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第一場雪》描繪出了非常潔白、純潔的雪,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充分的表現了對人民的關注。天空中彤雲密佈,鵝毛般雪從天降。山村夜裡格外靜,雪花簌簌往下落。
大雪整整下一夜,萬里江山變晶瑩。柳樹掛著銀條兒,玉屑雪末隨處揚。孩子雪地亦歡趣,叫聲欲把雪震落。
這場大雪很及時,明年必有好收成。俗語說「瑞雪兆豐年」,就是說下雪是一年農業的好兆頭。
《第一場雪》中作者為什麼用「第一場雪」
2樓:網友
強調是第一場, 突出對雪的喜愛、嚮往與渴望。
峻青的第一場雪
3樓:網友
峻青 現代著名作家,原名孫俊卿,生於1922年,山東省海陽縣人。家裡很貧窮,唯讀了幾年小學,13歲就到工廠當童工。抗日戰爭時參加革命工作,通過自學提高了文化水平。
1944年開始任記者。1948年隨軍南下。1952年起從事專業創作,寫了一系列優秀短篇**,編為《黎明的河邊》。
本文選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賦》,原題《瑞雪圖》,收入課本時文字有改動。
西伯利亞 在亞洲北部,臨北冰洋,在前蘇聯境內,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西部為平原,中部多高原,東部為山地。林、礦資源豐富。
氣候寒冷。西伯利亞冬季嚴寒而且漫長,這裡的維爾霍揚斯克從每年11月底,到次年2月末,晝夜平均氣溫低於-40°,是北半球的寒極之一。西伯利亞是亞洲大陸的寒流發源地。
膠東半島 即山東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膠菜谷地以東,伸入到渤海和黃海之間。膠東半島受海洋影響較大,但仍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受西北季風的影響,天氣寒冷,以晴為主,有時會受到來自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使氣溫一下降得很低。
半島,是三面臨水一面連線大陸的陸地。
4樓:網友
這是入冬以來,膠東半島上第一場雪。雪紛紛揚揚,下得很大。開始還伴著一陣兒小雨,不久就只見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雲密佈的天空中飄落下來。
地面上一會兒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裡就萬籟俱寂,只聽得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樹木的枯枝被雪壓斷了,偶爾咯吱一聲響。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
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 、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鬆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籟籟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積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腳底下⒃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群群孩子在雪地裡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這個話有充分的科學根據,並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語。寒冬大雪,可以凍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蟲;融化了的水滲⒅進土//層深處,又能**⒆莊稼⒇生長的需要。
我相信這一場十分及時的大雪,一定會促進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麥的豐收。有經驗的老農把雪比做是「麥子的棉被」。冬天「棉被」蓋得越厚,明春麥子就長得越好,所以又有這樣一句諺語: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峻青的《第一場雪》的原文
5樓:9點說史
《第一場雪》
原文節選:前天,氣象臺釋出了西伯利亞來的寒流即將南下的訊息;昨天,強大的冷空氣就侵入了膠東半島。
前些天還暖和得如同陽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氣驟然變冷,空中佈滿了鉛色的陰雲,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呼呼地颳了整整乙個下午。黃昏時分風停了,就下起雪來。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
