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髮的詩句(不要整首詩)

2025-07-23 05:45:18 字數 4877 閱讀 8223

1樓:網友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2樓:寥落星芒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3樓:網友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辛棄疾--賀新郎。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

岳飛--滿江紅。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劉克莊--賀新郎。白髮書生神州淚,盡淒涼不向牛山滴。

范仲淹--漁家傲。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高分求關於"白髮"的詩詞

4樓:網友

白頭吟相傳,司馬相如一度生厭舊之心,卓文君聞訊作下《白頭吟》

也許是訛傳,但不可否認文君是個敢愛敢狠的女子,《白頭吟》更是彰現了作為乙個女子所應有的堅忍與理智:

人生就是,該沉醉就沉醉,該清醒就清醒,該激越就激越,該安詳就安詳【標題】:白頭吟。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內容】:-錦水東北流,波盪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長門愁日暮。但願君恩顧妾深,豈惜**買詞賦。

相如作賦得**,丈夫好新多異心。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兔絲固無情,隨風任傾倒。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龍鬚席,從他生網絲。

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覆水再收豈滿杯,棄妾已去難重回。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惟見青陵臺。

5樓:網友

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 何處得秋霜!

李白詩《秋浦歌十七首·白髮三千丈(其十五)》

這是李白最著名的詩篇之一。

劈空而來的第一句:「白髮三千丈」,作了奇妙的誇張,說得簡直不近情理。乙個人的頭髮,很少有超過他本身的長度的。

李白的身度,據他在《上韓荊州書》中的自我介紹是:「長不滿七尺」。參照有關歷史記載,在當時是個中等個兒。

以七尺的身軀,而有三千丈的頭髮,不可能。如果說是每根頭髮的總和,也從來沒有這種描寫法。單看這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麼好啊!

三千丈,表示很長。因為憂愁而頭髮變白,這三千丈的白髮,是內心愁緒的象徵。「緣」,因為。

個長」,就是這麼長,現在有些地方還有「個長」、「個大」的口語。有形的白髮被無形的愁緒所替換,具體的事物轉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們注意的重點,從「白髮」

而轉移到了「三千丈」這個數目。於是「白髮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為藝術的誇張,這句詩就成了絕妙的浪漫主義的構思,使人感覺到意趣橫生。

然而自己要知道白髮,必須對鏡。現在詩人在清亮的銅鏡裡,看到了自己的蕭蕭白髮,知道是由於憂憤深廣所造成。這時有感慨了。

於是又進入更離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構思:我的滿頭白髮,這麼多,看來有三千丈了,是因為心頭有無限的愁絲所造成的。這個明鏡,是沒有感情的,就該沒有愁緒吧,怎麼也映滿了秋霜呢?

秋霜是白色的,這裡詩人用來形容白髮,更增加了森冷的感覺。這種語言,並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緒深沉的慨嘆。連無情的明鏡,也都感染了愁緒了,也都很蕭索了,至於對鏡的本人,那還用說嗎?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的政治腐敗,亂象已成,詩人對整個局勢懷著很深的憂慮。自已的理想不能實現,相反地受到壓抑和排擠。

但是,有節操、有抱負的詩人,不肯迎合統治階級,他憤慨地嘆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這大約是他的愁緒鬱結的原因了。

6樓:

白髮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願為比翼,白髮浴紅衣。

白髮蒼顏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白髮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白髮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

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7樓:i竹子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8樓:燈火闌珊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9樓:susan月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10樓:飛鳥與冬天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11樓:丁丁芭比

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 何處得秋霜! 李白詩。

12樓:蘭亭散卓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成青絲暮成雪。

13樓:網友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海鷗,一身都是愁。

14樓:轉身變乖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海鷗,一身都是愁。

15樓:網友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16樓:網友

《將進酒》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幕成雪。

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滿江紅》空悲切,白了少年頭。

17樓:紫蓮

白頭騷更短,渾欲不勝簪。

18樓:時代大腳

忽興來已,半夜坐視前,樂在遊中,為求結局,忘神,無奈見日出,伐神欲睡,飄過鏡前,驚絕發白,嗚呼,哎哉,遊災遊災?

