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釋溶液是一次操作小還是兩次操作

2025-07-27 09:36:37 字數 4320 閱讀 2450

1樓:房老師

稀釋溶液是一次操作好還是兩次操作好?

答:稀釋倍數不同,就會選擇不同:稀釋倍數小(例如10倍),就選擇一次稀釋;

稀釋倍數小(例如100倍以上),就選擇2次(及其以上)稀釋;

為什麼溶液稀釋一般用逐級稀釋而不進行一次性稀釋到

2樓:冷水茶

一般規定,一次稀釋不能超過100倍。逐級稀釋主要是為了減少誤差。

稀釋100倍,取1ml濃溶液稀釋到100ml,如果取樣誤差是,那麼會造成稀釋後稀溶液濃度存在2%的相對誤差。

如果你分2次,每次稀釋10倍,那麼你每次要取10ml濃溶液,稀釋到100ml,取樣誤差這時候仍然是,那麼每次帶來的稀溶液相對誤差就只有千分之二,兩次就算命苦最終被疊加了,也只有千分之四,遠小於一次稀釋的百分之二。

哦,當然,如果你分2次的時候是每次取1ml,稀釋到10ml,那麼你的相對誤差反倒是百分之四,更不準了。所以重點指出的是所用器具的選擇要與方法配套。

3樓:教授王

一次性稀釋會產生更大的誤差。

關於溶液配製和稀釋

4樓:意亦雪

1.直接法準確稱取基準物質,溶解後定容即成為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例如,需配製500ml濃度為 mol·l-1 k2cr2o7溶液時,應在分析天平上準確稱取基準物質k2cr2o7 ,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轉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較稀的標準溶液可由較濃的標準溶液稀釋而成。

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標準鐵溶液。計算得知須準確稱取10mg純金屬鐵,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無法準確稱量,因其量太小、稱量誤差大。因此常常採用先配製儲備標準溶液,然後再稀釋至所要求的標準溶液濃度的方法。

可在分析天平上準確稱取高純(金屬鐵,然後在小燒杯中加入約30ml濃鹽酸使之溶解,定量轉入一公升容量瓶中,用1mol·l-1鹽酸稀釋至刻度。此標準溶液含鐵。移取此標準溶液於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1鹽酸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標準溶液含鐵。

由儲備液 配製成操作溶液時,原則上只稀釋一次,必要時可稀釋二次。稀釋次數太多累積誤差太大,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度。 2.標定法不能直接配製成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可先配製成溶液,然後選擇基準物質標定。

做滴定劑用的酸鹼溶液,一般先配製成約濃度。由原裝的固體酸鹼配製溶液時,一般只要求準確到1~2位有效數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體或在臺秤上稱取固體試劑,加入的溶劑(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標定溶液的整個過程中,一切操作要求嚴格、準確。

稱量基準物質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稱準至小數點後四位有效數字。所要標定溶液的體積,如要參加濃度計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準確操作,不能馬虎。

5樓:秒懂百科

溶液配製:配置溶液的過程。

化學關於溶液稀釋的操作過程的,超急速

6樓:我愛酸葡萄

下面是用90%的濃硫酸(密度=克/立方厘公尺)配製成1mol/l的稀硫酸500毫公升的操作,填空:

1.所需濃硫酸的體積為___30毫公升___

2.如果實驗室有10毫公升、25毫公升、50毫公升量筒,應選用( 50 )毫公升量筒最好。量取時發現量筒不乾淨,用水洗淨後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濃度將(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3.將量取的濃硫酸沿燒杯壁慢慢注入盛有約100毫公升水的裡,並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使稀釋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 )。

4.將( 3 )的上述溶液沿( 玻棒 )注入(500ml容量瓶中),並用50毫公升蒸餾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要(加入容量瓶)中,並搖勻。

5.加水至距離(1-2公釐)處,改用( 膠頭滴管加水 ),使溶液的凹液麵正好跟刻度相平。

7樓:劍秀芳戲茶

1)配製氫氧化鈉溶液時,稱取已吸潮的氫氧化鈉固體,溶液濃度_偏低_2)配製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不能澄清,溶質少量不溶解,溶液濃度__偏低__

3)配製氯化鈉溶液時,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溶液濃度___無影響___4)定容時,液麵上方與刻度相齊,停止加水,溶液濃度___偏高___5)發現溶液液麵超過刻度線,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麵降至刻度線,溶液濃度__偏低___

6)溶解所用的燒杯未乾燥。

溶液濃度___無影響___

7)定容時仰視觀察液麵。

溶液濃度___偏低___

8)定容時俯視觀察液麵,溶液濃度___偏高___

溶液稀釋問題

8樓:丙夏侯煙

以氫氧化鈉溶液為例(它的濃度表示方法之一是:40g/100g ;之二是 ;密度是:

1).等質量稀釋。

水克數--鹼液克數---稀釋後濃度(g/g)--稀釋後密度,--50---50---

稀後稀前濃度(g/g)比--稀後稀前濃度(mol/mol)比---稀後稀前密度比。

2).等體積稀釋。

水體積ml--鹼液體積ml---稀釋後濃度(g/ml)--稀釋後密度。

稀後稀前濃度(g/ml)比--稀後稀前濃度(mol/ml)比---稀後稀前密度比。

9樓:雙鐮刀

不一定,象硝酸氨就是吸熱!

