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所說的意欲是什麼

2025-07-24 12:00:05 字數 2532 閱讀 9435

1樓:手機使用者

第一次回答問題。嘻嘻。我說下我的理解吧,哲學和心理學很像,其實可以從心理學去看,比如跟叔本華思想很像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不具體說了,維基上有,另外,哲學跟心理學不同的是,哲學更大,而且我覺得分析乙個人的哲學理念需要聯絡許多東西,比如那個哲學家的人格,以叔本華來說,他有非常強的悲觀傾向,另外他還有乙個理念是充足理由律,這就是他唯意志論的體現。

慾望的形式在叔本華看來跟精神分析是一樣的,但是這種方式的正確與否,完善與否,在每個人看來都是可以不一樣的,後面的心理學也從不同的方式去解釋了這些問題。

麻煩採納,謝謝!

叔本華的理論

2樓:匿名使用者

叔本華,1819年發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為四冊,其中包括:認識論、自然哲學、美學和倫理學。這部書標誌了叔本華思想發展的頂點。

儘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堅信真理的最後勝利。他認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為它長久存在」。經過了19年的「無聲的憤慨」之後,他在1836年發表了短篇**《論自然界中的意志》。

叔本華這篇文章靈巧地運用了迅速發展的自然科學中的疑問和發現來維護他關於意志的學說。在前言中他公開地對「**」黑格爾及其幫派予以沉重的抨擊。然而直到1853年之後,叔本華的哲學才為世界所重視。

叔本華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哪個出版社的版本比較好?

3樓:浪漫騎士

商務印書館 石衝白 你參考下 我是豆瓣上 看到評價還蠻多。

4樓:網友

主要是語言風格和個人理解。

叔本華哲學

5樓:佛光普照閻浮提

對於叔本華而言,世界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體是認識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認識的,是世界的支柱,我們每個個人正是這樣乙個主體。

而客體則是我們通過先驗的時空範疇去認識的事物,比如我們的身體。主體和客體共同構成作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華認為人們的先天認識只有時間、空間和因果律,而這些東西都只在表象間發揮作用、形成聯絡,和意志本身無關。

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體化。他認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6樓:網友

意志是實在,表象是反映實在的現象,具體的內容就得看原著了,我也不太清楚,大概是說意志是很內斂的東西,不會直接現身,總是通過表象來反映自己。 表象可不是實體的意思,這裡的表象包括人的思維,思考。表象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能接觸,理解的世界,意志就是外於我們的世界而實際作用,控制著我們世界的實在,就是說這裡的意志不是我們說的人的或者生命體的意志,是一種無處不在的世界本源,石頭,水任何東西都有意志或是說受意志控制。

理解成精神跟實體就錯了。簡單的說表象就是我們接觸,思考的世界,意志就是外於這個表象世界而實際控制世界的本源。意志通過表象顯現自己,他自己不直接現身,所以我們只能接觸表象。

7樓:世界走了

就是精神跟實體!

華仔的哲學好悲觀耶!

如何看待叔本華的《論死亡》?

8樓:匿名使用者

叔本華是唯意志論者。在他看來真實存在的只有意志。人能夠做他所想做的,意思是說人的意志是真實存在的。

人不能要他所想要的,意思是說意志的物件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存在。真實存在的只有意志本身。

同樣是唯意志論者,如果讓尼采來說這句話,他會說:人雖然不能要他所想要的,但能夠做他所想做的。所以叔本華的哲學是悲觀主義的,他斷言人生就像鐘擺,在無聊和痛苦之間搖擺。

而尼采的哲學是積極的,強健有力的,他說:「這就是人生麼?好吧,再來一次!

叔本華的哲學和佛學有很多相通之處的,而佛學是人類已有的最高的智慧。唯意志論和佛學都認識到了虛無,也都還沒能真正克服它。

叔本華是什麼人物?好像是佛教的什麼人麼?

9樓:譚銘庭

叔本華確實研究過佛學思想,對佛學很有研究和借鑑,受到佛教悲觀主義的影響很大。他是近代非理性主義哲學的首要代表,和尼采的區別主要在於,他比較悲觀,而尼采比較樂觀,當然,尼采最後瘋了,不得不以悲劇收場。

10樓:匿名使用者

亞瑟·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哲學家。意志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

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絡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慾望和衝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

11樓:匿名使用者

是個人物、是佛教不知道。

12樓:網友

請問你有認真讀過他的數嗎?還是你天生就是個愚笨而可伶的人?

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理念是什麼,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的差別是什麼?

叔本華的哲學觀bai點 因主張意du志是世界本體,因而 zhi被稱為唯意志 dao論 又因內為他推崇非理性的直覺在容 認識中的作用,他的哲學又有反理性的特點 他從世界是意志的表象出發,最後認識到世界是 無 因而有虛無主義的特點 尼采的觀點 唯意志論的主要代表,是反理性主義的典型。1 從叔本華的生存意...

怎麼評價叔本華的悲觀哲學,為什麼說叔本華的人生哲學是悲觀的

叔本華的苦悶悲觀論一方面不象中國古代文人談苦悶悲觀那樣從個體的政治得失,從治國平天下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出發,把個體緊緊聯絡於社會時代,而是著眼於普遍人性論的角度 另一方面,他更多地注意到了藝術家的心理特徵和生理特徵,這也是與中國人談苦悶悲觀往往注重於政治學 社會學角度迥然不同的.叔本華的悲觀主義 形而...

中醫所說互為表裡是什麼意思,中醫所說的「互為表裡」是什麼意思?

表裡是指身體部位而言,表和裡相對而存在,猶如陰和陽相對而存在。如果以表裡分陰陽的話,表屬陽,裡屬陰。體表為表,體內為裡,這個好理解,就不多說。比較多見的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認為臟腑之間是互為表裡的關係。五臟屬裡,六腑屬表 三焦為孤腑 五臟和五腑互為表裡。具體來說,心和小腸 肺和大腸 肝和膽 脾和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