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love—星and傑
首聯是主畫面——望海樓。為了襯托望海樓之高,先寫鎮江城,「雲間」和「近青天」極寫其高峻,這就為百尺望海危樓打下堅實的基礎。樓而能飛,是因為屋簷翹起,如五色雉飛翔,「縹緲」則有仙境的意味。
頷聯寫近景——長江,是這首詩中最精彩的一聯。詩人好象是一邊喝酒,一邊畫畫,一邊吟詩,長江夾著三峽的濤聲從筆底流過,杯中六朝的帆影連同酒一起喝下,不禁詩畫之興大作,一邊畫出片片白帆,一邊吟出這句詩。
頸聯寫遠景——紅日、白煙。夕陽在嗚嗚的畫角的催促下漸漸下沉,遠處幽靜的江邊瀰漫著白煙。這裡不乏有「長河落日圓」和「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
公尺芾《望海樓》
2樓:呆萌小怪獸
讀公尺芾《望海樓》,原以為,這位宋代「四大天王」書畫家的公尺芾先生寫詩,也如《蜀素帖》中的詩一樣運用「白描」手法呢,其實公尺芾先生的文學修養也是深厚呢,並不單靠著「老媽」是宋英宗的高皇后奶媽和權相蔡京推薦,也沒有被東坡山谷的名氣所遮住,文筆「當家」啊。
雲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
譯文:高聳入雲的鐵甕城(鎮江)已近青天,凌雲縹緲的高樓似與天相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譯文:三峽的江聲似乎流入我筆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譯文:幾番嗚咽的畫角催落著紅日,遠處幽靜的滄洲嫋起了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譯文:忽憶起賞心美景究竟在何處?往事如煙那春風秋月已茫然。
這首詩題為「望梅樓」卻不先寫樓,而從樓所踞的城池寫起。鎮江古有「鐵甕城」之稱,並化用《詩經》「如翠羽飛」句,展現出望海樓既有高峻雄奇的氣勢,又有久遠博大的蘊含,還具有雋遠的逸韻。公尺芾充分發揮了他書畫家之所長。
用誇張的寫景手法把那些難以描述的抽象意念也具體化了:寫詩情是江聲流人筆底,寫酒興是帆影落於樽前。前兩聯無處不是誇張,第三聯卻是對黃昏景色的直接描繪。
藉助於想象和聯想,望海樓的景緻歷歷如繪。
詩之頷、頸二聯的對偶句,不僅按律詩要求平仄相對,句法相當,而且作到了劉勰所謂「自然成對」,絕不刻意求工;「反對為優」,讓事物互相映襯。頸聯兩句對仗在對比中寫景已如上述;頷聯兩句一寫聲、一寫形、一寫地域上的自東向西、一寫歷史上的自古至今,最後卻又分別化作自己的詩情和酒興,情景交織;全詩委婉曲折,言短而意深。
個人淺見,公尺芾雖見石拜師、行為怪誕卻心中也有江山,小吏又不坐班的營生使他政績乏陳;詩尾兩句聯想到朝代更替,絢爛之極也是衰落之始,情感逆轉,如姜白石論詩曾說「篇終出入意表,或反終篇之意,皆妙」(《白石詩說》)。
公尺芾的《望海樓》 翻譯
3樓:蟻昂雄賞敬
鐵甕城高聳入雲,鄰近青天,白尺高的望海樓好像飛上了鐵甕城與青天相連。揮毫賦詩時江水攜帶著濤聲流到了筆下,不禁想起了三峽,舉杯豪飲時點點帆影映入了酒杯,令人思念六朝。一陣陣號角聲好像催促太陽落山,江面上無緣無故公升騰起白色霧氣。
坎坷的往事忽然湧上心頭,**的景色能讓我賞心悅目呢?不論面對春風還是面對秋月,我的心頭卻感到茫然。
宋公尺芾望海樓詩文可以掛客廳嗎
4樓:
你好親愛噠~可以掛,宋公尺芾的詩文可以掛在客廳裡,它會給客廳帶來溫馨的氛圍,也會給人們帶來深刻的思考。宋公尺芾的詩文有著深刻的哲理,可以激發我們的思考,激發我們的情感,讓我們在客廳裡獲得更多的收穫。這首詩文可以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把客廳變成乙個幽靜的空間,讓人體會到一種淡然的寧靜。
它可以讓人放鬆心情,把客廳變成乙個舒適的溫馨的地方,讓人放鬆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寧靜。
宋公尺芾望海樓詩文可以掛客廳嗎
5樓:
您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哦親^3^<>
<>可以的。宋公尺芾望海樓詩文可以掛客廳的。情景交融,開篇極盡誇張,讀來猶如一幅優美畫卷。
落日掛疏柳,遠江橫暮簷。好風疑有意,墮葉故爭簾。為問樓中客,胡為盡日淹。
皆妙」(《白石詩說》),公尺芾並非故意讓尾聯「出人意表「,「反終篇之意」,以求其妙,所以這結尾就更富深情、更含深義了。希望我的對您有所幫助哦最後祝您生活愉快!
誰知道描寫望湖樓的詩句,描寫望湖樓的詩句有哪些
望湖樓醉書其一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註釋 1 望湖樓 在杭州西湖邊。2 翻墨 像墨汁一樣的黑雲在天上翻卷。遮 遮蓋,掩蓋。3 跳珠 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在船中跳動。4 卷地風 風從地面捲起。解說 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雲翻...
玉海樓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玉海樓的由來 孫氏父子敬南宋學者王應麟,故取其名著 玉海 作為樓名,以示藏書 如玉之珍貴,若海之浩瀚 這就是 玉海 名字的由來!玉海樓的玉海含意 孫衣言把自己的藏書樓取名 玉海 包含 以水克火 這層意思。以外,樓名 玉海 孫衣言還是另有深意的。這在他的 玉海樓藏書記 裡說得很清楚 宋時深寧王先生,以...
為什麼「望湖樓下水如天」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整詩不押韻
體裁上來說,這是一首七絕,平仄對仗沒有律詩那麼嚴格。七絕的第 一 二句和第四句最後一個字拼音的韻母發聲要儘可能的相同或者相似,本詩是這樣的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第一二四句最後一個字拼音的韻母是an,自然是押韻的。樓主你好,你的感覺可以說是對的,按照現代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