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浣溪沙晏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021-05-15 16:44:07 字數 5457 閱讀 8576

1樓:費莫桂花宰月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1。

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2。蕭蕭暮雨子規啼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4!休將白髮唱黃雞5。

這是一首觸景生慨、蘊含人生哲理的小詞,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上片寫暮春遊清泉寺所見之幽雅景緻。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淨無泥。

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雨中啼叫著。這是一幅多麼幽美寧靜的山林景緻啊!首七字既點出遊清泉寺時的時令,也點明蘭溪之名的由來。

「浸」字與「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楚辭·招魂》)中的「漸」字一樣,均有「蔓延」之意。蘭草此際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機勃勃,長勢很快,已由岸邊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鵑啼聲悽婉,本是易引發羈旅之愁的。

但作者此際漫步溪邊,觸目無非生意,渾然忘卻塵世的喧囂和官場的汙穢,心情是愉悅的。兼之疾病始愈,有醫者相伴遊賞,故杜鵑的啼叫亦未能攪亂作者此時之清興。總之,上片只是寫實景,其內心所喚起的應是對大自然的喜愛及對人生的回味,這就引出了下片的對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髮感慨和議論。「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漢·《長歌行》)。「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

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曾使古今無數人為之悲嘆。而作者此際面對著眼前西流的蘭溪水,卻產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為什麼不可以重新擁有青春年華呢?

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還童」,乃是說應保持一種年輕的樂觀的心態。因為人並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人所能改變的,僅僅是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詩有「誰道使君不解飲,聽唱黃雞與白日。

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裡朱顏看已失」諸句,乃嗟老嘆衰之詞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認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應有那種「黃雞催曉」、朱顏已失的衰頹心態,體現了作者在貶謫期間曠達振作的精神狀態。

2樓:花戲舞蝶

三個詞人不知是誰,如下:

晏殊的《浣溪沙》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辛棄疾 浣溪沙

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

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梨花也作白頭新。

詞上片為所見農家勞動與生活場景:近看北邊高地上農民正在猛踏水車,灌溉農田。一個「頻」字充分表現出動作的連續不斷,暗傳出農民的辛勤勞作情景。

另一邊河溪兩岸,農作物成熟較早,農民**嘗著香甜的新收稻米,隔著院牆買來酒,並煮了小魚。杜甫有「隔籬呼取盡餘杯」(《客至》)句;姜夔有「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惜紅衣》)句;與這裡情趣都不同。既「沽酒」又「煮纖鱗」,洋溢著農家的歡欣,生動傳神地表現出不為人注意的淳樸的鄉風。

從結構看,上片三句一句一景,地點不同,風采各異,似同時(或先後)收入作者的眼簾,構成一幅生動的農民生活畫卷。而「北隴」、「西溪」、「隔牆」更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與那許許多多慣寫湫隘狹小生活圈子的詞,簡直是另一個天地。

歷來人們欣賞稼軒的英氣、豪氣、霸氣,應該說如本詞這樣具有爽氣的作品,在其他詞人中,也是少見的。

下片換頭景象一變:「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七言對起,工穩流利,清新俊爽。

忽然涼風吹拂,接著飄來幾星細雨;詩人抬頭望天,帶雨的雲一眨眼便無影無蹤了!「忽有」「更見」既見筆勢挺峭勁,更覺空靈跳動,生動地表現出夏日多變的山村氣象。結以「賣瓜人過竹邊村」,餘音嫋嫋,比蘇軾的「牛衣古柳賣黃瓜」,更富情趣。

蘇軾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表達了作者雖對時光的流逝有所痛惜,但能反其意而用之,既然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常駐,就用不著為白髮蒼顏而嘆氣感傷,從而體現出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曠達樂觀的精神。

3樓:孔拉德雪浚達

是蘇軾的浣溪沙麼?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4樓:匿名使用者

浣溪沙從中我體會至者什麼的性情

浣溪沙晏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樓:金果

表達了作者的傷春懷舊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之意。

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

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填曲新詞品嚐一杯美酒,時令氣候亭臺池榭依舊,西下的夕陽幾時才能迴轉?

無可奈何中百花再殘落,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全詞語言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作者回憶舊時與同僚一邊飲美酒、一邊填新詞供伶人演唱的遊樂生活。

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

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觸發他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在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

於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湧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與往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

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前的情景,而是擴充套件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

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於它的東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複。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蘊: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即使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

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於此處安巢的舊相識嗎?

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絡,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味。

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

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作者介紹:

晏殊14歲應神童試,真宗召他與進士千餘人同試廷中,他神氣自若,援筆立成。賜同進士出身。從祕書省正字官至知制誥,進禮部侍郎。

後因事出知宣州,改應天府。又任禮部、刑部、工部尚書,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病卒於家,仁宗親臨祭奠。諡元獻。

《宋史》本傳說:「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始。」他平居好賢士,范仲淹、韓琦、孔道輔、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薦的。

晏殊是北宋文壇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說他「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閒雅有情思」。和北宋前期大多數文人的作風一樣。

晏殊的詩文詞都是繼承晚唐五代的傳統,他「贍麗」之中有沉著的內容,所以不流於輕倩、浮淺,故為當時所重。他的詞今存130餘首,風格上既吸收《花間》(溫庭筠)、(韋莊)的格調。

也深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他一生顯貴,尤其善於寫旖旎風光,歡愉情趣,但他的作品並不單純如此,而孕育著深厚的悲慼之感。

6樓:金牛咲

抒發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

北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文為: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填曲新詞品嚐一杯美酒,時令氣候亭臺池榭依舊,西下的夕陽幾時才能迴轉?

無可奈何中百花再殘落,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作者一生歷居顯官要職,仕途平坦,但政績平平。作品在歌酒風月、閒情逸致吟詠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虛而產生的年華易逝、遲暮落寞的感傷。

《浣溪沙》這首詞寫的就是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悵惘和對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雖然這是古代詩詞中屢見不鮮的主題,但是,由於作者對此懷有獨到的體會有新穎的構思有屬對工巧的名句,所以這首詞也因之成為千古流傳的名篇了。

賞析: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寫對酒聽歌的現境。

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

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

這樣,作者縱然襟懷衝澹,有些微微的傷感。

於是詞人從心底湧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

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充套件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於它的東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複。

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下篇仍以融情於景的筆法申發前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

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絡,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味。

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

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衝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

蘇軾的浣溪沙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原文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簌簌衣巾落棗花 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後農村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作者在 謝雨道上 經過長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 之聲傳來耳際,並好...

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本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看著四季周而復始的輪轉,不由心生感慨,昨天還是生機盎然,今晨卻 內是滿目瘡痍,容就拿蓮花來說,從最初綻放直至生命終結,經歷了世間的風風雨雨後,是否還是最初的那朵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眼前的我可還是二十年前的我?我究竟有什麼變化呢?原來是時間不同,心境也不同了。朱自清的精短散copy文 春 bai,...

蘇幕遮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貌似好像沒有韻腳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碧雲天,黃葉地 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