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有什麼影響,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2021-05-17 20:08:01 字數 5199 閱讀 9126

1樓:北京創典文化

鄭和下西洋bai

不僅對當時du的明王朝建立

zhi不朽功勳,也對

dao海洋事業產生

內了深遠影響。既把我

容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峰,也對人類的海洋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鄭和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收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資料。這無疑有利於擴大海外交通和**範圍。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2樓:

1、鄭和下西洋在國內的影響

在南洋、印度洋沿岸,開拓了愈來愈多的海外市場。海外**刺激了國內官私工業和民間手工業的迅速發展。鄭和下西洋加強了祖國大陸與臺灣的聯絡。。

2、鄭和下西洋在國外的影響

鄭和下西洋為亞非國際間和平局勢的建立,為促進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和友誼,為發展中國與亞非諸國之間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相互交流,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東南亞有些國家,甚至由於受到鄭和的影響,形成了新的風俗習慣。

3、鄭和下西洋對華僑開發南洋的影響

鄭和七下西洋,完全打通了由中國往南洋各國的海上交通,在海外建立起中國的威望,為華僑開發南洋創造了許多有利的條件。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和生活水平,對南洋各國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繁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反面影響;鄭和下西洋不以**獲利為目的,但成本太大了。是導致明朝後期國力衰弱的直接原因。

3樓:閔碧靈集鑫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2.擴充套件海外**(經濟目的);

3.還有一說法是,明成祖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軍事目的);

4.赴麥加朝覲(個人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西洋,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2.加強了中國明朝**與海外各國的聯絡,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

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4.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援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4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在政治上主要建立了亞非國家國際間的和平局勢,經濟上發展了亞非諸國間的國際**,文化方面向亞非各國敷宣中國的教化,以及 增進了中國人民對亞非國家的認識與和了解。

鄭和下西洋過程中告誡那些「喜戰好鬥」的島國要安分守紀,另一方面從統一宗教入手,力勸改變不正的宗教信仰,對平衡各國關係,緩解因宗教問題而導致的國與國之間的緊張關係起無比重要的作用。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間的國際**,不僅使明朝獲得很大的經濟利益,而且一般的貧民也很多因此而致富,嚴從簡曾說:「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瑜,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稀,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欲矣」。

鄭和船隊傳揚了文教,使中國與亞非國家交往空前密切,增進了亞非各國人民對中國的瞭解,也極大地增長了中國人民的海外知識。開闊了眼界,豐富了中國人民對於海外的地理知識。鄭和下西洋開擴的海外市場極大的發展了像以景德鎮為中心地瓷器業,以蘇州為中心的絲織業和以松江為中心的棉紡業,以蕪湖為中心的漂染業等。

並且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鄭和下西洋還促進了向南洋移民的熱潮,為中國移民在海外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

5樓:伊莎

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瞭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6樓:殘蝶噬骨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享、真蠟、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八十多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鄭和下西洋可以不以**獲利為目的,但不能不計成本。七次下西洋給明朝財政造成巨大經濟負擔,隨著國力衰退,航海的壯舉必然隨之悄然結束。

鄭和下西洋影響

7樓:第一職責

正面影響:

對國外:

1、向外國傳遞了中華文化,利於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2、中國的絲織品、瓷器受到西洋諸國的歡迎,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外國的香料也運送到國內,並且與各國互通有無,各自取長補短。

對國內:

1、外交軍事:與很多國家進行溝通交流,宣揚了明朝的威望,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打擊了斯里蘭卡錫蘭山國的同志,懲治了海盜。

2、政治:鄭和船隊遊歷過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周邊許多小國臣服於明王朝,鞏固的王朝穩定。

3、經濟:引進許多新的生產技術,改進國內的手工業發展,發明了新器型扁壺、花澆等。

4、文化: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

5、宗教: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帶回了天方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

負面影響:鄭和下西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浪費了國家的大量資源,這也成為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鄭和在七次航行中,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2023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580週年(1405-2023年),中國曾發行4枚紀念郵票。

2023年7月11日,被確定為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日。中國舉行包括文物展、紀念大會 在內的系列紀念活動。同年,***正式批准將每年的7月11日(也即鄭和下西洋的決策日)確定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期。

