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揭示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5-07-28 06:36:56 字數 3286 閱讀 3771

1樓:網友

理財產品的購買不能單純只看風險揭示書,他是乙個完整的過程。首先,你具備購買理財的資金起點要求。其次,你提出或者在銀行理財經理的介紹下,瞭解了該產品。

再次,你在銀行員工的指導下籤署了風險測評和風險揭示書,當然這些過程的簽字必須是你本人親筆簽字。最後,你在風險測評過關後,符合購買該產品的條件,然後下單申購。如果這些過程你都知曉,並且是親筆簽字確認,那就是你真實意願的表達,就具備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中間,有簽字不是你本人,或者風險測評和購買產品不相符,那你是有機會去向銀行申述,但是這個過程很漫長。所以,你在購買前自己要做好判斷,高收益,可定有高風險。希望,對你有幫助。

華潤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2樓:拓天速貸

凡是理財都是會有一定的風險。

理財產品說明書的第一部分通常為風險揭示書,這是銀行按照監管的要求例行披露理財產品可能隱藏的各種風險。但光看風險揭示書沒多大用處,比如不保本的理財產品風險揭示書裡通常會提到「您的本金可能會因市場變動而蒙受重大損失」。但風險到底有多大,風險揭示書通常不會告訴投資者。

1.要看清產品是銀行自發還是代銷產品。一般而言,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是銀行自發的,但也不排除銀行作為**銷售其他的理財產品,不少風險較高的有限合夥私募**就是通過銀行渠道銷售的。

如何區分呢?某些銀行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明確寫著「銀行作為投資者的**人……」這樣的宣告。銀行只承認是**、委託關係,若出了事,它不負責。

2.看是否為保本產品。收益率和風險是如影隨形的,對於不少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而言,所購銀行理財產品是否保本很關鍵,目前對於投資收益率有幾種描述,如「預期收益率」、「目標收益率」、「承諾收益率」等等。

大部分理財產品標明「預期收益率」,不過,預期收益率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要區分清楚。保本型產品在收益說明上是有明確說明的。

3、看募集資金的投資方向。很多產品在宣傳時都會誇大收益率,但理財產品的投向一帶而過。對於銀行理財產品而言,結構性產品的風險往往比較高,以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企業債為主要投資方向的銀行理財產品更安全。

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遵循什麼原則

3樓:網友

基本原則。

1、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遵循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如實告知原則。

2、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遵循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充分揭示風險,保護客戶合法權益,不得對客戶進行誤導銷售。

3、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進行合規性審查,準確界定銷售活動包含的法律關係,防範合規風險。

4、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做到成本可算、風險可控、資訊充分披露。

5、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遵循風險匹配原則,禁止誤導客戶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財產品。風險匹配原則是指商業銀行只能向客戶銷售風險評級等於或低於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理財產品。

6、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加強客戶風險提示和投資者教育。

4樓:我是白蘭花

銷售理財產品須明示風險。

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萬無一失。銀監會於2011年正式釋出《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進一步要求了商業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銷售必須明示風險。

對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這次出臺的《辦法》主要做了以下新的規定:在風險的揭示方面,《辦法》要求銀行開展理財產品銷售應遵循風險匹配原則,要製作理財產品的專業風險揭示書,特別強調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其中的很多內容。比如理財產品的型別、期限、風險評級結果、適合購買的客戶等資訊。

而且還要求配以示例說明最不利投資情形下的投資結果;

此外,還有專門的客戶權益須知單頁等內容的規定,目的就是要投資者明確知道自己投資的產品的具體情況,特別是風險有多大;另外,還提出了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相關規定,被業內認為是這個《辦法》的最大亮點。

銀行的理財產品非保本收益風險大嗎?

5樓:_qq號

理財產品的特點就是風險和收益並存!其實,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即便是最簡單的銀行存款也有跑不贏物價**,導致負利率的風險! 個人認為:

風險一部分來自你選選擇的理財產品,更大一部分來自你對這個產品的認識程度,認識不夠的話,風險再小的市場對你來說也是大的!銀行裡的****投資最好:週期短,收益高,登入網銀就可以開通,開通的時候輸入我們機構號,我們提供**買賣指導,我做這個五年多了,每月保本收益2%!

6樓:生哥理財

有網友提問——「銀行的非保本理財,年收益在4%-5%,風險大嗎?」,自從取消保本與固定收益之後,銀行理財產品也有本金受損的潛在風險,那麼,年收益在4%-5%之間的理財產品,風險大嗎?

7樓:二姐聊保險

任何理財都有風險,一定要理性看待,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一般來說,銀行理財還是比較安全的,具體風險就要看產品型別了。銀行理財產品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操作管理風險以及不可抗力風險等。

8樓:保衛南瓜

任何理財產品都有風險,不要聽信銀行工作人員說的天花亂墜!

9樓:95郭逗比

有一定的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程度由低到高可分為保本保證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也就是說,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是風險最高的,顧名思義,就是說既不保證收益,更不保證本金,這類產品風險較高,建議在銀行專業理財經理指導下購買,適合風險喜好型客戶,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遠高於銀行定期收益的投資計劃。

10樓:網友

樓上誤人子弟……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程度由低到高可分為保本保證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也就是說,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是風險最高的,顧名思義,就是說既不保證你的收益,更不保證你的本金,這類產品風險較高,建議在銀行專業理財經理指導下購買,適合風險喜好型客戶,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遠高於銀行定期收益的投資計劃。

一般而言,不要只顧看是否非保本,銀行可能會為了規避一些風險,或者其他原因(監管要求等),對保障性很高的理財產品仍舊定位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但是其實這部分或者系列的理財產品抗風險能力很高,比如我們銀行就有這樣子的理財產品,雖然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但是長期以來(以近24個月的資料),就沒有說達不到預期收益的,只是好像在2年前的某一年(記不住了,就不瞎叨叨),沒有達到預期收益,但是也只是與預期收益差著零點幾甚至零點零幾個百分點,對客戶來說,沒有損失本金,還有略高於定期存款的收益,對銀行來說,沒有損失信譽(因為當初銀行就說是非保本浮動收益,沒有承諾是保證收益的,懂我意思吧……)

其實,如果要買保本保收益的,只有定期和國債,其他的都有風險,大小不一而已,所以主要是看相應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書和產品說明書,裡面有相應的理財投資方向,主要看投資方向。

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 風險大不大,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風險大嗎?

不管是什麼樣的理財產品都是具有風險的,並沒有所謂的 零風險 一說,只是分低風險和高風險的區別。而銀行的理財產品也分為很多種類,風險度也是高低不同的。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等級,可以劃分為謹慎型產品 r1 穩健型產品 r2 平衡型產品 r3 進取型產品 r4 和激進型產品 r5 這五種,數字的增加代表風...

理財產品有風險嗎,購買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字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範圍,投資需謹慎。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範圍,風險介紹等。投資有風險,投資市場有很多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所以我們買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不過...

理財產品有風險嗎,購買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不同的理財產品收益不同風險自然不同,這需要自己去選擇所認可的理財產品,具備承擔收益和風險的穩妥能力。反正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這是亙古不變的投資道理 理財產品有風險,到底是什麼風險?投資有風險,投資市場有很多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所以我們買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不過風險等級有高低之分罷了。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