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2021-05-17 03:03:26 字數 5150 閱讀 3463

1樓:女神經阿慧

土地的所有權變了,由集體的變成了農民自己的,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

2樓:恰咔啦咔

1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2土地成為農民的私有財產 3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3樓:凌櫻緋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

2023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實行的。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中國農民創造了以家庭承包為主要形式的包產到戶、包乾到戶等生產責任制。

2023年5月,***對包產到戶給予明確肯定,有力地推動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改革。

從2023年到2023年,**連續三年以「一號檔案」的形式,對包產到戶和包乾到戶的生產責任制給予充分肯定,並在政策上積極引導,從而使包產到戶和包乾到戶的責任制迅速在全國廣泛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隨之解體。此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斷完善,最終形成農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

4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4·黃石)20世紀70年代末,農業連年豐收,農民高興的說:「交夠國家,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體現了農民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政策的擁護。

(2013·**)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多次對土地政策進行調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體現了農民在經營方式上改為分戶承包、自負盈虧。

(2012·鄂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首先在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使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當時農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5樓:君子一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時間2023年

6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安徽小崗村18家農戶決定分田到戶,揭開了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序幕。202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寫入憲法。

7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月1日,中共**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指出目前農村實行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承包聯產計酬,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包乾到戶、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2023年**下發檔案,指出聯產承包制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2023年11月25日―29日舉行的中共十三屆八中全會通過了《中共**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決定》提出把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作為我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項基本制度長期穩定下來,並不斷充實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的舊體制。

而且,隨著承包制的推行,個人付出與收入掛勾,使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增,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改革開放後,為什麼要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8樓:s時光不棄

1、就全國來說,農業發展水平比較低,主要是手工勞動,因此不適合大規模的經營,而將經營的單位劃小到家庭,同這種手工勞動的生產水平相適應。

2、原來那種大規模經營下的集體勞動(改革前農村以生產隊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農民評工記分年終分配)對每個人的勞動數量、質量很難準確統計,因而必然是平均主義的「大鍋飯」,而以家庭為經濟單位可克服幹多幹少一個樣的平均主義。

3、農業生產的勞動物件是動物、植物等生命體,勞動物件的這種特性要求勞動者有更強的責任心,以家庭為經營單位有助於這種要求的實現。所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得以蓬勃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實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質是打破了人民公社體制下土地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的舊的農業耕作模式,實現了土地集體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確立了土地集體所有制基礎上以戶為單位的家庭承包經營的新型農業耕作模式。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特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歷史選擇,該種農業生產組織形式與傳統的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大集體時期)相比具有較大的進步,在改變農村經濟格局的同時,奠定了經濟發展和後續改革的基礎,調動了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為我國農民脫貧起到了重要作用。

消極影響

1、家庭分散經營,經營規模過小,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益。

2、農民不能自由處置土地,限制了農民的擇業自由。

3、農村基礎設施難以建設,農業生產長期高成本。

4、家庭小塊田地分散經營,不利於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

5、家庭小塊田地分散經營,增加了農業生產的管理成本。

6、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制度缺乏規範化的法律保障,制約了農民通過經營土地提高收入的能力。

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9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沒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生,統分結合,雙層經營,既發揮了集體統一經營的優越性,又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是適應我國農業特點和當前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種較好的經濟形式。

2023年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這次土地改革,將土地產權分為所有權和經營權。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經營權則由集體經濟組織按戶均分包給農戶自主經營,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承包合同履行的監督,公共設施的統一安排、使用和排程,土地調整和分配,從而形成了一套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糾正了長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經營方式過分單調的弊端,使農民在集體經濟中由單純的勞動者變成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從而大大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較好地發揮了勞動和土地的潛力。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經營體制是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集體經濟組織為發包方,以家庭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為紐帶而組成的有機整體。

通過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戶應向國家上交的定購糧和集體經濟組織提留的糧款等義務同承包土地的權利聯絡起來;把發包方應為承包方提供的各種服務明確起來。

