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詩選浪的賞析艾青詩選盼望的賞析?

2021-05-25 13:03:40 字數 5723 閱讀 3538

1樓:雲水之空

《浪》這首詩產生了,產生於2023年5月上海吳淞炮臺。

詩人心中有一種希望,期待著把這種希望抒發出來

。詩人希望的是一種力,這種力是強大的,能摧枯拉朽,能盪滌大地上的一切汙泥濁水,能在困難重重之中衝出一條路來……而這希望如何抒發出來呢?如何才能把這種希望表達得集中、鮮明、形象?

詩人看到了浪,看到了浪的力量。於是,詩人機敏地抓住了這一契機。

這也許就是一種靈感吧!靈感,說起來似乎很神祕,其實,它對創作者來說,是經常出現的,是可以感觸到的,是可以捕捉到的,是實實在在的。

靈感,是埋於地下的種子,在養分和水分的養育之後,突然鑽出地面的一種衝動。

靈感,是詩人通過聯想,將兩種事物聯結起來時所產生的火花。

但有了靈感,並不等於就會獲得一首好詩。要想把靈感變成一首好詩,還 必須有把握靈感、駕馭靈感的能力。

在這方面,艾青有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在有了靈感之後,他說:就要「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選擇的主題」,「使你的感覺與思維在每一個題材襲擊的時候,給以一致的搏鬥,直到那題材完全屈服為止。」

這就是說,在創作中,有了感覺之後,並由感覺引起詩情之後,就要集中全力去思考去想象,將思想,將感情,儘可能地凝聚於具感的意象之中,一直到藝術形象滿意地完成止。這一創作過程是艱難的,但詩人必須不畏艱難,全力以赴,才能達到較好的藝術效果。

《浪》這首詩,艾青正是以全部力量去完成了自己所選擇的主題。

這首詩寫得很集中。集中,是艾青在詩歌創作中對自己的一種要求,也是他寫詩成功的奧祕之一。

《浪》這首詩,緊緊地圍繞著主題。那就是寫浪的力量,寫對浪的讚美。

寫浪的力量,又從兩個方面。一方面寫浪的力量的破壞性*——浪會「齧啃岩石」,浪會「折斷船櫓」、「撕碎布帆」,會造成許多「航行者的悲慘的故事。」但詩人強調的重點含意並不在這裡,重點是在強調浪的這種力量「或許是無理性*的/但它是美麗的」。

為什麼美麗?詩人沒有明說,留著讓讀者去思考。其含意的深邃也就在這思考之中了。

從這首詩的結構上來看,也很簡明、集中。從第一句「你也愛那白浪麼──「,到「而我卻愛那白浪」,這似乎只是一問一答,就把這首詩完成了。這真是功到自然成,這樣一首好詩,就是在這樣的不經意之中推到讀者面前。

2樓:終生一過客

我想利用空閒時間多充實下自己,多學習一些東西,多多充實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艾青詩選盼望的賞析?

3樓:ts紅塵過往

艾青的《盼望》就是這樣一首好詩。它一共只有六句,描述了海員在「起專錨」和「拋錨」時的屬喜悅心情和兩種「盼望」:一種是「盼望出發」,因而便喜歡看到「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一種是「盼望到達」,因而就很高興聽到「拋錨所發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譁」。

至於海員們為什麼喜歡「盼望出發」,又為什麼高興地「盼望到達」,詩人沒有說,留給讀者去思考。

詩中描述海員的兩種「盼望」,實際上是對新中國海員樂觀、豪邁的性格和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的讚揚。因為對於海員來說,「盼望出發」就是企盼與驚濤駭浪作鬥爭,「盼望到達」就是期待與嚮往勝利地到達目的地。沒有出發,就無所謂到達;沒有戰鬥,也就談不上勝利。

因此,海員們的兩種盼望正是表達了對戰鬥與勝利的渴望。推而廣之,出發與到達——戰鬥與勝利,豈只是海員們的兩種盼望?每一個革命者在人生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腦海裡湧現這兩種盼望麼?

