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具體是指什麼

2021-03-05 09:21:48 字數 5654 閱讀 4330

1樓:憑欄看劍

慫恿殘酷無情 「武士道」是戰爭之道

公元7世紀的「大化改新」後,日本社會武力爭奪土地資源與政治權力的鬥爭日益激烈,武士階層逐漸形成。11世紀末,日本封建領主源義家擔任陸奧守時,曾平定當地一次內亂。源義向朝廷請功,遭到拒絕。

源義家便自行對家臣**行賞。這個舉動贏得了人心,關東(今東京一帶)武士紛紛投靠他,與其結成主從關係。從此,武士階層的基礎在日本正式形成。

久而久之,這種武士階層的思維、道德和行為規範逐漸形成了「武士道」。

瘋狂崇尚切腹

「武士道」一詞大約始於江戶時代(1603—2023年)初年。但是,早在始於8世紀末的平安時代,就已出現「武士之道」、「弓矢之習」、「阪東武者之習」等稱謂,即武士道的雛形。它驅使武士以效忠和服從主君為首要義務,為主君殺伐征戰、攻城掠地,是典型的殺人與戰爭之道。

12世紀末,鎌倉幕府成立後,設立御家人制度,進一步以儀式和法律形式確立主從關係,武士的政治地位開始上升,武家政治制度也隨之強化,儒學、禪宗佛教和神道教等思想開始成為銘刻在武士心靈深處的法典。此時的武士道同樣是以殺人為目的的戰爭之道,但是,它更強調獻身精神和禮儀。最典型的是,死的傾向被美化,切腹自殺成為「光榮的解脫法」。

當時對切腹的崇尚已到了瘋狂的境地,以至於在切腹的體位和方法上還有多種區別。另外,還有更殘忍的殉死切腹,少則數人,多則上百人。當代電影導演小林正樹就曾拍過《切腹》一片,真實刻畫了那殘忍的一幕幕。

其實,武士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切腹動機歸根到底是受利益的驅使,以自己的名譽,換取子孫後代在武家社會的權益。

江戶時代前,武士的公務以軍役為中心,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江戶時代的200多年間,實質性的戰鬥已經消失,武士作為戰鬥者的角色形式化,主要公務轉化為行政事務。武士道的基本內容轉化為忠誠、武勇、名譽、服從、義、儉樸、禮儀、勤學等。

當然,這些無一不是旨在強化武家政治和主從關係,無一不是武士經濟生活與職責義務的需要,無一不是在培養為主君建功立業的技能和「品格」。其中,「忠誠」是核心和靈魂,起統帥作用。

本質是殘酷無情

這種「忠誠」表現為日益濃烈、盲目狹隘的復仇主義。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赤穗47浪人」復仇事件。2023年,江戶城的義央汙辱了播州赤穗城城主淺野內匠頭長矩,長矩自殺。

淺野的47名家臣成為浪人,又合**死義央,然後自殺殉主。這一赤穗事件成為日本歷代各種文學體裁競相表現的「忠臣藏」主題。

武士道中的這種「忠誠」精神與武士的死亡觀有關。2023年,由佐賀藩的藩士山本長朝傳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陳基聽聞書寫整理的《葉隱聞書》寫本完成,共11卷1200多節。這是日本武士道的古典,所表現的正是武士道中的毫不留戀的、毫不猶豫的死亡觀。

當然,「不要命」與「要人命」是息息相關的,《葉隱聞書》中處處都是非常殘忍的武士論語。例如,佐賀鍋島藩祖直茂向其子勝茂說,要想使斬首習以為常,得先對處刑者斬首。於是在其衙門內,排列十人讓他一一斬首。

日本軍人侵略中國時搞的「百人斬」正是這種殘忍的典型。

《葉隱聞書》中的很多例子也是令人髮指的。比如,江戶屋敷的看守倉庫者堀江三右衛門,偷了庫存的金銀,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後,即下令折磨死。於是先將他身體上的體毛燒光,剝他的指甲,切斷他的腳筋,用錐磨等工具給他種種折磨;再比如,依父親的指示,山本吉左衛門為養成殺人不在乎的品性,5歲時就得斬殺狗,15歲時斬殺死刑犯。

