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辨土鯽魚土鯽魚的土鯽魚識別方法

2021-05-27 15:17:29 字數 3745 閱讀 3750

1樓:團長是

從土鯽魚的特徵分辨:

1、體形細長,身體的紡錘型非常明顯;

2、魚身側線只有28-30個側線點;

3、從側線數只有28-30匹魚鱗;

4、魚身偏廋;

5、腹腔內腸子細長;

6、野性大;

7、頭部較圓;

8、肉身緊;

土鯽魚也叫野生鯽魚,在自然水域裡土生土長的鯽魚,良種鯽魚是靠引進或雜交人工飼養的鯽魚。

土鯽魚是天然水域,也就是在水庫、河溝、堰塘自然繁殖的鯽魚,土鯽魚產仔一般在春秋兩季,成長過程較慢。土鯽魚從幼苗長到150克重大約需要三年時間。

在不同的水域裡大多呈青灰色,也有的呈金黃色,其魚鱗在同等基礎上較良種飼養鯽魚要小些,體形也長。土鯽魚的生命力較強,體力也比良種魚好,離水後一時半會不容易死。

2樓:匿名使用者

土鯽魚的識別主要通過這幾個特點:土鯽魚頭小、腰粗、鱗甲表面光滑、鰓為鮮紅色;由於長期生活在汙染較少的環境,所以口腔內的顏色為白色或淡綠色;魚在水中游動時,背部有針尖大小的金色閃光亮點;當鯽魚平放時,其背部側線上方的鱗甲數量為29片,而尾部僅有一片小鱗甲,即人們常說的28片半。

養殖魚一般個頭大、鱗甲小、鰓呈暗紅色,其口腔內的顏色多為灰色或灰黑色。而養殖魚背部側線上方鱗甲的數量一般為31片。由於長勢快,肉質鬆弛,用手摸其腰部有軟滑的感覺。

3樓:赫連國英肖秋

現在家野混雜,確實不大好區分。外觀上一般首先是看體形,土鯽魚相對更長條,偏瘦,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難免有些野生的也偶爾長得肥實點。然後是看帶側線的鱗甲,土鯽魚的一側有28或29片。

另外就是要剖了看內臟,據說土鯽魚內臟沒有一層黑灰的蒙。最後就是肉質區別的,野生的更鮮美。有些朋友說從顏色上看,其實魚鱗顏色很大程度上受環境影響。

我就見過純野生的鯽魚但很黑的,因為它的生長環境是黑色的淤泥;有些很黃的鯽魚,丟擲品種的原因外,也因為當地土質的原因。

4樓:匿名使用者

鱗片不同的 顏色也不同

土鯽魚的土鯽魚識別方法

5樓:【晨陽

體形細長; 多呈金黃色; 魚身側線只有28個側線點; 從側線數只有28匹魚鱗; 魚身偏廋; 腹腔內腸子細長; 野性大; 肉身緊;土鯽魚」體形細長,偏廋;魚的背是青黑或黃色、腹部是白色,尾鰭薄而顏色較身體顏色淺,烹煮後魚肉呈淡紅色;魚脣非常薄,鰓殼上少肉或無肉;頭部較圓且小,魚頭和魚身的過渡處非常平滑,不會出現魚身較突出現象。

如何辨別野生土鯽魚和養殖鯽魚

6樓:紅色獵人

野生鯽魚帶側線黑點的鱗片有32個. 一般的雜交鯽魚是30個. 引進的養殖鯽魚只有28個. 不知各位釣友數過沒有? 魚顏色深淺應和水質有關

所謂的土鯽魚與其他品種的鯽魚有什麼差別?

7樓:二孃呀

土鯽魚也叫野生鯽魚,是自然生長大的,一般的鯽魚都是人工飼養的,吃

的都是飼料。從口味來說的話土鯽魚得味道更鮮美一些,營養價值也是略高出人工鯽魚的。

土鯽魚的種類有:

1.高背鯽。高背鯽魚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雲南滇池及其水系發展起來的一個淡水魚中的優勢種群,具有個體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等特點。因背脊高聳而得名。

個體最大3000克,親水性強,不宜在內地飼養。

2.方正銀鯽。方正銀鯽原產於黑龍江省方正縣雙風水庫,是一個較好的銀鯽品種。方正銀鯽背部為黑灰色,體側和腹部深銀白色,最大個體重1.5千克,一般在0.5~1千克左右。

3.彭澤鯽。彭澤鯽是由江西省水產科技人員選育出的一個優良鯽魚品種,肉味鮮美、含肉率高、營養豐富。體型豐滿,易運輸,易暫養,易上鉤,利於活魚上市,也是一種生產和遊釣兼可發展的魚類。

4.淇河鯽。淇河鯽因產於河南省北部一條東西流向的山區性河流淇河而得名。淇河常年不結冰,1—2月份時,水溫仍在10℃以上,淇河河床兩岸水草叢生。

優良的生態環境,為淇河鯽的生長、繁殖創造了良好條件。淇河鯽肉嫩味美,據古籍記載,淇河鯽和香稻米、絲蛋一起,是當地的三大貢品。

8樓:等汪

其實沒多大差別,只是土鯽魚

肉質更緊緻,營養更好。養殖的鯽魚缺乏鍛練,肉質相對較差。

如何分辨土鯽魚:

外觀上一般首先是看體形,土鯽魚相對更長條,偏瘦,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難免有些野生的也偶爾長得肥實點。然後是看帶側線的鱗甲,野生鯽魚帶側線黑點的鱗片有32個. 一般的雜交鯽魚是30個.