船在海上,會不停地遇到風浪:人在世上,會不斷地碰到困難。一個真正的革命戰士,就應該象英雄的海員那樣,對困難的回答是戰鬥,對戰鬥的回答是勝利。

這就是《盼望》一詩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4樓:凌波微步

就應該象英雄的海員那樣

裡面的「象」字寫錯了,應該「像」。

艾青詩選鐵窗裡的賞析

5樓:厭食是家人

作品賞析:

這首詩的構思非常奇特,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詩以窗為中心,一層一層。「在這樣綺麗的日子/我悠悠地望著窗」,一般來講,詩可能沿著「望著窗」實寫下去,在窗裡望見她,望見她的神情或其它情景等等,來抒發「我」的愛心。

在過去的一些愛情詩作中,我們可以常常看到這種寫法。這樣的構思不僅奇特新穎,而且極有力地增強了表現力,增強了感情的濃度。而更為奇特新穎的是,詩人在下面集中筆墨刻劃她的眼。

眼是心靈的窗,把窗的含意推進了一層。對她的眼的描繪,詩人寫得那麼清沏,那麼耐人尋味:「在她思念的眼裡/映著一個無邊的天/那天的顏色/是夢一般青的/青的天的上面/浮起白的雲片了/追蹤那雲片/她能望見我的影子。」

6樓:舜湛養琳怡

只能通過這惟一的窗,

我才能——

看見熔鐵般紅熱的奔流著的朝霞;

看見潮退後星散在平沙上的貝殼般的雲朵;

看見如濃墨傾瀉在素絹上的陰霾;

看見如披掛在貴婦人**上的緋色薄紗的霓彩;

看見去拜訪我的故鄉的南流的雲;

看見擁上火的太陽的東海的雲;

看見法蘭西繪畫裡的塞納河上的晴空;

看見微風款步過海面時掀起魚鱗樣銀浪般的天;

又淒涼的秋的天;

看見寂寞的殘陽爬上

延頸歌唱在屋脊上的鳩的肩背;

看見溫煦的朝日在蹁躚的鴿群的白羽上閃光;

看見夜遊的蝙蝠迴旋在沉重的暮氣裡......

只能通過這唯一的窗,

我才能舉起——

對于海洋的懷念,

當碧空虛闊的的時候;

對於馬雅可夫斯基的詩的太陽的懷念,

當炙陽投射在赤色的圍牆;

對於千萬的伸著古銅色般巨臂的新世界創造者的懷念當汽笛的聲音悠長而豪闊的橫過;

對於秋的緋紅的森林與瀟瀟瀘州的懷念,

在秋風裡;

對於家鄉的滿山火焰般杜鵑花的懷念,

在傳來的賣花聲裡;

對於坐著白漆艇蕩過煙水淼茫的湖的懷念,

當天空楊過一片雲的白帆;

對於都市的喧囂的夜的街道的懷念,

當牆外喧響過車身和人語;

對於被夕陽燙過著的大地的懷念;

對於雪的懷念,

五月的秋的海的懷念;

對於一切在我的記憶裡留過烙印的東西,都懷念著......

只能通過這唯一的窗,

我才能舉起仰視的幻想的眼波,

在迎迓一切新的希翼——

在黃昏裡希翼皓月與繁星,

在深夜希翼著黎明,

在炎夏希翼涼秋,

在嚴冬又希翼新春,

這不斷的希翼啊,

使我感觸到世界的存在;

帶給我多量的生命的力。

這樣,我才能跨過——

這黎明黃昏,黃昏黎明

,春夏秋冬,秋冬春夏的茫茫的時間的大海啊。

苦難造就了艾青的主體意識,這在其獄中詩裡表現出來,即對社會現實的深化反思、對個人和國家民族出路的探尋、對自我角色的設計和開拓及價值定位。這首詩感情真摯而深沉,想象力豐富。寫出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懷念,對自由的無限渴望。

詩人當時雖然沒有自由,但是心中充滿希望,不斷的希冀帶給他生命的力量。

艾青詩選摘抄加賞析(一定要有賞析)

7樓:匿名使用者

艾青詩選名篇摘抄賞析

礁石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8樓:匿名使用者

早晨,我從睡眠中醒來,

看見你的光輝就高興;

——雖然昨夜我還是睏倦,

而且被無數的惡夢糾纏。

你新鮮、溫柔、明潔的光輝,

照在我久未開啟的窗上,

把窗紙敷上淺黃如花粉的顏色,

嵌在淺藍而整齊的格影裡,

我心裡充滿感激,從床上起來,

開啟已關了一個冬季的窗門,

讓你把全金絲織的明麗的臺巾,

鋪展在我臨窗的桌子上。

於是,我驚喜看見你:

這樣的真實,不容許懷疑,

你站立在對面的山巔,

而且笑得那麼明朗。

我用力睜開眼睛看你,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多麼強烈,多麼恍惚,多麼莊嚴!

