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乘雲踏浪
九歌(十一)禮魂。
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與。
春蘭兮秋鞠,長無絕兮終古。
屈原臨死前寫下了那首詩?怎麼念?
2樓:網友
1、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這首詩是陸游對兒子的臨終遺囑,也是陸游的絕筆詩。詩中表達了乙個即將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的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一天,告訴他勝利的訊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
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3、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南宋偉大的詩人。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長期的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的詩人。
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的品質。
3樓:冬雪寞冰
親,你是不是記混了?
屈原所作的《楚辭》中,沒有《示兒》這一篇。(我把楚辭的目錄翻遍了,都沒有示兒!)
屈原的絕筆作或者說絕命辭是《楚辭。九章。懷沙》。陸游的絕筆才是《示兒》。
楚辭。九章。懷沙》這篇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司馬遷把它錄入《史記》本傳。
4樓:歐卡希爾
屈原臨死之前到底有沒有寫下詩歌是個疑問,簡述理由如下:
1,好像屈原臨死時曾寫下「絕筆書」28句,這個說法於史無據。
2,《史記屈原傳》記載:「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有人就此把「懷沙」和「懷石」混同起來,認為「懷沙」就是投水自殺的意思。學術界老早就否定了這個錯誤觀點。
3,《懷沙》只是《九歌》中的一首。「沙」指的是長沙。
4,流傳下來的屈原作品都遠遠超過你所說的28句。況且「絕句」作為詩歌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盛行於唐代,有別於「律詩」,「古風」,「樂府」等等。
5,多年前,香港曾拍過《屈原》電影(鮑方主演),敘述了屈原的生平,其中不少虛擬成分。文藝作品畢竟不是史實。
使用借景抒情手法的絕筆詩詞有哪些?
5樓:明月蓮蓮
你這個範圍真心廣,基本上因為中國內斂的人文習慣,絕大多數詩詞都屬於借景抒情或者借物言志。
從你小學學的詩詞都可以看出。
比如:床前月明光,這是借景抒情,思鄉情。
比如:花落知多少,這是借景抒情,思春情。
比如:離離原上草,這是借景抒情,思別情。
比如: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是借景抒情,是愛情。
比如:花自飄零水自流,這是借景抒情,是離情。
6樓:匿名使用者
你讓我忽然之間懵啦一下。
屈原是不是先作《離騷》這首詩再投江啊?
7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離騷】是他第一次流放時所作。他的絕筆詩。
是《九章•惜往日》 「不畢辭而赴淵兮,惜壅君之不識。」
8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他是作《懷沙》之後才投江的,不是作離騷之後投江的。詳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樓:網友
先投江後做的離騷。
10樓:悠緣之翼
你試試自己試試可以不可以,先跳江,然後跑到家裡寫。
11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一種說法是作了懷沙後投江。懷沙是絕命詩。
12樓:匿名使用者
大多數說屈原絕命辭是《懷沙》,我比較相信這個說法,還有一說是《惜往日》
13樓:匿名使用者
難不成先投江?他魂兮歸來也不能寫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 -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
15樓:匿名使用者
難道先投江再作詩?
一首詩,求翻譯和賞析!(好了加分!)
16樓:溢心愛晨
首先提問者應該知道,這是月j**裡出現的一首詩,辟邪給蕭音的。所以可以看出的是這是一首情詩。結合辟邪的神靈身份可以看出他的情詩也氣魄豪邁,將個人的感情融匯到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的人事變遷。
將海枯石爛的誓言巧妙隱喻為洪荒千年的荏苒。更將內心的糾纏掙扎化進光陰覆蓋山脈變海岸的滄海桑田……一首兒女情長之作能如此氣勢恢巨集,蕩氣迴腸,實屬難得。永遠當自遠,辟邪和蕭音眼中的永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可是穿越了時間的阻隔,山盟海誓刻上了玄武岩。
夢起夢破,任變遷。
屈原為啥想不開????
