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什麼是意象在語文中,什麼叫意象???

2021-03-05 17:57:28 字數 5402 閱讀 3636

1樓:梓靜

意象與意境是詩歌鑑賞中的兩個重要概念,但對於它們的含義,許多同學卻往往混為一談。《現代漢語詞典》上也未對此加以區分,對「意象」就簡單釋為「意境」。正確界定其含義及關係,對於詩歌閱讀和寫作都有積極意義。

文藝理論大家童慶炳先生在《文藝理論教程》一書中對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抒情作品中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及其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徵以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為藝術典型。

根據這個界定,我們可得出以下幾點:首先,意象是一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組合構成意境,意象是構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徑。

正確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構成意境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由一個意象構成一個意境。如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中只有一個意象——墨梅。

但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樹帶著墨色的有個性的梅。細細品味,我們能感受到詩中有一種狂放不羈,特立獨行,安然自適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是通過這樹梅形成的,這就是本詩的獨特意境。一般詠物詩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個意象構成一幅生活圖景,形成一個整體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洲。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由一系列單個的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藏情於景的逼真畫面,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顯情深意濃。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捨的眷戀,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佇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得情深意摯,表面上這首詩句句是寫景,實際上卻句句都在抒情,引發讀者無盡的審美想象,形成了詩歌雋永的意境。

從上述兩例我們可以發現,意象離不開意境,「梅」離開全詩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詩中的獨特涵義,「孤帆」脫離原詩意境,也與眷眷離情無關。

當然並非所有的意象組合都能構成意境。如白樸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共並列了十二個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出絢麗的秋色圖,但並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人想象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

2樓:有天回首俊醬啊

意象就是文學作品中描寫的一些景物之類的,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說 烘托氣氛什麼的。

在:「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 窗,床,月光,都是意象,而 霜 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所以不是意象。

3樓:匿名使用者

意象是指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所託之物

在語文中,什麼叫意象???

4樓:開封_傑子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

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

5樓:爪機粉群

文學藝術上的意象解釋 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 意象是比情節更小的單位,一般由描寫物象的細節.象徵.

雙關等詞語構成。它的含義非常廣泛,主要有4種: 1.

心理意象.它表示過去的感覺上知覺上的經驗在心中的重現或回憶,只在知覺基礎上所呈現於腦際的感性形象. 2.

內心意象.人類為實現某種目的而構想的新生超前的意象設計影象. 3.

泛化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一切藝術形象或語象的泛稱,基本上相當於藝術形象. 4.

觀念意象和審美意象,這兩者都是表達某種抽象觀念和哲理的藝術形象 意象是認知主體在接觸過的客觀事物後,根據感覺**傳遞的表象資訊,在思維空間中形成的有關認知客體的加工形象,在頭腦裡留下的物理記憶痕跡和整體的結構關係。這個記憶痕跡就是感覺**資訊和新生**資訊的暫時連線關係。 單一意象的神經基礎是神經元簇(群組),意象是一種生理結構體,是一種有效資訊的組合體,也可以是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組合體。

一組神經元簇相當於一組資訊編碼體,與特定感覺資訊表徵相對應(聯絡),它自上而下的承載著相關感覺資訊連線關係,是一種高階的資訊載體。意象也是一種承載記憶的結構體,並非幻影。 意象是思維活動的基本單位,意象是用來指代事物,以喚起相對應的感覺,激發思維活動的漣漪。

思維是基於意象單元的互動,記憶中的影象、文字、聲音都只是外界的資訊在主體中用意象儲存的一種形式,意象是外界的資訊在主體內部構件成的精神體,是思維的工具與元件。 形成意象的過程也是抽象的過程。 意象也是印象和概念的代名詞。

文學藝術上的意象解釋 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 意象是比情節更小的單位,一般由描寫物象的細節.象徵.

雙關等詞語構成。它的含義非常廣泛,主要有4種: 1.

心理意象.它表示過去的感覺上知覺上的經驗在心中的重現或回憶,只在知覺基礎上所呈現於腦際的感性形象. 2.

內心意象.人類為實現某種目的而構想的新生超前的意象設計影象. 3.

泛化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一切藝術形象或語象的泛稱,基本上相當於藝術形象. 4.

