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人物墓地
1樓:溜冰小屋
參見:鄭成功墓。
鄭成功死後原葬臺南近郊洲仔尾(今屬永康區);鄭克塽降清遷居北京後,上疏表示「念臺灣遠隔溟海,祭掃維艱」,請遷內地。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五月,鄭成功父子遷葬福建省南安市康店村覆船山,附葬於七世祖鄭樂齋墳墓內。也有說法稱,為免臺灣人起抗清之心,鄭氏諸祖在臺諸墳悉遭朝廷下令遷葬中國大陸。
民間傳說鄭克塽為了使鄭成功安眠地下,不再受干擾,護送鄭成功靈柩從北京到固始鄭家饗堂安葬。另一方面,為了遮人耳目,又派其弟鄭克舉到福建南安刻了一塊《鄭氏附葬祖父墓誌》,聲稱鄭成功附葬在「鄭氏樂齋公塋」祖墳裡。但此說並無具體證據支援。
想知道:泉州市 從開元寺到鄭成功陵墓怎麼坐公交?
2樓:天逸驚鴻
從泉州新車站或客運中心站坐公交車到水頭,然後再轉公交車。
鄭成功的墓在哪個地方
3樓:網友
在南安市沿著福廈公路的水頭鎮附近的康店村復船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十年征戰,馳騁沙場,積勞成疾,於永曆十六年(西元1662年)農曆五月初八病逝臺灣,享年三十有九,墓葬於臺灣的臺南州仔尾。歷經三十多年,其孫鄭克塽降清後,於康熙三十八年(西元1699年)5月22日卯時遷柩歸葬於南安縣,拊葬於康店村的鄭氏祖瑩,隨同遷葬的還有其子鄭經的靈柩。當時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護柩外,還賜輓聯一對,日: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爾後還派御林軍護陵守墓。同時遷葬於祖瑩樂齋公內還有其父鄭芝龍,其母和其妻墓氏,遷墓後重立墓碑。
1929年,鄭陵被盜,即時搶救石質墓誌銘兩塊,一為鄭經1674年回鄉修祖墳時所立的(橄欖山墓誌)。另一是遷葬時鄭克塽之《鄭氏歸墓祖文墓誌》。鄭成功靈柩用棺廓兩層,裡面一層油漆硃紅鮮先澤,棺內佈滿水銀,骨骼完好,取出將盔一項,龍袍一件,腰圍玉帶鑲玉十七塊,靴鞋各一雙,還有頭髮等珍貴一級文物,由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收藏。
鄭成功墓採用水灰三合土構築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崗石雕砌成,墓碑高75釐公尺,長15.8釐公尺,呈「山」字形,整座墓域佔地997平方公尺,墓前石質華表一對,相距15公尺,高14公尺,呈八角形,徑52釐公尺,頂端雕一座獅,儲存完好。墓前兩側還有石板旗杆夾九對,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五個字。目前,擴大保護範圍,建築陵園大圍牆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築墓道和專線公道,綠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環境寬敞,風景優美,為海內外遊覽和祭拜「國姓爺」的好地方。
4樓:網友
鄭成功陵墓位於南安市水頭鎮康店村覆船山上。距泉州30公里,鄭成功原葬於臺灣台南洲仔尾,清康熙38年(西元1699年)遷葬於現址。
5樓:匿名使用者
原葬臺南近郊洲仔尾(今屬永康市)。1699年遷葬南安祖墓。
6樓:網友
在福建南安縣水頭鎮復船山麓。
作文我成功了,作文我成功了400字
我成功了對於我們這種在知識的大海里徜徉的學生來說,最大的困難莫過於那一個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了,我總是絞盡腦汁把它們攻克。這天,窗外正下著傾盆大雨,遠處的景物一片朦朧,雨點敲擊著大地,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我正端坐在窗前,思考著一道數學題,它給了我們一個長方形,把它分成四個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卻只...
描寫廈門鼓浪嶼鄭成功雕像的作文三百字
早上,我們來到了廈門,乘上了開住鼓浪嶼的車子,聽說,那裡有一句著名的迴文聯 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讓我更加期盼了。來到鼓浪嶼,映入眼簾的是那茂盛的榕樹,看不清主幹在什麼地方,這裡一片榕樹林,那裡一片榕樹林,每一片都是那樣的茂盛,那樣的生機。放眼望去,藍瑩瑩的海洋猶如一顆巨大無比的水晶石,...
時間400字作文 時間的作文400字
關於時間快的作文400字 我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原本積滿塵埃的馬路經過清潔工的 揮毫灑墨 之後,頓時一條幹淨整潔的馬路映入我的眼簾。我想,城市美容師每天起早貪黑去工作,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一眨眼就在這不經意間過去了,他們用自己的勞動果實換取了那份沉甸甸的薪水。而我們呢,作為畢業生的我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