因此,武士道中講述的許多行為,本質上都是殘酷無情,慘不忍睹的。

明治維新後,武士道並未隨著封建制度和封建武士退出歷史舞臺而畫上句號,反而從中世紀的武士道中推陳出新。明治**的核心由中下級武士組成。2023年和2023年,陸軍大臣山縣有朋釋出軍人守則《讀法》七章和《軍人訓誡》,在軍人精神的外衣下復活武士道。

這樣,武士道逐漸演變成了「近代天皇制武士道」和「現代軍國主義法西斯武士道」,成為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精神工具。比如在日俄戰爭中,日軍常常採用「肉彈攻擊法」,即以己方官兵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不計**地連續衝鋒陷陣,迫使對方最終喪失戰鬥意志而崩潰投降,讓士兵用鮮血和生命去填平「勝利道路」。

對外侵略的精神工具

19世紀末的甲午戰爭中,日軍暴虐地進行「旅順大**」、「領檯大**」。西方列強一致將日本視為野蠻國。為了向國際社會解釋日軍的殘忍行為,新渡戶稻造於2023年用英文寫成了《武士道》一書。

新渡戶早年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留學,後來擔任美國**的伍德羅·威爾遜曾是他同學。畢業後,新渡戶娶了美國人瑪麗。在瑪麗的幫助下,新渡戶出了英文書《武士道》,將日本傳統與歐美比較,詳述日本的武士道與歐美騎士精神的相似性,辯解說日本切腹、復仇等絕不是野蠻。

憑藉典雅的英文,《武士道》一書在歐美知識界廣為暢銷,新渡戶也成為日本精神和倫理學的權威。2023年,因為以「武士道」精神對日本從事對外戰爭進行包裝,新渡戶夫婦獲得了明治天皇的召見和嘉獎。接著,新渡戶步步高昇,先後擔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第一高等學校校長、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和東京女子大學校長等職。

2023年起,新渡戶擔任國際聯盟副祕書長長達7年,負責日本在國際上的宣傳工作,積極為日本的殖民統治吶喊助威。回國後,新渡戶又擔任貴族院的議員,為「九一八」事變出兵中國東北強加辯解,竟胡說「滿洲國」是「民族自決」,並一直強調日軍侵華戰爭的正當性。2023年,《武士道》一書的日文版由矢內原忠雄翻譯在巖波書店出版,成為日本的「鐵定版」,其書的第16章中《武士道仍然存在?

》中斷定「武士道一直都是日本的精神與原動力」。書中認為,通過佐久間象山、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板垣退助等人,日本的「王政復古」維新事業得以推動,日本成為「上下一體的皇國」。但是,他否認日本的「內政」成就是建立在「外徵」的基礎之上的。

20世紀,日本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對傳統社會中武士道的核心價值———「忠誠」進行改造與更新、繼承與強化,使之轉變為近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在2023年日本銀行推出的新版日幣上,5000日元上的圖案為新渡戶稻造,這表明日本人對武士道的推崇。

事實上,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國主義者以武士道為精神支柱和戰爭工具,不遺餘力地對外侵略、掠奪,獲得的巨大賠款和殖民地收益,極大地加快了日本現代化的發展步伐。當前,日本式企業經營方式的三**寶———終身僱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業內工會,即「勞資命運共同體」,就是直接**於武家社會「君臣一體」家族觀念中的傳統模式。這足可見武士道對日本的影響之深。

▲剖腹時不能閉眼:日本切腹文化揭祕

一、剖腹的起源和沿革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盜藤原義在**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軍——據說這是剖腹的最早**。

剖腹的開始盛行,是在鎌倉幕府以後,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於被擒而陣前剖腹,佔了絕大多數,一直持續到戰國時代。江戶開幕以後,社會統治相對平穩,因殉死而剖腹,和作為刑罰的"詰腹",逐漸佔了主流。雖然幕府嚴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無法阻止這一歷史性的趨勢。

