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建築結構體系中,一般磚混結構的建築中設定構造柱和圈樑。並且在框架結構中也在特殊的情況下設定構造柱和圈樑,比如牆的窗門洞開口有2公尺以上時必須在窗門洞兩邊設定構造柱。如果框架結構層高大於五公尺以上,那必須在層高的一半間設定圈樑,圈樑也會偶爾設定在底層的基礎中。
2樓:匿名使用者
圈樑一般是底圈樑必設,或者每層都設,或隔一層設乙個。構造柱是在橫縱牆交界處設。
3樓:閃亮登場
在框架結構中也在特殊的情況下設定構造柱和圈樑,當框架結構層高大於五公尺以上的時候,必須在層高的一半間設定圈樑,圈樑也會偶爾設定在底層的基礎中。
圈樑主要是用來加強建築物的整體性,減小不均勻沉降,同時也作為抗震設防構造措施。構造柱主要是作為抗震設防措施而設。規範規定在**設防6度或以上地區,要設構造柱,同時還有牆柱拉結、牆搶拉結,牆與樓板拉結等其他構造措施。
構造柱、圈樑設定規範**查?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情況下是牆長大於5公尺時要設定構造柱 牆高超過4公尺要在中間增加圈樑。
5樓:小貓和小文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
6樓:匿名使用者
三個地方一定要看:
1、結構總說明砌體填充牆部分。
2、建築抗震設計規範或高規構造措施章節。
3、砌體結構設計規範。
其中以砌體結構設計規範講的最詳細,圖紙總說明有的以圖紙說明為準,抗震規範標準最高,可做參考。
牆體構造柱和圈樑設定的一般原則有哪些
7樓:重慶問問我網路科技
構造柱設定原則:在牆體轉角、縱橫牆交接處及自由端、洞口寬度大於2m的洞口兩側加構造柱;牆長大於8m或層高的2倍,設定間距不大於4m的構造柱;樓梯間的填充牆設定間距不大於層高且不大於4m的構造柱。
構造柱截面:牆厚*250,縱筋4c12,箍筋c6@200(預埋4c12插筋,長度不小於450)。
圈樑設定原則:牆高大於4m(牆厚≧200),或3m(牆厚<200)時,在半高或門窗洞頂處設定圈樑。
截面:牆寬*180,縱筋4c12,箍筋c6@200(預埋4c12插筋,長度不小於450)。
框架結構填充牆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設定圈樑和構造柱?
8樓:網友
構造柱和圈樑主要起乙個抗震作用,維。
持砌體結構的穩定性,雖然框架結構中。
一般都是填專充牆,但屬是在框架結構中,為了加強牆體的穩定,防止牆體開裂等情況,在一些情況下還是有要設定圈樑和構造柱的:
1、設計要求說明部位該設定圈樑、構造柱。
2、牆體橫跨度超過4公尺(一般情況),牆中間要設定構造柱。其次,磚砌體端部沒有框架柱或剪力牆時,一般也會設定構造柱。
3、牆體高度超過6公尺(一般情況),要設定圈樑(注意圈樑與過樑的區別,圈樑應該是乙個閉合的整體)
4、牆體中間開較大的通長洞口、牆體邊緣、轉角部位,一般會設定構造柱。
5、對圈樑的設定,除了第2點的情況外,還有設計圖紙要求的高度要求進行設定(如圖紙設計當層建築門窗洞口較多且頂標高一致時,可能設定圈樑來代替過樑)。
5、現場施工時遇到需要牆體加強加固的情況,經過三方協商而設定圈樑構造柱。
等等,如果不全或不對之處,希望同行指出。希望答案對你有幫助。
關於工程圈樑,和構造柱問題
9樓:free奔跑吧
圈樑不是梁,它傳遞荷載而沒有支座、它有長度而沒有跨度、它在結構中的工作完全不同於梁。當它和板一道澆築時,它的高度是全高,這一點預算定額的定義是與結構定義是相吻合的。而現澆肋梁樓蓋則不同。
1.當混凝土牆(柱)分隔的直段長度,120(或100)厚牆超過,180(或190)厚牆超過5m時,在該區間加混凝土構造柱分隔;
或100)厚牆 當牆高大於3公尺時,開洞寬度大於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 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大於4m,開洞寬度大於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
10樓:網友
如果圖紙上沒有,不要計算。最好是請設計人員出具設計變更,再計算。
11樓:莊利
親,依據11g規範,是要加的, 也是要算量的。
牆休高度超過四公尺應設定中圈樑,牆體長度超過五公尺應設定構造柱。
鋼筋磚圈樑就是將前述的鋼筋磚過樑沿外牆和部分內牆一週連通砌築而成。鋼筋混凝土圈樑的高度不小於120mm,寬度與牆厚相同。當圈樑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樑,其配筋和混凝土強度等級均不變。
說白了就是根據圖紙說明中依據的規範,圖紙沒有畫出來,但是,規範有規定、所以還是必須算的。
何為構造柱?在磚混結構房屋中設定一定數量的構造柱有什麼作用?
12樓:網友
構造柱是指為了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的牆體中還應設定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並與各層圈樑相連線,形成能夠抗彎抗剪的空間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種有效措施。
構造柱的作用主要在於對牆體的約束,構造斷面不必大,但須同各層縱橫牆的圈樑連線,無圈樑的樓層亦須設定配筋磚帶,才能發揮約束作用,關於抗震柱的設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中作了詳細的規定。
13樓:網友
gb 50003-2001 《砌體結構設計規範》
第條 混凝土構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層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
為提高多層建築砌體結構的抗震效能,規範要求應在房屋的砌體內適宜部位設定鋼筋混凝土柱並與圈樑連線,共同加強建築物的穩定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稱為構造柱。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的,而是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的。
構造柱通常設定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公尺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近年來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定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定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必須設定成封閉狀。
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樑地梁、基礎梁整體澆築。與磚牆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接筋連線。如果構造柱在建築物、構築物中間位置,要與分佈筋做連線。
14樓:網友
主要控制牆的整體性,使牆整體受力均勻、不產生豎向裂縫,一般設在牆的轉角出,和牆長超過5公尺需設構造柱,好像具體幾公尺記不住了。
構造柱一般設定在建築的哪些位置?
按照抗震規範要求,構造柱主要設定於抗震牆中。必須設定構造柱的情況有 120 或100 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3米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 或190 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4m,開洞寬度小於等於,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 ...
磚混結構中一般使用什麼磚,建築磚混結構裡面的輕質牆體用什麼磚
用的是承重空心磚。什麼是磚混結構,從材料商看,過去的磚是實心粘土磚,但為了保護耕地,一兩年前就已經下文嚴禁再使用此磚,現在開發磚混的房子有可能用的是承重空心磚,但可靠性和技術成熟度都比不上實心黏土磚。混轉的承重特點主要是把樓板的重量傳遞到支撐樓板的各道磚牆上,再由磚牆傳遞到基礎,這樣給施工隊帶來很多...
多層住宅一般採用什麼建築結構,鋼混還是磚混
主要根據地區抗震烈度的設計要求以及經濟適用性決定,現在很少用磚混結構,及使用不能超過六層 標高18m 通用鋼混結構,從結構抗震 剛度都是表較好的。這個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具體結構情況要看具體的工程的。但是可以有以下情況可以參考 1 建築年代 一般的2000年前的多層住宅建築多是磚混結構,而鋼筋混凝土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