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我國的民族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100字

2021-05-16 02:32:47 字數 5784 閱讀 2416

1樓:冷漠的叛逆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

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2023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2023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

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

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

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

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2023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臺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原遊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

2樓:匿名使用者

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是一個主要分佈在貴州黔西北地區,人員相對集中的少數民族。由於多次考察所遺留的疑問,穿青族暫不在我國56個民族中,其身份證上所注民族為「穿青人」。穿青人現分佈於貴州省西部的畢節地區、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黔南五個地區、州、市所屬二十多個縣,人數約六十七萬人。

除了大山深處的穿青人,其他地方的都已經漢化,服裝、語言都同漢族人區別不大。每個月其中一天要過節,三月初

三、四月初

八、五月初

五、七月十三。穿青人的一些古老和傳統習俗,穿青人獨一無二的圖騰—猴,崇奉一種被稱為「五顯」的神只,飲食上「天上不吃雕、鴿、雁,地上不吃牛、馬、犬」等。

3樓:匿名使用者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人口570.42萬(2023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繡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餈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乾淨,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

有的地方給客人吃餈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餈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淨,蘸上糖再給客人。

4樓:

羌族,分佈在四川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大白芸豆是著名特產。有自己的語言。

四川古為巴蜀國,夏代屬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蠶叢(故居蠶陵,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疊溪鎮,遺蹟毀於2023年8月25日15時發生的疊溪大**)稱王。李白在《蜀道難》裡吟詠: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還建有冉駹(發音與「rrmea」 幾無差別)國,乃今日30萬羌人之故居地,統轄區域包括今四川阿壩之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九寨溝、馬爾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壩、紅原、若爾蓋等縣地。

現代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阿壩州松潘、黑水、九寨溝等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平武縣,成都市都江堰地區,雅安地區,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甘肅南部、四川西南、雲南部分地區,現有人口約306072萬。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最傳統文化的一支,與漢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基諾族等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5樓:匿名使用者

回族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

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6樓:匿名使用者

士兵們的我是女的呀呀呀呀呀呀?

介紹我國一個民族

7樓:廢材小小怪

中國民族介紹如下:

1、傣族。

傣族是雲南省特有的民族,人口106萬餘人。

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新平、元江等縣,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東、金平、雙江等縣。

傣族族系發源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傣族先民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漢代稱「滇越」、「撣」。魏晉以後。

有「金齒」、「白衣」、「擺夷」等多種他稱,但自稱是「傣」,意為酷愛自由與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彩,有自己的歷法、語言文字,並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語言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支。

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舞蹈、民歌、民間傳說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響甚廣。

傣族主要聚居在熱帶、**帶的平壩地區,村寨多臨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戶一座竹樓,竹籬環繞,果樹、翠竹掩映,環境十分優美。四周田地肥沃,特產豐富。傣族人民性格溫和,喜愛歌舞。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上一個用織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豔,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

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傣族的節日主要有開門節、關門節、送龍節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人們認為互灑清水可以消災彌難,互相祝福。男女青年則除了互相祝福外,還互相潑水為戲。

節日裡還舉行堆沙、丟包、放高升,賽龍舟等活動。屆時五洲四海的賓客雲集西版納和德巨集,熱鬧異常。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

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是一個主要分佈在貴州黔西北地區,人員相對集中的少數民族。由於多次考察所遺留的疑問,穿青族暫不在我國56個民族中,其身份證上所注民族為「穿青人」。

穿青人現分佈於貴州省西部的畢節地區、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黔南五個地區、州、市所屬二十多個縣,人數約六十七萬人。

5、羌族。

羌族分佈在四川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大白芸豆是著名特產。有自己的語言。

四川古為巴蜀國,夏代屬梁州。

巴蜀出自氐羌,蠶叢(故居蠶陵,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疊溪鎮,遺蹟毀於2023年8月25日15時發生的疊溪大**)稱王。

李白在《蜀道難》裡吟詠:「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還建有冉駹(發音與「rrmea」 幾無差別)國,乃今日30萬羌人之故居地。

統轄區域包括今四川阿壩之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九寨溝、馬爾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壩、紅原、若爾蓋等縣地。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慄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

2023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我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什麼禁忌,我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什麼禁忌?

民族風俗禁忌 自駕遊必備手冊之一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由於漢族人口眾多 佔全國總人口的91 6 習慣上把其餘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55個少數民族中,100萬人口以上的有壯 滿 回 苗 維吾爾 彝 土家 蒙古 藏 布依 侗 瑤 朝鮮 白 哈尼 黎 哈薩克 傣18個民族,其...

介紹我國的民族具體寫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

彝族 彝族主要分佈在滇 川 黔 桂四省 區 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 紅河 涼山 畢節 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彝族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彝族人世代在雲貴高原和康藏高原的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高山河谷間生產勞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廣袤豐饒的土地江川養育了一代...

我國有什麼少數民族的名字我國有什麼少數民族的名字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版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權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漢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朝 回鮮族 滿族 答 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