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2021-03-05 09:22:14 字數 5180 閱讀 7913

1樓:angela韓雪倩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

所謂孔孟之道,就個體而言,是弘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孔孟之道之所以稱為雞湯理淪,是因為它看上去讀起來都很華麗,但做人無法達到更無法在社會中施行,所以儒者只好借了她豔麗的外表來包裹本性的醜惡。不知道的可以學習瞭解,不能全盤否定,幾千年的人學習的東西總有其合理性,幾千年有多少聰明人,孔孟之道就是思想化文化。

2樓:千秋

1、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這個大概就是「孔孟之道」的精神所在。

2、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內涵十分豐富,以《論語》中「仁者愛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言論可以看出。

3、「孔孟之道」,重「道德」。孔子把人分為幾等,是按人的道德修為來分的。下面就是孔子將人分為的五個等次:庸人,士人,君子,賢人,聖人。

知識拓展

4、孔子的許多思想被人們廣泛提倡、運用。生產企業講究依靠產品質量打市場,正如孔子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孔孟之道」,重「和諧」。孔子倡導「和為貴」。人與人和睦相處,這個社會就和諧了。他認為,寬厚待人、與人和諧相處,是君子人格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3樓:demon陌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就個體而言,是弘

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但是二者卻有著較大的區別。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嫉俗。

拓展資料:

孔子沒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惡。《論語》中,「仁」字出現了66次,沒有兩個地方的解釋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說出雖為聖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的話,可見他認為性惡來自先天。

他又說「觀過,斯知仁矣」,好像這糾正錯誤,促使自己為善的能力,雖系主動的,但仍要由內外觀察而產生。孟子則沒有這樣猶疑。

或許《論語》與《孟子》兩部書的取材記載不同,也有影響。但是至聖和亞聖,相去約兩百年,中國的局勢,已起了很大的變化。孟子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這八個字正好可以用來說明他們之間的距離。

4樓:檸檬我不萌噠

孔孟之道的精髄是以民為貴的思想。

僅就儒家文化而言,其精髓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貴」的思想與後世西方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公民平等的思想很有些相似之處,即人民是重要的,人民才是主權者。

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內涵十分豐富,以《論語》中「仁者愛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言論可以看出,「仁」是一種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主貴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種個人對於他人及群體的價值取向問,所以,「仁政」成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為玖以德,取信於民,勤政愛民,節用恤民,與民共憂,等等,者都部可以說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

拓展資料

孔孟之道,讀音kǒng mèng zhī dào,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出處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鬆聞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明公耶?"

2、清彭玉麟《盛世危言》序》:"故綴數語亟勸其刊行問世,以期與海內諸公採擇而力行之。將見孔孟之道風行海外,莫不尊親。"

5樓:琉璃瓦上冰

從他們對「仁」的看法來看,孔子是大

廈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並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的鞏固「仁」的觀念,並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從具體的施政來看,孔子的施政綱領比較簡單原始,孟子的施政綱領則詳細具體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禮樂」二端,他的禮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樂就是「浴乎沂,風乎舞雩,沐而歸」,簡單說來就是簡政施仁。

孔子贊同發展經濟,他很贊同管仲,他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他也贊同用適當的刑罰來懲戒,不過,他不贊成濫施刑罰。孟子則不同,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可誅殺「**」,雖多了點殺伐之氣,卻表現出其朗朗正氣;他認為樂也當用來治理國家,「古之樂猶今之樂」,為君者當「與民同樂」,以此來教化百姓。

孟子不贊同刑罰,只因戰國時期各國刑罰太甚,他認為施刑是「罔民」,他倒贊同教化「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而他最贊同的是發展經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無奪其時,十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的經濟就是「教養」二大端,畢竟「倉廩實而後知禮節」。

拓展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與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孔子把「仁」和「義」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他規範著高尚者的行為。「仁」在有些時候可以解釋為「愛」,但我們最好將他理解為對人類的關心。「禮」是道德,禮節,規矩,傳統等觀點的總和。

6樓:失蹤的板栗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維護封建君主**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文化。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7樓:靜大大額呵呵

孔孟之道黨的精髓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看來:就個體而言,是弘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拓展指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論體系孔:孔子;主張「仁者愛人」崇尚「周禮」

孟:孟子。指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主張「仁政」

8樓:米粒星米粒

(1)孔孟之道是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為封建統治者所竭力提倡的佔統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思想,其本質和主流是為鞏固封建統治服務的。

