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儒家學說對後世產生的影響是什麼

2021-05-22 21:19:35 字數 4855 閱讀 6879

1樓:里斯本的迪迦

後世影響

孔子是我國古代最早最偉大的文學家,史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舉世公認的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一. 哲學上的貢獻

《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國哲學之源.

《漢書》記《易》之由來,"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階段;

周文王由八卦演為六十四卦是第二階段;

孔子作《易傳》是第三階段.

《易傳》的基本特點是,繞開卜筮, 闡發易理.

《易傳》中運用和闡述的一些基本範疇,命題,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

如: "陰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和,合"思想等等,發現了自然界,社會領域及思維領域的一般規律,即對立統一,量變與質變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創立了"君子時而中","過猶不及","通變動成","中庸成道"等原則,體現了辯證法的普遍聯絡,發展變化,運動過程的思想.

從禮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其辯正迴歸的軌跡.

二.教育上的貢獻

孔子時代, 教育與學術由官府壟斷, 提出"有教無類"的旗幟,以私人身份招徒講學,創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

選編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教材; 將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進行教育.

孔子在其豐富的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

教育目標是培養君子仁人

教育物件則"有教無類";

教學原則是因材施教,

教學方法採用"循循然善誘人"的啟發式,要求**學思結合,舉一反三,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重視德育,智仁勇並舉而以仁為中心;

提倡教師以身作則,師生教學相長;端正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當仁不讓於師

要求**學以成才,學以致用.

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被尊為"萬世師表".

他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指導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教育,而且在今天看來,仍與東西方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合.

三,文學上的貢獻

孔子修《詩》,正《樂》.我國傳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詩經》,是由孔子整理成書的.

《樂經》失傳.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古時有詩三千餘篇,孔子刪除其重複的,選取其"可施於禮義"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詩經》文字.

孔子還對《詩經》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說.

《論語》中就有很多記載,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不學詩,無以言."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更是最近發現的孔子詩**獻.

孔子對《詩經》的解說, 涉及到文學,政治,倫理,教育等各個層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對後來的文學創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產生了極其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孔子整理的《詩經》和孔子的詩論,就是兩千五百多年來中國文學和文論的"源頭活水".

四,史學上的貢獻

孔子是我國第一部史書《春秋》的作者.

《春秋》是魯國編年史,記載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魯國曆史.

孔子修《春秋》,是有感於"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出於撥亂反正的政治目的而作.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正義治史精神.

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

五,政治上的貢獻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禮記〉

孔子的政治思想,從"仁者愛人"出發,以"恕"為手段,堅持以人為重, 實行仁政德治, 始終將社會的公正,秩序,誠信和人與人的和諧擺在第一位.

孔子認為,為政首先要從自身做起, 他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提倡選賢與能, 賢能的標準是德才兼備.主張為政以德,寬猛相濟,德主刑輔.

孔子認為德治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法治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德治優於法治

德治是以民為本的政治.

德治要求"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反對苛政虐民,主張厚施薄斂,"使民以時","因民之

2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說孔子本人生在世上並無過錯,而且他本人也沒有著書立傳,肯定沒想過對後世的影響,只是經後人發展利用,逐漸形成一套影響力巨大的儒家思想體系。而儒家思想對後世影響的功過之爭,自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的*****都是對儒家思想持否定的極端表現。

也是對知識分子極端不尊重的時代。曾對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既然要評價孔子思想,必須知道孔子的主張及歷史作用。

大約在中國的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東西方世界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文化井噴及百家爭鳴現象,形**類文明史上空前絕後的奇觀。所誕生的思想巨人非常多,最具代表的如:西方的蘇格拉底(以下簡稱蘇氏)、東方的孔丘、釋迦牟尼等人,其思想及教育理論也都能穿透時空,深刻的影響著現代的東西方社會。

那個時代,古希臘城邦林立、東周也是列國紛爭,人們在為財富進行著激烈鬥爭的同時。又渴望獲得和諧、美好,因此蘇氏和孔子思想的誕生土壤極為相似,那麼主張、行為也就極為相似,都是順應潮流,想把人們從這種道德淪陷、物慾橫流的紛亂狀態中解救出來,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秩序。因此分別成就了東西方倫理學、道德學的人文思想的基石。