引進的養殖鯽魚只有28個。

另外就是要剖了看內臟,據說土鯽魚內臟沒有一層黑灰的蒙。最後就是肉質區別的,野生的更鮮美。有些朋友說從顏色上看,其實魚鱗顏色很大程度上受環境影響。

但有的純野生的鯽魚很黑的,因為它的生長環境是黑色的淤泥;有些很黃的鯽魚,丟擲品種的原因外,也因為當地土質的原因。

有誰知道土鯽魚與人工養殖的鯽魚怎麼分嗎?

9樓:非專業釣魚

眾所周知,鯽魚是咱老百姓平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魚類食品,鯽魚以富含高蛋白和高磷脂而受到營養專家的推從。其烹調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有紅燒的,清燉的,糖醋的。。。

如今身居高樓大廈的城裡人想吃到原汁原味野生鯽魚似乎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在城裡的農貿市場,水產批發市場賣的鯽魚幾乎100%都是家養的,這些魚的**不外乎以下地方:城市外圍的水庫,周邊的人工湖,郊區農民的魚塘。。。

這些魚在下鍋後要麼有股強烈的土腥味,要麼就有股刺鼻的柴油味或其它什麼說部出的怪味,一下子讓人索然無味,食慾大減。

因此現在很多人都對鯽魚失去了購買興趣,城裡市場裡的商販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紛紛說自己賣的鯽魚是野生鯽魚,搞了很多消費者上當。

那麼是野生鯽魚還是家養鯽魚,究竟怎樣辨別呢?筆者教你以下幾招。

首先看腹部的寬度,野生的窄家養的寬;其次看顏色,野生的發青褐色,家養的發亮白;再看眼睛,野生的魚眼青黑,家養的魚眼有紅斑;還有看肚腸,野生的肚腸少且很乾淨,家養的肚腸多且顯得髒兮兮;再者看腮,野生的腮乾淨,家養的腮有混泥粘著。

總之,野生鯽魚大體上顯得長而青褐,給人較舒服的感覺。

因為野生鯽魚在自然界裡吃通過捕食小魚小蝦、水草、野性較強,而養殖的鯽魚,因為賺錢,所以養殖密度很大、集約化程度高,魚的活動空間小,再加上它們吃飼料長大的。自然野生的要比養殖的鯽魚肉質更細膩、可口。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工養殖的一年長一斤,純野生的一年長一兩多,人工養殖的沒有繁殖能力,肚子大,肚裡有油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工養殖的一般是體色發烏呈青黑色,土鯽魚顏色亮白色或者金黃色的多

12樓:匿名使用者

野生的一般不大 顏色泛白或有點淡黃像土色 人工的就有些黑了和個頭大

13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人都把草魚和鯽魚搞混,野生鯽魚背上發黃,太陽下看魚鱗閃爍著金燦燦的反光,家養的鯽魚背上是黑色的,太陽下看沒有金燦燦的反光,野生鯽魚小一些是真的,並且野生鯽魚更猛,比家養的更厲害

14樓:藍概念

鯽魚背上油一根黑線。數一下小於25片魚鱗的就是土鯽魚啦

15樓:綠野黃鱔

從外觀上看,就能一眼分便出是不是野生的,野生魚身上微黃色,個體大小不能區分是不是野生的,畢竟魚的生長環境不一樣,還有生長年限,魚吃得多,生長時間長,當然個體要大。口感上也能區分是不是野生的,野生魚的鮮度要比養殖魚高很多,當然還有土腥味,這種味道一般人是吃不出來的。所有野生魚都能從外觀顏色上區分,有人會說,我在野河野釣的魚不是那樣的,但是野河裡不一定都是野魚,它可能是從別的養殖區跑出耿的。

我捕了幾年的魚,野生魚都是微黃色

野釣釣獲的鯽魚,怎麼區分是「土鯽」還是「工程鯽」

鯽魚又稱鯽魚瓜子 鯰魚等,是淡水魚類中分佈最廣 適應性最強的魚類。鯽魚肉鮮美細嫩,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經常吃對人體有益。鯽魚是春季很好的食物補充,尤其是每年的2 3月,是鯽魚最胖最有營養的時期,朋友們可以多吃點。然而,齊格發現,很多人在購買鯽魚時,總是選擇體型較大 肉厚的那種鯽魚。其實這種鯽魚很有可能...

釣鯽魚怎樣選擇釣點,釣鯽魚時怎樣根據水的深淺選擇釣點

開始釣魚前,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 選釣點 釣點選得好不好,與釣魚收穫的大小有著重要的關係。當垂釣者來到江河或池塘邊時,看到的是茫茫一片廣闊的水面,究竟何處適於下鉤呢?下面提供幾點意見供讀者參考 1 在有魚食處尋魚蹤 大家都知道,魚兒是最貪戀食物的,有餌可吃,它們就喜歡聚集在 鯽魚是雜食性魚類,凡...

怎樣野釣大鯽魚,為什麼我釣的都是小鯽魚。非常的多,頻率高,但

918大野戰1份 天下鯽1份 3份水攪拌後放置5到10分鐘再加1份2號918攪拌後就可以了主攻大鯽魚 因為918大野戰事大顆粒粗糧入水後霧化效果好 2好918為奶香型符合大鯽魚的口味 下面那孩子說的沒有用的。想釣大鯽魚首先是釣位和水情。你在小河道釣本來大鯽魚就寥寥無幾。又怎麼釣到?然後是水深。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