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古草原送別整首詩賦得古草原送別整首詩

2021-05-23 19:58:23 字數 6536 閱讀 7945

1樓:天下相思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原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白話文: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話文: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話文:遠處的春草侵佔了古道,陽光下的綠色連著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話文:我又在這裡送友人遠去,萋萋芳草盡是離別之情。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1、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迴圈,生生不已的規律。

2、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3、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

4、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瀰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2樓:紫月幽絮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

3樓:匿名使用者

賦得古原草送別

[ 唐 ]  白居易

lílíyuánshàngcǎo

離離原上草,

yīsuìyīkūróng

一歲一枯榮。

yěhuǒshāobùjìn

野火燒不盡,

chūnfēngchuīyòushēng

春風吹又生。

yuǎnfāngqīngǔdào

遠芳侵古道,

qíngcuìjiēhuāngchéng

晴翠接荒城。

yòusòngwángsūnqù

又送王孫去,

qīqīmǎnbiéqíng

萋萋滿別情

4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 《賦得古草原送別》又名《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5樓:匿名使用者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青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6樓:匿名使用者

萋萋萋萋萋萋 0 17 28

熱心網友

2015-06-17

7樓:xsy愛在春天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賦得古原草送別整首詩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賦得古原草送別bai》整首詩意思du如下:

原野上長滿茂

zhi盛的青草,dao年年歲歲枯萎回了又蒼翠。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答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真希望能幫到你!滿意請採納!thanks♪(・ω・)ノ

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

9樓:筆中從沫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10樓:米格戰鬥機

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遠處的春草侵佔了古道,陽光下的綠色連著荒城。

我又在這裡送友人遠去,萋萋芳草盡是離別之情。

11樓:穆子澈想我

一、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二、翻譯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三、作者

唐代白居易

一、創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二、賞析

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傳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

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融,意境渾成。

三、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820年冬,轉任主客郎中、知制誥。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緋色朝服,(緋色即硃色,為五品以上**所用的服色)。轉上柱國,又轉中書舍人。

822年,白居易上書論當時河北的軍事,不被採用,於是請求到外地任職,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

任內有修築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績。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秋天至洛陽,在洛陽履道里購宅。825年,被任命為蘇州刺史,5月到任。

826年因病去職,後與劉禹錫相伴遊覽於揚州、楚州一帶。

在杭州刺史任內,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見西湖淤塞農田乾旱,因此修堤蓄積湖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並作《錢塘湖石記》,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於湖邊,供後人知曉。

離任前,白居易將一筆官俸留在州庫之中作為**,以供後來治理杭州的**公務上的週轉,事後再補回原數。當這筆**一直運作到黃巢之亂時,當黃巢抵達杭州,文書多焚燒散失,這筆**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兩岸栽種有楊柳,後世誤傳這即是白居易所修築的堤,而稱之為白公堤。事實上這道「白堤」在白居易來杭州之前已存在,當時稱為「白沙堤」,且見於白居易的詩作之中。

當白居易在杭州時,元稹亦從宰相轉任浙東觀察使,浙東、杭州相去並非太遠,因而二人之間有許多往還的贈答詩篇。當白居易任滿離開杭州時,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編成《白氏長慶集》五十卷。

在蘇州刺史任內,白居易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長七裡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裡山塘」,簡稱「山塘街」。

827年,白居易至長安任祕書監,配紫金魚袋,換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所用的服色)。828年,轉任刑部侍郎,封晉陽縣男。829年春,因病改授與太子賓客分司,回洛陽履道里。830年

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為元稹撰寫墓誌銘,元家給白居易潤筆的六七十萬錢,白居易將全數佈施於洛陽香山寺。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賓客分司。

835年,被任命為同州刺史,辭不赴任,後改任命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封馮翊縣侯,仍留在洛陽。839年10月得風疾。841年,罷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書致仕,領取半俸。

12樓:千島雲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註釋】本詩又題《草》。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

這種作法起源於「應制詩」,後來廣泛用於科舉「試帖詩」。此詩為作者準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作,所以也加了「賦得」二字。「又送」兩句詩意,本自《楚辭·招隱士》: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簡析】這首詩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作品,也是當時傳誦的名篇。全詩結構嚴緊,格調清新,通過對荒原野草的讚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長長的原上草哇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野草野花蔓延著掩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這是白居易十六歲時應考的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命題詩,題目前要加「賦得」兩個字,內容類似詠物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了送別友人時的惜別之情。

借春草表達情意是古人慣用的手段。「青」,諧音「親」、「情」。春天是青草發芽的時候,也是人最思念親人的時候。

青草年年長,思念也會年年加深。野火燒不盡野草,空間隔不斷友情。野草遮住了道路,你就不要走了吧?

