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21-03-06 19:16:42 字數 5367 閱讀 5648

1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些基本特徵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程序中全面把握和體現。

2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

可以從廣義和狹義的區別上來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相併列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這是狹義的。包括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在內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則是廣義的。

正因為這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既是並列關係,又是包含關係。

3樓:

和諧社會六大特徵

1、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2、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3、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4、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援,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6、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什麼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4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同志2023年2月19日講話指出,新世紀新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1、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2、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3、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4、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援,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6、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5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些基本特徵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程序中全面把握和體現。

***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機統一的。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來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同時又通過和諧社會建設來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援,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實踐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新世紀新階段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實踐需要,符合我國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客觀形勢的要求,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適應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面臨的新挑戰和新任務,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深化和拓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的整個過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輔相成,彼此促進,二者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社會和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和諧社會建設,拓展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理論形態和實踐內容上更加系統和完整,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內在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內容更加有機地聯絡起來。沒有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將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這個過程中的一項戰略任務,並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不斷獲得新的內容和經驗,從而在理論上不斷豐富和完善。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整個過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到新的更高的階段提供更加和諧、更加充滿活力、更加穩定有序的社會條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的整個過程。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強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科學發展的基本觀點,統籌兼顧的根本要求,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指導原則、基本途徑和有效方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和內在要求,沒有社會的安定和諧,很難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實現科學發展中促進社會和諧,在社會和諧中促進科學發展。

要把它們看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緊密聯絡、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設和諧社會,同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科學發展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整個過程。我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是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舉措,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認識的深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方面要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社會條件和環境,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和生產力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在防止和克服市場經濟的盲目性和弊端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解決的諸多重大問題,如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收入分配問題、公共事業問題、社會公平問題等,都是市場經濟本身無法解決的。資本主義國家出於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採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力圖緩和經濟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但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如何不能克服由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造成的單個或區域性生產的有組織性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狀態之間的矛盾,無論如何不能擺脫追逐超額利潤的破壞性後果和根本侷限。

所以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為了避免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為探索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開闢新的途徑,積累新的經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整個過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化和拓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實踐的整個過程。我們黨是在正確判定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之間緊密聯絡、有機統一的戰略高度,提出和部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任務的。這體現了我們黨堅持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與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高度統一,堅持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高度統一,堅持治國方略與治黨方略的高度統一。

***同志指出,全黨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著力提高六種本領,即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本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調利益關係的本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開展群眾工作的本領、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這六種本領是檢驗黨的執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整個過程,為新時期黨的建設增添了新的內容,為使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提供了堅強的保證。

6樓:飄零下線

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一個大多數人能夠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社會。有兩種意思:

1、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是各方面利益關係得到有效協調的社會,是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全的社會,是穩定有序的社會。這主要是根據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對和諧社會部分的論述歸納出來的。      

2、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屬性來看,它應該是一個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社會。也就是說,它是一個能夠不斷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社會;一個消滅了剝削、消除了兩極分化,人們能夠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平等相處、民主協商、自由發展的社會;一個人民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最終走向共同富裕的社會。

進入21世紀後,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域性出發,明確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並將其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十六大報告第一次將「社會更加和諧」作為重要目標提出。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

二、具體含義:

1、個人自身的和諧;

2、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3、社會各系統、各階層之間的和諧;

4、個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5、整個國家與外部世界的和諧。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是思想道德體系和先進文化建設,這都與和諧分不開。在新的歷史時期,承接和弘揚中國自古所崇尚的和為貴、和諧為美的和諧社會理想,建設各階層人民和睦相處、和諧共治的和諧社會,正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追求的目標。

三、基本原則:

1、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2、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工作方針。

3、必須堅持改革開放。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動力。

4、必須堅持民主法治。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

5、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6、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的領導核心和依靠力量。

四、重大成就:

中國堅持實施計劃生育國策,人口增長速度穩定在較低水平,為減緩全球人口增長速度、減輕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全面實現免費義務教育,不斷提高醫療衛生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保障婦女和兒童權益,人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高,支撐可持續發展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初具規模。

把促進就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建設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通過取消農業稅、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等措施,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擴大趨勢。高度重視城鄉環境質量的改善,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城鎮和鄉村的居住條件、綠化水平、環境質量、飲水條件等都有極大的改善,提前6年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中「無法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人口減半」的目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依據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依據是什麼?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又有充分的理論依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理論依據是科學社會主義。古今中外的和諧思想雖不是理論依據,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淵源,特別是西方學者關於社會轉型期和現代社會的一些思想理論對於我們分析我國社會不和諧因素 探索促進社會和諧的路徑具有參...

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

答案是 abcd 即a b c d abcd bcd a是錯項,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始終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簡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物質分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之間的關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四者是有機統一的,它們既有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絡,又...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背景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2004年提出的一種社會發展戰略目標,指的是一 種和睦 融洽並且各階層齊心協力的社會狀態。2004年9月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 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正式提出了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的概念。隨後,在中國,和諧社會 便常作為這一概念的縮略語。2005年以來,中國共產...