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爬山虎的腳丫呀
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
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
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的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絡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資訊。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反覆讀讀賀知章的詠柳體會它的好處在**
2樓:網友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
是誰將柳樹的長髮剪得如此美麗?賀知章的古詩《詠柳》會告訴你一二年級問題
3樓:雪雅馨箜
是二月的春風。
詩句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詠柳》這首詩它好在**?
4樓:網友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的好處
5樓:半塘無水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
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乙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
—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讀讀下面的句子,想想為什麼我對著株柳樹充滿敬畏
6樓:浩小妖
這是當然的啦,你想高原上一般都是長什麼白楊啊 ,松樹啊,象這種喜歡江南氣候的柳樹,能長在缺水的青海高原上,那不得敬畏,生命是多麼的偉大 !!
7樓:錦瑟琵琶霧朦朧
高原上一般都是長什麼白楊啊 ,松樹啊,象這種喜歡江南氣候的柳樹,能長在缺水的青海高原上,那不得敬畏,生命是多麼的偉大 !!柳樹很脆弱,生長在高原,不怕風雪。
8樓:網友
般都是長什麼白楊啊 ,松樹啊,象這種喜歡江南氣候的柳樹,能長在缺水。
9樓:匿名使用者
,,,你以為你是誰,不屑。
10樓:獨思夢情柔
青海高原上非常缺水,柳樹很脆弱,生長在高原 ,不怕艱苦、風雪。
賀知章《詠柳》的意思
11樓:海參燉黃瓜
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一、出處。唐代賀知章的《詠柳》
二、原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三、重點。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4、絛: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12樓:鯨娛文化
詠字是讚美、稱道、歌頌的意思。詩中借柳樹歌頌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
賀知章的《詠柳》是咋寫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14樓:匿名使用者
【唐】 賀知章。
碧玉⑵妝⑶成一樹⑷高,萬條垂下綠絲絛⑸。
不知細葉誰裁⑹出,二月⑺春風似剪刀。
詠荷花的詩句,詠荷花的詩句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時清遊騎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開 面對吳橋港,西山第一家。有林皆桔樹,無水不荷花 寫荷花的詩句。採蓮曲 唐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古風...
詠秋的詩句,古詩詠秋的詩句
1 漁家傲 秋思 作者 范仲淹 朝代 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白話翻譯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
論語裡詠而歸的歸讀音,論語 子曰 , 詠而歸
歸 gu 回家 意思是 一路唱著歌回家。出自 論語 先進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譯義為 暮春時節,穿上春裝的時候,邀上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孩童,一起到沂水邊洗澡,到舞雩臺吹風,然後一路唱著歌回家。另 y ng gu 詠歸 詠歸 論語 先進 莫春者,春服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