野草塞滿了道路,該有多麼難走!野草是那麼荒遠,你何時才能回來?我雖然不願意你離去,你卻不得不遠行。

這莽莽的青草,見證著我們的友情。

說白了:朋友,你就要遠行了。我們何時才能相見呢?

等到明年青草再綠的時候,我該多麼想你呀。這路途遙遙,又讓我多麼擔心你呀!不過,我們的友誼像青草一樣常青,我們一定會再相見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譯文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榮。

任憑野火焚燒也燒不盡,春風吹來又蓬勃地滋生。

遠處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綠的草色連線著荒城。

在此又送他鄉遊子遠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滿別情。

14樓:″往事前塵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離 離 原 上 草 ,

yì suì yì kū róng

一 歲 一 枯 榮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

野 火 燒 不 盡 ,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春 風 吹 又 生 。

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

遠 芳 侵 古 道 ,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éng

晴 翠 接 荒 城 ,

yòu sòng wáng sūn qù

又 送 王 孫 去 ,

qī qī mǎn bié qíng

萋 萋 滿 別 情 。

作者背景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鄭(今河南新鄭)。他的詩風格平易清新,質樸自然,常以揭發當時政治上的黑暗現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題材,如《新樂府》、《秦中吟》等均為反映社會疾苦的優秀之作。

其他如《長恨歌》、《琵琶行》等長篇歌行,傳誦尤廣。

注詞釋義

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按慣例要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

古原:古原野。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枯:枯萎。

榮:茂盛。

遠芳:草香遠播。

晴翠:陽光下翠綠的野草。

王孫:本指貴族後代,這裡指離定遠遊的友人。

萋萋:青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古詩今譯

茂盛的野草長在古原上的野草多麼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將它燒盡,春風吹過它又重新獲生命。草香無邊瀰漫古老道路,一片綠色連線遠處荒城。

又要送別朋友去遠遊,春草茂盛好像滿含深情。

名句賞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是白居易十六歲的作品,也是傳誦千古的名篇。他歷來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而無所寄託的作品,在這詩中詩人將春草和送別有機地結合起來,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首句緊扣題目,寫出眼前景色,同時又交待出送別時的特定環境:

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第二句進一步寫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長規律,暗寓深長的感嘆。

三、四兩句由上句生髮開來,歌頌了春草頑強的生命力。野火雖燒而「不盡」,春風吹過則「又生」,野火之貌似強大,春風之溫潤強勁,春草之頑強堅韌,作者僅用十個字就精煉地表現了出來,從而使這兩句詩成為寓意深刻、極富哲理的名句。

五、六兩句進一步描寫春草的勃勃生機:生機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陽光下的綠色一望無際,遠遠連線著荒涼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動形象,十分精當。

最後兩句補足「送別」之意,感情深沉而並不悲傷,是意味深長的絕好結尾。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譯文

茂盛的野草長在古原上的野草多麼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將它燒盡,春風吹過它又重新獲生命。草香無邊瀰漫古老道路,一片綠色連線遠處荒城。又要送別朋友去遠遊,春草茂盛好像滿含深情。這是白居易十六歲的作品,也是傳誦千古的名篇。他歷來反對 嘲風雪,弄花草 而無所寄託的作品,在這詩中詩人將春草和送...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幾歲寫的白居易寫《賦得古原草送別》時幾歲

賦得古原草送別 寫於唐德宗貞元三年 公元787年 白居易時年十六。這首詩是應考的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是指定 限定的詩題,題目前須加 賦得 二字,作法與詠物類似,須繳清題意,起承轉合要分明,對仗要工整,全篇要空靈渾成,方稱得體。束縛如此之多之嚴,因此 賦得體 這種型別的詩文向來佳作不多。根據記載,...

賦得古原草送別讀詩節奏是什麼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詩的題目怎麼斷句

閱讀節奏為 離離 原上草,一歲 一枯榮。野火 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遠芳 侵古道,晴翠 接荒城。又送王孫 去,萋萋 滿別情。拓展資料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於公元787年 唐德宗貞元三年 作者當時實齡未滿16歲。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指定 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 賦得 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