10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4·黃石)20世紀70年代末,農業連年豐收,農民高興的說:「交夠國家,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體現了農民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政策的擁護。

(2013·**)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多次對土地政策進行調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體現了農民在經營方式上改為分戶承包、自負盈虧。

(2012·鄂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首先在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使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當時農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是80年代初期在中國大陸

的農村推行的一項重要的改革,是農村土地制度的一項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改革開放,而改革最早始於農村改革,農村改革的標誌為「包產到戶(分田到戶)」即後來被稱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俗稱「大包乾」)。

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鄉村集體經濟基本制度

2023年1月1日,中共**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指出農村實行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承包聯產計酬,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包乾到戶、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2023年**下發檔案,指出聯產承包制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2023年11月25日―29日舉行的中共十三屆八中全會通過了《中共**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決定》提出把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作為我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項基本制度長期穩定下來,並不斷充實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的舊體制。

而且,隨著承包制的推行,個人付出與收入掛勾,使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增,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三、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

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改革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為此後工業經濟領域的改革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以7%的土地養活了約佔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蹟。

我國**領導人2023年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演講時感慨地說:「30多年前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就是從農村改革開始的。我們通過改革實現了農業大發展,糧食產量由3億多噸增加到6億多噸,成功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

在此基礎上,幾億人擺脫了貧困,並提前達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12樓:匿名使用者

隨之改革開放的進行,原有的人民公社制度阻礙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這一制度下,農村生產力低下,農民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所以農村的改革勢在必行。(歷史) 隨著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改革的成功,以及其經驗的推廣。各地紛紛效仿,在這種形勢下,以家庭聯產實行責任制為主要內容農村改革的序幕被來開。

(現實) 實行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開端,為以後的城市改革提供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地位)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形式是什麼

13樓:阿離

包乾到戶是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形式。

農民享有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權,但所有權仍歸國家所有,根據雙方簽訂的有關權利、責任和利益的承包合同,由農戶自行安排各項生產活動,產品除向國家交納農業稅、向集體交納積累和其他提留外,完全歸承包者所有。

農戶承包集體的基本生產資料(主要是土地)自主經營,包交國家和集體應得的各項費款,其餘產品或收入歸承包戶所有。

這項制度最早與2023年在山東等地、1971-1976在福建等地短暫實行過,最終因為文革原因而沒有完全推廣。文革結束後,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重新實行,收效很大,進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飄向全國各地。

在包乾到戶的體制下,雖然土地國有的性質沒有改變,農民只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但在長期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部分生產資料私有化的情況。其次,雖然生產隊在包乾到戶實施的初期依然存在,但其功能已經很大程度上削弱。

14樓:源於因果

1、包乾到戶。每個承包商向國家繳納農業稅,訂購產品訂單,並向公眾支付公共**和公益金。其餘產品由農民自己擁有。

2、包產到戶。實行固定產出,固定投資,固定積分,過量生產到自己,生產補償。在大多數地區,它是家庭包裝的形式。

3、絕大多數地區都採用包乾到戶的形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農村集體經濟實現的主要形式。主要生產資料仍歸集體所有;依據工作分配原則仍然按分配方式實施;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集體與家庭是分開的。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中國農民創造了以家庭承包為主要形式的包產到戶 包乾到戶等生產責任制。1980年5月,對包產到戶給予明確肯定,有力地推動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

改革開放後,為什麼要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 就全國來說,農業發展水平比較低,主要是手工勞動,因此不適合大規模的經營,而將經營的單位劃小到家庭,同這種手工勞動的生產水平相適應。2 原來那種大規模經營下的集體勞動 改革前農村以生產隊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農民評工記分年終分配 對每個人的勞動數量 質量很難準確統計,因而必然是平均主義的 大鍋飯 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首先在那兩個省實行

安徽 四川 1978,全國還有一億農民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安徽,四川首先實行 放寬政策內,休養生容息 的辦法,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取得了好的效果。不久,全國實行以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和非農產業,廢除了 一大二公 的人民公社舊體制。安徽 鳳陽縣 小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