開始下雪時還伴著小雨,不久就只見鵝毛般的雪花,從彤雲密佈的天空中飄落下來,地上一會兒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裡格外寂靜,只聽見雪花簌簌地不斷下落。偶爾咯吱一聲響。
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樹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落光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鬆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6樓:費高芬束昱
在雪中—《第一場雪。
讀書報告。這是人教版第十一冊中的一篇課文,來自於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賦》,原題為〈瑞雪〉寫於1960——1962年,正是我們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時期,當時棉糧歉收,人們多麼希望能有個好收成啊。當作者在膠東半島看到入冬以來第一場大雪時,聯想到「瑞雪兆豐年」心理無比喜悅,寫下這篇散文。文章分為兩個部分,雪景——由雪景引起的聯想。寫雪景又分三個層次:
雪前——雪中——雪後,寫雪前,分別從清早、中午、黃昏寫出大雪峰降臨之前的氣候變化;寫雪中,從白天寫到夜晚,描寫出大雪紛飛的景象;雪後的景象,是全文的重點內容。作者由面到點,由景到人,細膩地描述了大雪出晴的美麗景色。全文在寫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徵,有條有理,粗細有致,情景交融,寫出了一幅明麗生動的山村雪景圖。
第二部分,表達了作者無比喜悅的心情。
第一場雪》這篇課文中用了大量的時間名詞:「前天」、「昨天」、「前些天」、「中午」、「黃昏」、「下午」……很明顯的,這篇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這篇課文很精細地描寫了雪前、雪中和雪後,這也足以表達作者對雪的讚美以及對人明的祝福。
冬天麥蓋三稱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也正是這句話,第一年餓死了幾千人,還有些興存的人由於多年吃樹皮、白石頭……腸胃收縮,第二年有了一點豬油、大公尺……很多人腸胃不適應,然後撐死了幾千人。
言歸正傳,《第一場雪》描繪出了非常潔白、純潔的雪,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充分的表現了對人民的關注。因此,我也來說幾句。
雪前雪中和雪後,表現人民的關注。天空中彤雲密佈,鵝毛般雪從天降。山村夜裡格外靜,雪花簌簌往下落。
大雪整整下一夜,萬里江山變晶瑩。柳樹掛著銀條兒,玉屑雪末隨處揚。孩子雪地亦歡趣,叫聲欲把雪震落。
這場大雪很及時,明年必有好收成。
第一場雪 峻青中的「格外寧靜」與「咯吱一聲響」矛盾嗎?為什麼?
7樓:網友
不矛盾。沒有格外寧靜就聽不出清晰的咯吱一聲響。
8樓:媚拉
通常來說~~不算矛盾!!動靜結合嘛!!
9樓:戊越彬
矛盾他就不寫了……就編不進語文課本了……
第一場雪的課文內容的解析
10樓:網友
作家峻青寫的一篇文章《第一場雪》。這篇文章是從峻青寫的《瑞雪圖》中節選的,它既寫了實在的景物,又有自己的聯想,語言文字非常優美。本文寫於1962年。
1960年至1962年,正是我國遭受自然災害的時期。當時糧棉欠收,國民經濟遭到了暫時的困難。人們是多麼盼望能有乙個好收成啊。
1962年冬天,作者在膠東半島的農村,看到這第一場大雪,聯想到「瑞雪兆豐年」,心裡無比喜悅,寫下了這篇散文。文章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大雪,講述了「瑞雪兆豐年」的科學道理,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
高中作文第一場雪高中作文第一場雪1500字
冬天在你心裡是怎麼樣的呢?寒冷 蕭瑟可能會成為它的代名詞。但在我心目中冬天卻是神聖而純潔的。那是因為有雪,所以每到冬天,我都特別盼望下雪。盼望著,盼望著,今年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她興高采烈的告訴人們,冬天來了。瞧,她飄飄灑灑,落在河面上,很快地融入集體,同時也提醒著要冬眠的小青蛙快快築窩吧 落在大樹...
初中作文 2025年的第一場雪()
啊,下雪了!我被這聲音吸引到了走廊上,往外一看,確實不錯,很小的雪花緩緩飄落,我的心不禁生出一分喜悅,盼望著它能帶給我們一場真正的大雪,又過不久,城市已經被這輕柔的雪花輕輕的覆蓋了一層。每一片雪花都輕柔地盤旋著落下,成了大地上一層雪的一小部分,每一片雪花又匯成了讓大地銀裝素裹的美景。面對著雪,我想吟...
冬天的第一場雪怎麼寫初一作文
下雪了 雖畏懼寒冬,卻由衷地喜愛雪,無比興奮地在雪中轉了幾個圈小心翼翼地伸出雙手,去迎接盈盈飄下的白色花瓣,衣服上,帽子上,圍巾上都白了一層,才不情願地被同伴拽進了傘裡,只好靜靜聆聽雪花落在傘上的聲音,那麼輕柔 動人,像母親呵護嬰兒的吟唱,又像戀人耳邊的低語。於是,整個天地之間便像一個溫柔的陷阱,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