但歸納起來,稀釋都有能量變化。

10樓:網友

幹嘛,你弄個具體題目a不然該寫多少出來。

溶液稀釋誤差問題:溶液稀釋五千倍,用兩種方式,0.1ml至500ml;10ml至500,再5ml至500ml,為何後者誤差更大

11樓:網友

從道理上講後者的誤差小,如果用10ml的滴定管和500ml的容量瓶操作,且不計容量瓶的誤差,滴定管的兩次讀數估計誤差為,第一種方式的相對誤差為,第二種方式的兩次相對誤差分別為和,可見第二種方式的相對誤差小得多。如果在實際操作中確實存在這種問題,表明玻璃量器或操作上有問題,也就是說第二種方式所取的體積不準,要注意玻璃量器的校準,5ml,10ml要分段校準,500ml的容量瓶也要校準,檢查操作上是否存在問題。

舉例說明如下:假設用1000ppm的標準母液,配製的標準溶液,採用上面兩種不同的配製方法,滴定管的讀數誤差全部為,放出的溶液體積分別為,,,不計500ml容量瓶的誤差,那麼,第一種方式配出的濃度為,第二種方式配出的濃度為,可見第一種方式的誤差很大。實際工作中,包括好多標準規定的方法,不是採用第一種方式來配置標準溶液,而是採用第二種方式。

12樓:網友

第二種方式在轉移和量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人為因素增大了誤差。

譬如,在從第一次稀釋後的溶液中量取時,即便已經非常細心,精確度達到能夠保持的最高水準,在5ml到500ml的過程中誤差也被放大了100倍。

因此實際操作中最好儘可能避免增加操作次數,減少人為干擾造成的機械誤差。

13樓:網友

首先,用儀器是有誤差的,用的次數越多,誤差就會積累。

前者只用了一次量液,後者用了兩次量液,所以誤差大了。這個很好理解。

其次,將10毫公升稀釋之後,再取5ml, 但你取的這5ml其溶解情況真的很有問題,可能並沒有真的取到你所要的溶質的量,也許是水更多,畢竟溶質在溶劑中是有漲落的。這又會有一些系統誤差。

最後,你的操作次數越多,在你的操作過程中的隨機誤差也會越多。

所以結論就是,工序越多,越複雜,其可控性就越差,因為誤差是會積累的。

氫氧化鈉溶液與水稀釋的正確操作方法!

14樓:暴瓏寒訪曼

一:用ph試紙。

氫氧化鈉ph值大於7水ph值等於7

二:用紫色石蕊試液。

變藍色是氫氧化鈉。

水不變色。

15樓:

是反過來操作,溶液若沒有特殊規定,一般是要讓溶液由稀到溶的狀態,這樣會避免一些熱反應等不良因素。。

16樓:敗筆芥末

一般稀釋都是把物質加入到水中,因為有些物質稀釋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如濃硫酸,且強酸強鹼稀釋會放熱。

稀釋溶液在水中加溶液還是在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是在

17樓:網友

一般情況都是在溶液中加水,稀釋濃硫酸是在水中加濃硫酸。

18樓:牟珺法智菱

不會!因為氫離子濃度乘氫氧根濃度在溫度不變時始終保持不變!稀釋稀氨水,鹼性減弱,氫氧根濃度下降,所以氫離子濃度公升高。

kw=c(h+)*c(oh-0溫度不變時,大小不變,c(oh-)稀釋後減小,則c(h+)增大,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離子都下降!

19樓:房老師

【】化學試驗中,沒有明確規定怎作麼個順序操作稀釋溶液的工作。

個別的稀釋操作,有明確規定。例如濃硫酸的稀釋,要求不可以將水向濃硫酸裡倒,是出於安全操作的目的。

談過兩次戀愛。一次是他愛我,我不愛他。一次是我愛他,他不愛我。第一次給了初戀,後來他劈腿了。遇到了

能,這個不影響,對自己有點自信好嗎?在乎的是現在,從前已經過去了,老抓著不放,沒意思,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任何時候,任何人問你,有過多少次戀愛,答案是兩次。一次是他愛我,我不愛他。一次是我愛他,他不愛我。好的愛情永遠在下一次。你可以的 先改變思想,一切都會好的 早分開早看清,這樣的男人是不負責任?好...

女朋友抽血檢查艾滋病,結果檢查兩次,一次是陰性,一次是陽性,我當

在艾滋病篩檢時因為人為操作 試劑靈敏度和裝置等原因出現假陽性也是正回常的,當初篩陽性時答也不需要擔心,這個需要看是在什麼地方檢測的,如是醫院檢測陽性會推送去疾控中心做複檢,如疾控中心複檢陽性再通過實驗室確認檢測,出正式確認報告才可以最終確認感染艾滋病。hiv做了三次初篩兩次陽性,一次陰性,怎麼辦?5...

我今年已經兩次夢到龍。一次是夢見在老家,一條龍從遠方飛到我

有的人會不做夢,而做夢的是你沒有進入完全安靜的睡眠狀態。在你覺得 睡著 時,其實並沒有完全入睡。大腦皮層還有一塊比較活躍的區域。他會把你白天發生的事或你想的事通過記憶細胞釋放產生影像。就像放電影。但這些記憶細胞不完整,也很難成有序狀態,所以夢境會變動。沒發生的事也會夢到就是記憶細胞的不完整性和不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