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太陽啊,你這不朽的哲人,

你把快樂帶給人間,

即使最不幸的看見你,

也在心裡感受你的安慰。

你是時間的鍛冶工,

美好的生活鍍金匠;

你把日子鑄成無數金輪,

飛旋在古老的荒原上……

假如沒有你,太陽,

一切生命將匍匐在陰暗裡,

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

在永恆的黑夜裡飛翔。

我愛你像人們愛他們的母親,

你用光熱哺育我的觀念和思想——

使我熱情地生活,為理想而痛苦,

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帶走。

經歷了寂寞漫長的冬季,

今天,我想到山巔上去,

解散我的衣服,赤裸著,

在你的光輝裡沐浴我的靈魂……

9樓:匿名使用者

艾青詩選名篇摘抄賞析

艾青詩選太陽的賞析

10樓:布吉島該叫啥

艾青詩選《太陽》賞析:

詩的第一、二節,寫太陽到來時的悲壯場景值得注意的是:在艾青的感受世界裡,太陽竟是從遠古的墓塋、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穿過黑暗的年代滾來的,這暗示著光明誕生於黑暗和死亡。這和郭沫若的《太陽禮讚》不同,在郭沫若的感受中,光明就來自光明。

艾青之所以有這樣奇特的感受與表現,系時代賦予他的苦難感和光明感複雜交織所致,使他潛在地感悟到。

時代的光明和民族的新生必須用大量鮮血和生命換來,而這種代價付得越大,光明的到來也將勢不可擋擋:「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確有點悲壯情調,也真有點顯赫氣勢。

第三節由第

一、二節發展而來,暗示著:光明的到來,不僅將使萬物復甦,眾生一片歡欣鼓舞,還將出現一個科學文明的新時代。

正是這些嚮往光明的熱情和信念鼓舞著艾青,所以在第四節中,他把自己擺了進去,作了直接抒情,說他那陳腐、陰鬱的靈魂已讓太陽的火焰之手丟棄,再造了一個「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的新靈魂。

艾青確要從人世苦難的感受中掙脫出來,在光明必然到來的預感中振奮起來,去追求未來的真實的光明。可以說,這首詩異常典型地體現了那些年月熱愛祖國、投身戰爭、謀求解放的熱血青年的時代思潮。

《太陽》

艾青原文:

從遠古的墓塋

從黑暗的年代

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

震驚沉睡的山脈

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

太陽向我滾來

它以難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

當它來時,我聽見

冬蟄的蟲蛹轉動於地下

群眾在曠場上高聲說話

城市從遠方

用電力與鋼鐵召喚它

於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開

陳腐的靈魂

擱棄在河畔

我乃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

一九三七年春

擴充套件資料

《太陽》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2023年春天。那時他從監獄中出來不久,正流浪在上海灘頭。追求光明是艾青畢生的奮鬥目標,這首《太陽》便是他最早寫下的關於太陽的詩篇。

《太陽》作者簡介:

艾青,浙江金華人,現代文學家、詩人。2023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202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2023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2023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

2023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2023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2023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

艾青盼望賞析艾青詩選盼望的賞析?

詩人對他們的生活很熟悉,完全可以從許多角度來寫。而這首詩,卻極其巧妙地只選了這樣一個角度 以錨為中心,寫起錨和拋錨。錨,是船上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徵。起錨和拋錨,又是海員生活的兩個最富代表性的兩個動作。起錨,意味著一次新的航行開始了,拋錨,意味著一次航行結束了。詩集中地寫起錨和拋錨時海員的心情,並以海員...

艾青詩選吹號者賞析不少於艾青詩選吹號者賞析不少於600字

在 吹號者 中,詩人把 驚醒 這個詞語重複了三次,加深了我們對 最先醒來 的吹號者被遠方傳來的黎明的滾動聲所驚醒的印象。但其實驚醒他的並不是天邊滾來的聲音,而是他對於黎明的 過於殷切的想望。他意識到自己是黎明的通知者。因此,他起身立即拿起號角。從這裡我們又可以深刻地領會到一首詩的語言和節奏是怎樣生成...

《艾青詩選》出題帶答案,《艾青詩選》每一篇的賞析是什麼

艾青詩選 每一篇的賞析是什麼?具體如下 第一章 1938年4月,艾青從戰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漢不久,以激越而豐厚的情感創作了長詩 向太陽 由於這首詩所顯示的作者對人生和藝術不斷探求的精神,以及它達到的寬廣的審美境界,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現代文學史和文學評論家一致把它譽為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優秀詩篇。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