至於為什麼選擇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現在普遍認為,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於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採取剖腹以示眾人的方法和儀式。

二、型別 動機

自刃 自裁 戰爭失敗(如淺井久政)

引責 對過失承擔責任

犧牲 以自己的犧牲來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諫死 為了勸諫主君(如平手政秀)

名譽 為保住自己的臉面

殉死 先腹 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追腹 義腹 為了盡士道義理

論腹 為了樹立名聲

商腹 為了給家族和子孫帶來恩惠

詰腹 無念腹 痛飲悔恨之淚的剖腹

憤腹 憤慨於無實之罪的剖腹

刑死 武士專用的刑罰(如瀧善三郎)

剖腹按體位,可分為"立腹"和"坐腹"兩種。方法主要有"一字"、"二字"、"三字"、"十字"四種。

剖腹的時候,首先要準備一把肋差--實在搞不到的話,匕首也湊合,絕對不推薦使用菜刀或水果刀。工具要磨快和擦淨,不怕破傷風的話,您就試用一把生鏽的鈍刀看看……如果不是情勢緊急,最好採用坐姿,身下墊上整潔的布毯或毛毯。

首先解開衣襟,露出您的肚腹,然後……對了,先決定是採用何種剖腹方式。一字形腹,是用右手執肋差(書上是這麼寫的,不知道左撇子怎麼辦)深刺入左側肋骨下,然後刀刃稍微上翻,一字狀橫拉到右側腹。所謂二字形和三字形腹,則是在一字形腹的傷口上方或下方,再拉一刀或兩刀。

這三種是比較輕鬆的方法。

當然,剖腹是一種非常藝術化和有益於心(絕對不利於身)的運動,其中有許多訣需要掌握。首先,作為一名武士,為了表現自己的英勇氣概,剖腹的時候不能閉上眼睛。其次,身體傾倒的方向應該是正前方,而摔個仰八叉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因此整個過程中,膝蓋要併攏,不可分開,身體要略微前傾,並且為了保證向前伏倒,如果袖子夠長的話,可以壓在雙腿底下。

肋差上最好裹以吸水性強的白紙,以免鮮血狂標,搞髒了地面。刺入側腹不能太淺,否則您會更加痛苦而不得就死(據說在沒有介錯的情況下,如果剖腹不得法,要長達七十二小時才會斷氣,而不是通常短暫輕鬆的六個小時),一定要讓刀尖碰觸到腸子。當然也不能刺入太深,否則您會因手軟而無力拉動。

然後為各位介紹最為霸氣逼人的十字形腹。請大家準備好工具,照我請來示範的真田家重臣楠木政文先生的動作來做--先把肚子一字形剖開,然後不要拔出肋差,直接將其抽回到靠近臍部處,向臍下豁開,再從臍下向咽喉方向上劃。這是非常優雅而英勇的方法,如果您想要剖腹後拉出腸子擲向某人的話,建議採用這一方式(非常消耗體力,孕婦和嬰幼兒禁用)。

最後,談談介錯的問題。其實介錯是非必要的,您在剖完肚子以後如果還有餘力,大可自己拔出肋差,直刺心臟(刺咽喉類似婦人所為,不推薦)。如果您怕到時力氣不夠而需要介錯的話,建議找劍術高手來擔當。

介錯必須在您前傾的一瞬間出刀,從後切斷您的頭頸(必須留一片頸皮牽連,以免腦袋骨碌碌滾遠不好撿)--好啦,來人,把楠木先生抬出去。

當然啦,使用何種工具和採取何種方式,都是個人的自由。您也大可使用骯髒生鏽的切菜刀,用千字甚至萬字(注意,是繁體萬字)形狂拉肚子,然後找個三百刀也砍不斷您脖子的超級無能介錯,嘗試一下這種離經叛道的快感……切腹,分為被動和自動兩種。凡觸犯**當局被處分的,即屬被動。