19樓:戈斯瓦公尺

《白髮》

青絲染暮雪,楓林紅勝火。

坐看雲起時,回首盡滄桑。

20樓:網友

恨不得一夜之間白頭,永不分離~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棄。。

關於白髮的詩句

21樓:天上飛

1、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出自宋代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譯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一夢醒來,可惜已是白髮人!

2、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出自唐代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

譯文:白髮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出自唐代李白的《將進酒》

譯文: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髮?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4、青春留不住,白髮自然生。——出自:唐代杜牧《送友人》。

譯文:青春逝去,都長了白頭髮了。

5、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飛的《滿江紅·寫懷》

譯文: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22樓:匿名使用者

白髮詩句,作家楊大俠描繪。

青鳥羨鵬舉,白髮悲書貧。

醉酒狂歌時,詩詞放我心。

23樓:小強品讀詩詞

每日讀詩之五言絕句:《照鏡見白髮》唐代——張九齡。

白髮白髮的的詩句

24樓:毀諾城北辰

李白 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李白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此後省略好多字哈)

暫時只想到這兩個 希望幫到你。

何妨秋月白髮催出自哪首詩?

25樓:囧諾君

一夜秋風秋葉落, 兩處秋霜明鏡悲。

豆蔻年華輕狂在, 何妨秋月白髮催。

作者不明,可能是網友的即興之作。詩意應為:

秋風咋來,一夜之間吹落遍地秋葉,望著鏡中兩鬢泛白的自己,內心感到一絲淒涼。即使還帶著豆蔻年華所擁有的輕狂之氣,也抵擋不了光陰的流逝,青絲變為白髮。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確實是乙個讓人傷感的季節,在春夏枝繁葉茂的樹木,只留下光禿禿的樹幹;爭奇鬥豔的花朵,也失去了誘人的芬芳,再加上作者看到了自己泛白的雙鬢,逝去的容顏,不免感嘆歲月的無情,即使擁有年少的朝氣,也無力改變。

26樓:神奇小小龍

我覺得把何妨二字改為奈何還更順一點。你們說呢?

一夜秋風秋葉落,兩處秋霜明鏡悲。

豆蔻年華輕狂在,奈何秋月白髮催。

27樓:woai蛋

查了一下,沒有關於這首詩的介紹,只有一首全詩:

一夜秋風秋葉落,兩處秋霜明鏡悲。

豆蔻年華輕狂在,何妨秋月白髮催。

而且這首詩對仗並不工整,所以應該不是古人寫的,或許是出自哪部**裡的詩。

秋浦歌《白髮三千丈》整首詩的翻譯。

28樓:ydm開心

普秋哥白髮3000丈,這首詩您可以搜一下古詩集就能找到白髮3000丈,那裡有整首詩的翻譯和說是。

29樓:姒罡

抓人呢人呢麼辦西安市汽車站起來的燈不亮亮相機行事太多了吧檯詞語文作業是什麼麼噠噠。

古詩名句的積累,要著名詩句,不要整首詩有作者,出處

去那看吧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 春天的和暖之氣。唐 錢起 春郊 詩句 至少兩句,兩句出自不同的詩,不要求要整首詩,要寫詩人的名字。1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 天淨沙 秋思 釋義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

早帶白髮成是什麼詩 關於白髮的詩句

早發白帝城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態穗遊詩人是把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 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全詩無不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詩是寫景的。唐肅宗乾元二年 詩 放...

借山水抒情的詩句有哪些不要整首詩其中一句帶上作者

1 春風又綠江南抄岸,明月何時照我襲還.王安石bai2 木欣欣以向榮du,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3 孤帆zhi遠影dao 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4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5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6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 7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 8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