們的狀態:
溶液 蒸發溶劑 析出晶體。
a 10g agb 20g bgc 30g cg假設t攝氏度下,飽和溶液每蒸發10g溶劑可以析出xg的晶體關係: x=b-a
c=a+2(b-a) —c=2b-a
18樓:
要看清楚前提是不飽和溶液,所以剛開始蒸發部分溶劑的時候是沒有溶質析出的。
19樓:編輯來啦
我高一,初三沒作過這題。
20樓:浮若明涵
同初三黨 表示說看完後一頭霧水 -
初三化學計算題,求解答步驟
21樓:精銳安老師
解:設溶質的質量為x
nacl + agno3 → nano3+ agcl ↓85 143
x85/x=143/
解得x=溶質nano3的質量分數為。
乙個關於初三化學的問題,求解答!
22樓:好聽的使用者名稱
答案意思很清楚了,鹽酸溶液中hcl和水都會揮發,而且hcl揮發速度比水要快,所以濃度變稀,腐蝕效果變差;而硫酸溶液中h2so4不會揮發,那隨著水分揮發硫酸濃度變高,腐蝕效果增強。
23樓:網友
鹽酸和硫酸都是水溶液,兩種溶液水都會揮發,導致溶液變濃,但hcl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h2o和cl2,溶液反而變稀,h2so4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溶液變濃。
24樓:妙緣矩陣
鹽酸會揮發 硫酸不會揮發 在你發的答案解析中回答的很明白 只是答案的語言位置不是很好 答案的意思是 鹽酸與水最後揮發 硫酸不揮發。
25樓:無情
硫酸是不會揮發,但是硫酸溶液裡面的水會揮發。
26樓:侍琴軒
會的。應該會吧我化學不怎麼好。
27樓:始磊雍宵雨
鋁塊的摩爾質量為27g/mol,鐵塊的摩爾質量為56g/mol.相同質量的鐵和鋁,鋁的物質的量多,所以原子數較多。
氯酸鉀化學式kclo3有k,cl,o3種元素,所以是化合物。
初三化學求解答,寫紙上吧?這樣看的清楚點
28樓:網友
解:發生的化學反應:
h2so4+ba(no3)2=baso4(沉澱)+2hno398 261 233
x y 98/x=261/可得:硫酸的質量x=;
生成沉澱的質量:y=
所以生成沉澱的質量為:
混合溶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w=
29樓:墜星之吻
恰好完全反應就是說明鋇離子轉化為硫酸鋇沉澱,因此鋇離子的物質的量就是硫酸鋇的物質的量為,所以硫酸根的物質的量為,從而得出硫酸的質量為。則硫酸的質量分數為。
初三化學題,求解答
30樓:網友
⑵②左側實驗的反應:2hcl+na2co3=2nacl+co2↑+h2o,溶液中一定有na+和cl-;鹽酸過剩則還有h+、na2co3過剩則還co32-(hco3-)。
右側實驗的反應:fe+cuso4=feso4+cu,溶液中一定有fe2+和so42-;cuso4過剩則不可能有cu2+。
根據題目描述「廢液缸中有氣泡」可知:左側實驗是hcl過剩,右側實驗是fe過剩,兩者反應生成h2。所以,溶液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fe2+,na+;若廢液缸中反應完後hcl有剩,則溶液中還有h+。
也可能廢液缸中反應完後fe過剩,所以h+ 只是可能存在。
題目要求證明可能存在的離子,即h+。
從前一題的描述可知,溶液中一定有cl-,用agno3肯定要生成agcl,證明有cl-,而不能證明有h+。
可以使用指示劑變色來證明,當然使用na2co3與h+反應生成氣泡來證明[最好使用nahco3:高中會講na2co3+hcl(少量)=nahco3+nacl,防止當只有少量h+時,加入na2co3只生成nahco3而沒有氣泡]。
設計此類實驗要注意:是全部反應物的質量和與全部生成物的質量和相等,所以如果有氣體參與反應或有氣體生成需要在密閉體系中進行,要能測量參加反應的氣體或生成的氣體的質量。
根據前面的描述可知,廢液中一定有na+、cl-、fe2+、so42-,可能有h+、cu2+。這些離子中中na+、cl-不用考慮(人們吃的食鹽就含na+、cl-),其它離子要儘可除去。選用ca(oh)2或cao(最佳,生石灰比熟石灰更易得)可除去這些離子,且這兩物試劑也便宜,成本低。
反應方程式:cao+h2o+feso4=fe(oh)2↓+caso4↓、cao+h2o+cuso4=cu(oh)2↓+caso4↓、cao+2hcl=cacl2+h2o。其中caso4是微溶,易生成沉澱。
初三化學!!求解答
分析兩個反應前後氣體分子數的變化可知 1 反應前後氣體分子數沒有變化,2 反應後氣體分子數增加。根據題意,p1c o2 co2 12 32 a b 12 a 32 b,可求出 a b 3 8。碳過量,所以 a b 3 8 2c o2 2co 24 32 a b 24 a 32 b,可求出 a b 3...
初三化學題(急 )初三化學題(急求解答)
1 這種型別的化學題目實際是金屬與酸反應制氫氣的問題,方法很多 1 常規方法 根據元素質量守恆的原理進行計算。金屬混合物16克,在克生成物中也含有16克金屬元素,30.4g 16g 克是硫酸根的質量。因為h2 全由硫酸轉化而來,設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so42 h2 x96 168g 2 x x 克。...
3道初三化學題求解答得好懸賞
大學好幾年了對初中知識都陌生了,你看看能不能理解1它是質量相等啊,無法理解用極值法,設質量分數為100 質量為1,則鹽酸為36.5分之一而氫氧化鈉為40分之一,故為酸性 2題鎂和水要反應,而鋅和水不反應,鋅只會和亞鐵離子反應,不會使氫氣增加 3這個你寫的就是正解呀 1.看清題目,若說是,相同的摩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