8樓:小手只能讓你牽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有以下這些:

正面的影響:

1.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

2.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3.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 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絡。

4.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

5.鄭和七下西洋,完全打通了由中國往南洋各國的海上交通,在海外建立起中國的威望,為華僑開發南洋創造了許多有利的條件。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和生活水平,對南洋各國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繁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負面的影響:

鄭和下西洋不以**獲利為目的,但成本太大了。是導致明朝後期國力衰弱的直接原因。

9樓:原來是知恩

一、正面影響:

1、促進海外**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

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這種**活動,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2、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鄭和下西洋,向海外傳播科學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禮儀、宗教藝術等中華文明,將中國在建築、繪畫、雕刻、服飾、醫學等領域的精湛技術帶入亞非國家,向當地人民傳授鑿井、築路、捕魚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和農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貨幣、曆法、度量衡等。同時,亞非國家的文明成果也傳入中國。

鄭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3、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

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4、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開放進取、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600年前,面對人類還知之不多的廣闊無垠的海洋,面對險象環生的長途遠航和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鄭和與他的船隊沒有退縮,以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繼漢、唐、宋、元各代與世界各國人民陸上交往的不斷擴大,又開闢了中華民族從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紀元,將中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負面影響:

鄭和下西洋不以**獲利為目的,沒有為國內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援,沒有刺激中國手工業的發展,沒有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倒是強化了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基礎。而且這種**,對國計民生關係不大,因為輸入的商品多為香料、珍寶等高檔消費奢侈品。

同時也助長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不思進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於中國的政治經濟革新。鄭和下西洋所進行的對外**,並不是一種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交易。

按照明**的旨意,**堅持的是「厚往薄來」的原則,即**收購外來番貨,而低價**中國的貨物,其目的僅僅是為了顯示中國的富強與富有,從而加深了中國人的自我虛驕心理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觀。這種**產生的後果只能是給國內經濟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背後巨大的耗費給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負擔,從長遠來看不利於社會的穩定。

鄭和下西洋歷史回顧:

鄭和共進行了七次航行,每次航行都有所不同,為當時及當今社會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一次,2023年下詔,2023年回國。在印度古裡區域,封王立石勒碑,並將舊港華人陳祖義帶回。

第二次,同年冬天再次起航,於2023年夏天返回,此次共有船隻200多艘。

第三次,九月從太倉啟程,路過福建開洋,最遠達到了忽魯謨斯。

第四次,2023年冬季出發,2023年夏季返回,達到蘇門苔刺,幫助期望俘獲了另一勢力之後,將蘇幹刺王子擒回中國。

第五次,2023年出洋,2023年返回。

第六次,2023年出發,再次抵達忽魯謨斯地區,於2023年返回。

第七次,2023年從太倉出發,達到長樂港,隨後達到阿丹、竹步等20多個國家。

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大突破,自該事件發生後,經過言語轉述,產生了很多正面、負面的渲染。但是受到人為記憶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原本歷史事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明成祖朱棣起兵篡奪帝位之時,身邊一個叫三寶的宦官立下了不少戰功。朱棣即位之後,晉升他為內宮太監,對他寵信有加,還親自書寫了一個大大的 鄭 字賜給三寶為姓,從此,三寶就改叫鄭和。明成祖朱棣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派了不少使臣出使鄰國宣揚國威,但 西洋 各國一直沒有人出訪過。於是,明成祖決定派氣宇軒昂 聰明...

簡述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瞭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對鄭和下西洋的認識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航海史上半年的壯舉。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 宣揚國威 加...

鄭和七下西洋故事簡短概括鄭和七下西洋故事簡短概括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往的一位傑出人物,鄭和下西洋是中國 在明朝朱棣當政的時候,有個叫鄭和的人,領了一群人,駕了幾艘船去西洋,跑了七趟。當第一次在 海上絲路珍藏冊 上看到了他的畫像,不由眼前一亮,他身材高大,器宇軒昂,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有一種不怒自威的王者風範。後來,我又在雲南看到了鄭和的塑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