這種處分也僅限於士族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賜予切腹,普通人還輪不到這樣的死法。據說,執刑時儀式異常隆重,切腹者照例獨處密室,不必在廣場上示眾,算是保持了武士的尊嚴。在密室地上先鋪好席子和厚棉被,上面再撒滿細砂,用以吸收血穢。

密室的三面圍上布幕,四角點上白燈籠,及許多白蠟燭。切腹者事先梳沐浴,吃過豐盛的晚?,換上淺黃色的禮服,踏上鋪有細砂的被褥上,先向留守官鞠躬致謝,等飲完一杯鹽水,就從容不迫,拿起切腹刀自己動手切腹了。

這樣被動的切腹,多數身旁有"介錯人"在。這"介錯人"手執大刀,等切腹者在肚子上橫切一刀後,立刻手起刀落,將切腹者的頭部砍下,這樣可以減少切腹者不少的痛苦。而切腹者對於自己的刀法亦得講究,深入有一定的分寸,絕對不容許五腸流出腹外,如果做不到,就被稱為"遺憾腹",有失武士的風度了。

自動切腹的動機較複雜,除了為主報仇,切腹而死外,有引咎切腹的;有尸諫切腹的;有戰敗不屈切腹的,有有志不遂、生不如死而切腹的等等。凡自動切腹的,就沒有"介錯人"在旁幫忙了。切腹者多數採用下列幾種方式:

其一,用力在腹部自左至右,橫切一刀;再從下至上,直切一刀,成為十字形,達到心臟為度。其二,腹部橫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斷自己的咽喉。其三,腹部橫切一刀後,立即用刀向心窩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

切腹者明知這樣死法肉體上很痛苦,但必須始終忍住痛苦不出一聲,積極達到目的。

臨死時要保持清楚明晰的意志,按照儀式一一做去。第一,要使屍體不傾斜,只許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儀。

第二,腹上刀痕不許皺摺。第三,雙膝須合攏,如鬆開了,就表示不夠修養。最後對於自殺用的**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

看來切腹者不但死志堅強,固執禮儀,並能超脫生死的觀念,實在當得起"硬漢"的稱呼。"

嗯,上述最後一個要求"自殺用的**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這個似乎有很高難度喲。

另外,據知:江戶時代高階武士被賜切腹的,一般不一定要真的開膛,往往切腹人手剛剛拿起脅差,介錯便咔嚓一刀砍下斷其首級,被稱為:"擬腹"。

古代日本武士之間的美少年之戀很流行,伴侶切腹殉情被認為是勇敢而浪漫的歸宿。

中國有沒有類似於武士道精神的劍客精神,我要做小話題,謝謝

沒有 武士道精神是一種大和民族極端的體現 這種精神形成的原因很複雜 但你如果讀過很多其它國家的歷史,就會發現 很多其它國家也有類似於 武士道精神 之類的意識形態 諸如 騎士精神 還有代表人類近代史上野蠻思想的極端 斯巴達民族精神 這些意識形態都是一種極端,都是因為崇尚至高無上的武力而形成的 而之所以...

中國古代有什麼類似日本武士道的精神並且說明一下大致的核心內容

話說你說的日本精神是指什麼 中國俠義道與日本武士道之間的類似之處與最根本的區別 有沒有人瞭解日本武士道的,介紹介紹,說一說你對它的理解,不要複製貼上 我簡單說說吧,日本武士道起源於德川幕府時代,在此之前日本的武士經常下克上 看領導不爽就直接把領導幹掉 後來德川幕府的將軍德川家光 他老師是明朝大儒朱舜...

二戰時,德軍的納粹精神和日軍的武士道精神,哪個更強些

其實你不能說那種精神更強!這兩種精神都各有風格 特色!德意志精神 勇敢 堅韌 細緻 嚴謹 認真 果斷!武士道精神 忠誠 信義 廉恥 尚武 名譽!如果非要比較的話,武士道精神顯得愚笨一些,因為這種精神講究的是忠於君主 視死如歸,反正不是勝利就是死亡,所以二戰時期,日軍有很多士兵盲目的進行所謂的萬歲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