蘇氏和孔子都主張人本位,以人為本,注重對倫理、道德的討論和研究,主張德行一致、社會和諧。孔子主張的仁、義、禮、智、信更是高度濃縮了他的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精華。蘇氏和孔子都終生為真理奮鬥、奔走、不畏權貴、積極評擊時政、教育並激勵青年有為,未及著書立傳就去逝,其思想及行為都由**記錄傳承並光大。

都有著名的傳承**,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孟子-朱子。

縱觀歷史,無論是蘇氏還是孔子的思想,在當時世界上,肯定是最出類撥萃的,分別為西方羅馬帝國和東方漢唐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人文基礎,為社會和諧和人類進步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不得不仰視。觀古知今,當今世界所推崇的西方式競爭觀念。在追求金錢、美女、追求自身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卻淪陷了道德及倫理。

和那時的希臘列邦、東周列國何其相似。

然而,沒有放之四海、萬古皆準的真理,即使科學定律、程式函式也有執行環境或必要條件,蘇氏和孔子理論也不例外,在建立人類倫理次序、道德觀念、社會和諧等美好局面的同時,卻無法壓抑人類競爭、自私的一面。這種理論的侷限也是顯而易見的,必將導致重文輕武、重和諧輕競爭的社會局面,就為那些重武輕文、重競爭輕和諧的國家提供了發展機會。十八世紀的西方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丹麥,十九世紀的德國、日本,二十世紀的美國等都是典型的競爭型國家,在打破和諧後,從競爭的實踐中獲得成功。

這不能不讓我們警惕和深思啊!!

*********************************************

本人認為:不讀《論語》,不足以論孔子,不解《春秋》,不足以論中華。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功遠大於過,是中華文明的璀璨明珠。當然,中華文明在近代的衰敗除了地緣等因素外,不能排除孔子思想的負面影響。

現代中國處在一個競爭的世界之林,我們要在融合貫通西方現代科學思想、競爭哲學思想的同時,也不能放棄孔子及更多的古代思想家的建立的智慧寶庫,樹立中華的崛起的信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讓我們從先哲的思想中汲取營養吧!

參考資料

古希臘哲學、論語、世界通史等

儒家學說對後世產生的影響是什麼?

3樓:蜂鳥飛燕

儒家學說以「仁」為核心,發展了三綱五常,仁義智信等各種思想和人類行為準則,提出了君子的標準,對中國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中國現在提的和諧社會,奧運會的「和」字,都與孔子的思想分不開。中庸之道,現在仍然大有市場。

在歷代的文學作品中,也處處可見孔子思想的影子,特別是在漢代以後。

儒家學說是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當時儒道兩家學派有個明顯的共同趨勢就是道家往下層社會發展成民間道教;而儒家則在上層社會發展成了廟堂儒教。「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4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學說是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當時儒道兩家學派有個明顯的共同趨勢就是道家往下層社會發展成民間道教;而儒家則在上層社會發展成了廟堂儒教。「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5樓:生氣小鯉魚

對中國的影響:

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儲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對東亞的影響: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世界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和漢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樣,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並對那裡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

在韓國,信奉各種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韓國社會後,各種社會問題有所增加,但是韓國**以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作為維護社會的穩定的制約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對韓國的影響,儒家思想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第一,儒家思想在仁政,為人的闡述上的確有點道理,所謂半部 論語 治天下。如果天下的君臣民都能按他的要求來做,那天就是充滿了真善美。但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第二,孔子的門徒和儒家的學者是世界上最最執著,最最頑強,最最富有事業心的人。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為富國強兵,法家和墨家的思想比較流行。儒家思想是...

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有什麼

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 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這種影響在短期內不會消除。不過由於中國大陸官方意識形態等種種原因,許多人仍無法糾正對儒家的偏見,以至儒教無法在中國大陸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視。不少人仍然認為 儒家思想 是 四舊思想 而需要破除,這和韓國對儒教致力儲存過去文化的...

儒家思想對當代教育的影響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