(2)從封建統治者的角度來講,鞏固封建統治,實現天下太平,莫過於平民百姓人人老老實實,循規蹈矩。

(3)孔孟之道提倡「禮」治,正是適應了封建統治的需要。

(4)與諸子百家中其它學派相比,孔孟之道的獨特之處,正在於倡導封建「禮」教。所謂「仁」政,「愛人」之類,其它許多學派都有此主張,不過具體言詞表述有所不同罷了。

(5)所謂「仁」,不過是從下層平民角度考慮,對統治者提出的一些不切實際的祈望,在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從來沒來沒有成為事實。從以上五個方面來看,筆者認為,孔孟之道的核心就在於提倡封建「禮」教。最後,

再說一句話,孔孟之道,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已如上所述,是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的,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興起,其總的趨勢是逐漸退隱江湖,進入中國歷史博物館當展品。

9樓:命中傷定

所謂孔孟之道,就個體而言,是

弘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

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的道統,就是來自於孔子、曾子、子思子、子思門人、孟子的傳統,就是孔孟之道。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

儒家之學稱儒學、儒家學說,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創立的以維護周禮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後來逐步發展以教化為核心的思想體系。

10樓:solely時瀲

「孔孟從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活動的史實一斑」;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被篡改、誤解之述要」;

「 古代拋荒『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典型例子」;

四、「現代拋荒『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典型例子

拓展資料:

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既有《論語》,則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

《史記》說: 「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

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先生指出:郭店楚簡中儒家著作是孔孟之間缺失的重要鏈環。

孔孟之間的傳承應是:孔子--曾子--子思--子思門人--孟子。

孔子逝世以後儒學曾有很多演變:《韓非子·顯學》說「儒分為八」;秦火以後,儒家典籍損失嚴重,然而在《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還不算少,可惜後來又大多散佚;晚晴疑古思潮的衝擊,僅存的一些典籍又遭到懷疑否定,於是「早期儒家的傳流脈絡歸於闇昧」 ,特別是孔孟之間似若一片空白。

其實,孔子是公元前6世紀後半到5世紀初年的人(-551年— -479年)。其門人即七十子,下延至5世紀前半,如曾子(-505年— -436年)。其再傳即七十子**,是在5世紀中晚,如子思(-483年---402年)。

孟子與七十子**又隔一世,是在4世紀中晚,如子上(子思之子)-429年— -383年。孟子是-390— -305年人。漢代人多誤認孟子是子思親授**,是不對的。

《史記》說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是對的 。

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先生指出:《韓非子·顯學》所謂「儒分為八」,「並不是並世的八個支派,而是輩分不同的八位學者,各有趨向。」 「郭店簡這些儒書究竟屬於儒家的哪一支派呢?

我以為是子思一派。」

不僅如此,韓非子根本沒有涉及孔門的易學一派。

有沒有關於孔孟之道的電影,孔孟之道國學機內容有哪些

周潤發主演的 孔子 孔子2010 時長 126分鐘 抄導演 襲胡玫國家 地區 內地 別名 孔子 決戰春秋 主演 周潤發 陳建斌 周迅 姚櫓 陸毅 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程序。然而...

孔孟之道國學機怎麼樣,孔孟之道國學機怎麼樣,我是一名寶媽,我來告訴

沒聽過,神爾天才經典聽讀機不錯 挺好的,7175項內容,音質不錯。孔孟之道學習。一款多功能學習機 孔孟之道國學機怎麼樣,我是一名寶媽,我來告訴 不好用,孩子輕輕一摔就壞了,音質也不好,後來又買了雲萬里的,挺好用的,耐摔,音質好,內容還多 什麼是孔孟之道國學機 孫子 韜略之道意指文韜武略。中國的韜略思...

中國擁有最優秀的孔孟之道還有大乘佛法為何近代會衰落呢

並沒有衰落。如果把世界各個民族比做一群人,那麼,擁有優秀且先進文化的 中華民族 在這群人中就好比一位博學的老者。這位 老者 自漢唐直至明清,一直安享著先進文化帶給他的榮耀和幸福時光,這種無為地安逸竟然讓他進入了昏昏沉睡的狀態,直到清末有幾個不懂事的 孩子 無理地創進他的臥室,粗野地揪著他的鬍子,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