17樓:網友
屈原是乙個非常愛國的詩人,他把國家看得比誰都重,當他對國家絕望時,他的心也絕望了,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何況他是那麼多年前的乙個古人,當時他所受的教育是如何為國之類的,也許這在他心裡根心蒂固,當願望破滅,他也覺得什麼也不重要了。
18樓:網友
他是因為感到了對社會的失望和無助 因為他試過了許多辦法 他也許覺得死能驚醒某些人吧。
19樓:4爛
情緒失控抑鬱綜合症,需要補充腦清素,提高自控能力,其實他只是一時衝動。
20樓:紅色玻璃杯
屈原是怕留不了全屍!他很狹隘,大丈夫能屈能伸,死由何難?
21樓:網友
皇帝是昏君,沒辦法感動他,所以感到絕望,喝酒做絕筆詩,一死求脫吧。
22樓:金鈴櫻子
我想這個問題我們是無法知道的,畢竟我們和屈原不是同乙個時代的人。當時屈原的心情,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23樓:秦紹波
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喪失希望。
24樓:一筆挑落日
古人的大致胸懷,是咱們無法能夠看透的不僅是失望無助,更是絕望淒涼,世態炎涼,用自己證明一切。
25樓:就在今天
報國無門,吾以吾血祭軒轅呀。
26樓:傲創
有必要知道這個問題嗎?
歷史上哪個詩人對後世影響最大
27樓:匿名使用者
原。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乙個詩人,他的出現標誌著詩人這一稱謂的誕生。他把自己的思想全部灌注於詩歌裡面,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理想。
屈原創作的楚辭雖然被後人叫做楚辭,但是卻不是用楚地方言構建起來的,而是全國通用的語言寫成。
楚辭的產生帶來了排偶,為以後的駢文埋下了伏筆。楚辭的最大貢獻就是三位元組奏的使用,打破了原來詩經四言的框架。後來的五言詩還是七言詩都是以三位元組奏為主的詩歌。
而屈原本人寫的離騷、湘夫人等等詩句被後人直接借用或者是化用,他提出的香草美人意向,被後世繼承發展。
近代的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就特別喜歡離騷,並且說:「痛飲酒,讀離騷,才算真名士」。
歷代詩人都在歌頌屈原和他的楚辭,也對他的辭賦進行學習。
班固說屈原和他的楚辭:」弘博麗雅,為辭賦宗。後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空「。
李白的絕筆詩就是學習他的文體: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陸游的哀郢二首也是對屈原的讚美:
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章華歌舞終蕭瑟,雲夢風煙舊莽蒼。
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
***也曾經高度的讚揚屈原:
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
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乙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所以我認為屈原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詩人。
28樓:大雪山大輪寺大輪明王鳩摩智
李白杜甫。
屈原(留下端午節)
狗臨死前的徵兆,小狗臨死前的徵兆
1拒絕食物 即使平時是個小吃貨,但在臨死之前也會拒絕回食物。雖然有喝水的答意識,但大多數的狗在離去的幾日前都會拒絕吃東西。2.拒絕遛彎 幾乎所有的狗都喜歡出去遛彎,但是在離去的幾天前就開始拒絕出去遛彎了。3.長時間的睡覺 上了年紀的狗,睡覺的時間都會慢慢的增加,而在離去的前幾天這種情況就會變得更加明...
動物臨死前有什么特徵,動物臨死前有什麼特徵?
我3歲的時候開始養貓,家裡第一隻貓咪養了21年,感覺能活這麼久的應該也沒幾隻喵了。喵臨死前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徵兆的。老年人的確有這個說法,貓咪知道自己要死的時候都會走的很遠,不想讓主人看見自己死掉的樣子,怕主人傷心。我家喵死的前一晚睡在我房間裡,在臥室地上墊了一個小紙箱,早上看我起床了,喵還堅持著要站...
狗在臨死前為什麼會離開,為什麼狗狗臨死前都會悄悄離開主人?
一 不光是狗,所有的野生動物年邁老卻臨死都會離開群體,找個僻靜的地方安心離去。雖然寵物狗被飼養,但它們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要不是特別留念主人,都離開家不太遠的地方死去,因為它怕死在家裡,對主人運程有影響,死遠了又怕主人找不到屍體,不知道自己去哪了。知識延展 一 狗 拉丁學名 canis lup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