觀念意象和審美意象,這兩者都是表達某種抽象觀念和哲理的藝術形象

語文中的意象到底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意象 yìxiàng

[image;imagery]

定義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

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

語文中的意象是指什麼

7樓:九經略唐羅

意象與意境是詩歌鑑賞中的兩個重要概念,但對於它們的含義,許多同學卻往往混為一談。《現代漢語詞典》上也未對此加以區分,對「意象」就簡單釋為「意境」。正確界定其含義及關係,對於詩歌閱讀和寫作都有積極意義。

文藝理論大家童慶炳先生在《文藝理論教程》一書中對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抒情作品中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及其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徵以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為藝術典型。

根據這個界定,我們可得出以下幾點:首先,意象是一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組合構成意境,意象是構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徑。

正確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構成意境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由一個意象構成一個意境。如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中只有一個意象——墨梅。

但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樹帶著墨色的有個性的梅。細細品味,我們能感受到詩中有一種狂放不羈,特立獨行,安然自適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是通過這樹梅形成的,這就是本詩的獨特意境。一般詠物詩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個意象構成一幅生活圖景,形成一個整體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洲。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由一系列單個的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藏情於景的逼真畫面,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顯情深意濃。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捨的眷戀,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佇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得情深意摯,表面上這首詩句句是寫景,實際上卻句句都在抒情,引發讀者無盡的審美想象,形成了詩歌雋永的意境。

從上述兩例我們可以發現,意象離不開意境,「梅」離開全詩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詩中的獨特涵義,「孤帆」脫離原詩意境,也與眷眷離情無關。

當然並非所有的意象組合都能構成意境。如白樸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共並列了十二個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出絢麗的秋色圖,但並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人想象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

8樓:委德孔女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於內心並藉助於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託物。中國傳統詩論實指寓情於景、以景託情、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

詩歌創作過程是一個觀察、感受、醞釀、表達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再現過程。作者對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將之寄託給一個所選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種感**彩,並製造出一個特定的藝術天地,使讀者在閱讀詩歌時能根據這個藝術天地在內心進行二次創作,在還原詩人所見所感的基礎上滲透自己的感**彩。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藉以寄託情思的物象。許多古詩名句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秋風吹不盡,落葉滿長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有時,詩中所詠歎的社會事物,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所描繪的生活場景,所鋪陳的社會生活情節和史實,也是用來寄託情思的,這便也是意象。即相對於物象的事象,相對於自然意象的社會意象。

它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如馬致遠的《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悽清,傷感,蒼涼的意境,意象是具體事物的,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境和感情的結合,情寄託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中國詩學一向重視「意」與「象」的關係,亦即「情」與「景」的關係,「心」與「物」的關係,「神」與「形」的關係。這方面的論述很多。如劉勰指出,詩的構思在於「神與物遊」;謝榛說「景乃詩之媒」;王夫之說「會景而生心,體物而得神,則自有靈通之句,參化工之妙。

」直至王國維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移情於景,存心於物,凝神於形,寓意於象,實際上只是中國傳統詩學關於詩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漢字作為象形文字,源於原始的近乎圖畫的符號,如「日」、「月」、「水」、「火」、「山」、「川」、「馬」、「牛」。相對於西方的拼音文字,漢字與詩的意象表達手法有著某種天然的聯絡,甚至有人據此提出「字思維」。不過,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已逐漸抽象化。

在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這六種造字方式中,象形的比重越來越小。現代漢字已經成為一套趨於純粹的語義符號。於是,詩的意象表達,主要是藉助一個個代表物象的詞彙,而不是依賴組成詞彙的單字本身的形象性。

儘管如此,漢字殘存的象形特徵,對於詩的意象表達,還是不無助益的。對中國古典詩歌推崇備至的美國詩人龐德(1885-1972)就曾感嘆道:「用象形構成的中文永遠是詩的,情不自禁的是詩的,相反,一大行的英語字卻不易成為詩。」

語文中什麼是形容詞,名詞和動詞,語文中什麼是形容詞,動詞,名詞

因為畫圖不便,我們共同畫一個圖 設有一橫放的細棒 槓桿 左端掛a 懸空 右端掛b b的下面與地接觸 中部某點o為支點 支點不保證在正中間 由題知 va 1立方分米,而 a 3 1000kg 立方米 3kg 立方分米,所以ma 3kg,而ga ma g 30牛 vb 8立方分米,而 b 2 1000k...

語文中「對偶」是什麼意思,語文中「對偶」是什麼?

對偶 是一種修辭格。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 字數相等,結構 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 這種對稱的語言方式,形成表達形式上的整齊和諧和內容上的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正對。上下句意思上...

語文中,什麼叫做「通感」,語文中的修辭手法 「通感」是什麼意思?

人有味覺,觸覺,聽覺等,以其中一種感覺的描寫方式來描述另一種就是通感 比如 陽光很柔軟 就是視覺和觸覺的通感 通感是視覺 聽覺 觸覺 嗅覺等感覺互為轉移 把一種感官的感覺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現手法。典型的例子是 荷塘月色 中的兩個句子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微風過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